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六)

2014-01-26 09:20:07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肛裂肛管溃疡性

・自我测试・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六)

1.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与水肿型胰腺炎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脂肪酶

C.尿淀粉酶

D.血清正铁白蛋白

E.血清胆红素

答案:D

解析:腹腔内有出血性疾病时,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素,经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作用,变为正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白蛋白。正铁白蛋白在重症胰腺炎起病72 h内常为阳性,此点有助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和预后。

2.典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的特点是

A.稀水样便

B.黏液便

C.蛋花汤样便

D.糊状便

E.黏液脓血便

答案:E

解析:典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的特点是黏液脓血便,粪便中的黏液脓血为炎症渗出、黏膜糜烂及溃疡所致。

3.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不正确的是

A.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轻触易出血

B.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

C.溃疡黏膜边缘潜行,溃疡间黏膜正常

D.可有炎性息肉,结肠袋消失

E.活检呈非特异性炎症

答案:C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病变弥散,其间无正常黏膜。其余均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下表现。

4.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穿孔

B.肠梗阻

C.癌变

D.中毒性结肠扩张

E.结肠狭窄

答案:D

解析:中毒性结肠扩张多发生在爆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病变严重而广泛,累及肌层及肠肌神经丛,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最为严重。常因低钾、钡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或鸦片酊而诱发,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

5.下列可协助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中,哪项不正确

A.右下腹固定压痛是阑尾炎的主要体征

B.右下腹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炎症已不是早期阶段

C.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深

D.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

E.结肠充气试验阴性可排除阑尾炎诊断

答案:E

解析: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当有腹膜刺激征象时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腰大肌试验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结肠充气试验阳性可提示阑尾有炎症,结肠的积气刺激阑尾导致腹痛,但若结肠内气体少或气体传导不畅,或检查手法不当等,此体征可能阴性,但并不能排除阑尾炎的诊断。

6.急性阑尾炎可发生的并发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腹腔脓肿

B.腹腔内出血

C.内漏形成

D.外漏形成

E.门静脉炎

答案:B

解析:急性阑尾炎时由于阑尾化脓、坏疽、穿孔被大网膜包裹粘连,炎症局限化,如脓液较多即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脓液不多时可被吸收。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如急性炎症扩散,在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可致门静脉炎症。而常见的并发症中不包括腹腔内出血。

7.下列关于肛裂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肛裂是肛管部深达肌层的小溃疡

B.肛裂、前哨痔和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称为肛裂“三联征”

C.主要症状是排便时出血

D.绝大多数发生在肛管前正中部

E.手术切除肛裂是治疗急性肛裂唯一有效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线上,和排便时因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有关。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也可有少量血迹。裂口上端肛乳头水肿、肥大,下端皮肤炎症、水肿,可形成带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此称“前哨痔”。肛裂、肥大乳头和前哨痔常同时存在,被称为肛裂“三联征”。急性期主要采取通便和坐浴的疗法,长期不愈症状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8. 最多见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

A.肛门周围脓肿

B.坐骨直肠窝脓肿

C.骨盆直肠窝脓肿

D.直肠后间隙脓肿

E.直肠黏膜下脓肿

答案:A

解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感染灶多来自肛腺。多因粪便损伤所致,引起肛腺脓肿后,上下蔓延或穿过肠壁,引起直肠肛管周围间隙的感染及扩散。最多见的是肛腺感染向下蔓延至肛门周围皮下形成脓肿,其他几种较此型少见,所以选A。

9.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的有效、可靠方法是

A.三腔管压迫试验

B.B型超声检查

C.纤维内镜检查

D.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

E.X线钡餐造影检查

答案:C

解析:纤维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判断出现病变的部位、病因及出血情况。

10.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时,首先的治疗措施是

A.放置胃管注入止血药物

B.平卧位,下肢抬高并予吸氧

C.紧急胃镜止血

D.积极补充血容量

E.静脉注入奥美拉唑

答案:D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状态,血容量丢失过多,应尽快补充血容量。

1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

A.减少毒素吸收,防止感染性休克发生

B.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C.渗出物流至盆腔,吸收快,避免形成盆腔脓肿

D.腹肌松弛,减少切口疼痛

E.减少膈下脓肿发生的机会

答案:C

解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即使是术后,腹腔内也仍会有残余的炎症和渗出,术后如无休克,应让患者采用半卧位,其目的是促使腹腔内脏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减少肺部并发症,减轻切口疼痛;残余未吸收的脓液或渗出液流向盆腔,减少膈下脓肿发生的机会,因盆腔腹膜吸收力差,可利于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有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

12.有关盆腔脓肿的治疗错误的是

A.盆腔脓肿未形成时,应以药物为主,辅以物理疗法

B.小脓肿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C.脓肿较大时,须手术治疗

D.可采用经腹腔排脓

E.已婚妇女可采用后穹窿途径排脓

答案:D

解析:盆腔脓肿不采用经腹排脓,而是用肛门镜显露直肠前壁,切口排脓。题中其他关于盆腔脓肿的治疗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13.关于小儿呼吸道感染错误的是

A.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病毒

B.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

C.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

D.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

E.支原体肺炎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

答案:B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90%,可继发细菌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

14.小儿腹泻病

A.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

B.星状病毒感染致腹泻

C.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

D.食饵性腹泻

E.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答案:E

解析: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婴幼儿常见病。

猜你喜欢
肛裂肛管溃疡性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2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7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6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改良肛裂切扩术治疗肛裂6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