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对比分析

2014-03-21 02:23:35何玉卓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淋巴瘤生存率意义

何玉卓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血液科,457000)

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对比分析

何玉卓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血液科,457000)

目的 对比分析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1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TO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脱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的安全性较高,是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理想选择。

外周T细胞淋巴瘤;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方案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恶性血液病之一,是一种起源于异质性成熟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2],临床上常发生侵袭症状,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探索临床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理想方案,本研究对比分析了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将2005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CTOP方案治疗:环磷酰胺750 mg/m2,d1;吡喃阿霉素50 mg/m2,d1;长春新碱1.4 mg/m2,d1;强的松60 mg/m2,d1~5。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使用方法与观察组一致;多柔比星50 mg/m2,d1。21 d为1个疗程。

1.3 随访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且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本研究末次随访日期为2013年12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

表3 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表4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脱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远期疗效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在定义上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周T细胞淋巴瘤包括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等类型[3-4]。目前临床上以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狭义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即为此型,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亦均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

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应用化疗难以取得理想疗效,且化疗后复发较快,迄今为止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探索临床治疗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理想方案成为当前血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CTO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在近期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CT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是相当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脱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CTOP方案的治疗安全性高于CHOP方案。综上所述,CTOP方案是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Yasuda K, Matsuki Y, Kobari S, et al. TCR γ rearrangement and Epstein- Barr virus are detected both in lymphadenopathy of 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nd in accompany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J]. Pathol Int, 2013, 63(11):568-572.

[2] 朱倩,韩悦,吴小津,等.SMILE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二例[J].江苏医药,2013,39(13):1602-1603.

[3] 万珊,顾康生.外周T细胞淋巴瘤抗血管生成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2,39(3):190-193.

[4] 詹鹤琴,李小秋,朱雄增.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5):353-356.

[5] Eyre TA, Collins GP. Current treat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J]. Drugs Today (Barc), 2013, 49(10): 631-646.

R733

A

1672-7185(2014)16-005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6.036

2014-06-12)

猜你喜欢
淋巴瘤生存率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有意义的一天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认识儿童淋巴瘤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4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