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瑞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年金瑞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目的 观察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的70例(7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视力<0.1者44眼、0.1~0.3者31眼、0.3~0.5者12眼;术后视力<0.1者11眼、0.1~0.3者28眼、0.3~0.5者34眼、>0.5者4眼,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25.36±7.18)mm Hg,术后眼压(15.48±3.22)mm 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者7眼(9.09%),经对应综合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简单易行、成本低、安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双切口;手术;青光眼;白内障;疗效
青光眼和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致盲眼病,这两种眼病常常互相影响而加重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以及生活质量。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对70例(7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77眼),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男32例(35眼)、女38例(42眼);年龄43~72岁,平均(58.22±5.31)岁;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7眼)、慢性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12例(1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例(9眼)、继发性青光眼16例(18眼),均合并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Ⅱ级核19眼、Ⅲ级核50眼、Ⅳ级核8眼。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行色觉、视力、光定位、眼压、前房角、角膜曲率、眼部A/B超等常规检查应用SRKⅡ公式计算患者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常规降眼压治疗,将眼压降至正常,术前1 d停用缩瞳剂,对眼压仍高患者术前1 h给予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以降低眼压。术前30 min,泪道、结膜囊冲洗,托品酰眼液滴眼散瞳,剪睫毛。
1.2.2 手术方法 给予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结膜下麻醉和球后浸润麻醉,置上直肌牵引缝线固定眼球。以角膜穹窿为基底,在角膜缘12点位做一结膜瓣,于1点钟位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3 mm×4 mm、1/3~1/2巩膜厚度的方形巩膜瓣,在巩膜瓣及结膜瓣下放置浸有0.4 mg/L丝裂霉素C的棉片,4 min后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然后在颞侧角膜缘做3.2 mm宽透明角膜切口,通过此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于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将卡米可林注入前房缩瞳。方形巩膜瓣下行常规小梁切除术,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两顶角各2针,球结膜复位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及妥布霉素2万U。术眼包盖。1.2.3 术后处理 术后无并发症者,给予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常规滴眼,以控制炎症、预防感染;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治疗。托品酰胺眼液滴眼活动瞳孔,防止粘连。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情况、眼内组织反应与并发症等,及时调整术后治疗方案。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后视力比较 术前视力<0.1者44眼、0.1~0.3者31眼、0.3~0.5者12眼;术后视力<0.1者11眼、0.1~0.3者28眼、0.3~0.5者34眼、>0.5者4眼,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本组患者术前眼压(25.36±7.18)mm Hg,术后眼压(15.48±3.22)mm 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后维持正常眼压者73眼,有5眼眼压高于正常,需要于术后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2个月后停药,眼压控制正常。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者7眼(9.09%),不同程度前房炎症反应包括前房渗出者4眼(5.19%)、前房积血者2眼(2.60%)、浅前房1眼(1.30%),经对应综合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致盲率很高,有必要及早应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接受传统方式治疗时,必须进行两次手术,不仅会加重前房及角膜反应,还要承担两次并发症的危险[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眼科设备不断更新,眼科现代显微手术水平显著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减轻了分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切口较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轻、术后愈合快,已成为当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术方法。
青白联合手术有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方式,单切口术式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需要在患者角巩膜缘位置行较大切口,有可能导致术后散光、滤过泡瘢痕化以及屈光状态稳定周期延长[2],另外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加大了手术失败和二次手术的几率。双切口术式中,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在2个小切口内分别完成,对结膜和巩膜的刺激减少,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双切口术式本组病例术前视力<0.1者44眼,术后视力<0.1者仅11眼,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前平均眼压(25.36±7.18)mm Hg,术后平均眼压(15.48±3.22)mm Hg,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在<21 mm Hg,手术前后差异明显。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反应,可能与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功能差,术中出现损伤有关[3]。经过综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总之,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迅速恢复视力,有效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胡馨,王永毅,赵博.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2,32(4):382-383.
[2]张茂菊,李家璋,李红艳,等.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9(6):1136-1137.
[3] 马红卫,苏稚辉,刘楠楠.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65-1766.
1672-7185(2014)22-005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2.031
2014-07-11)
R7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