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针刺太冲、膻中穴治疗肝郁气滞证1例
田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太冲穴膻中穴肝郁气滞证
患某,女性,78岁,退休,2012年1月16日初诊。20 d前与人争吵后出现前胸及胁肋部胀闷。刻诊:情绪抑郁,善太息,前胸及胁肋部胀闷不适,似有气体走窜,伴有嗳气、呃逆、吞酸嘈杂,嗳气、矢气后胀闷不适可减轻。睡眠尚可,不思饮食,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BP 150/80mmHg,HR 80次/min,律齐,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双下肢不肿。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辨证:肝郁气滞证。治则:调气解郁,疏肝和胃。治疗:取穴:膻中、太冲(双侧)。操作:针具选用直径0.25mm,长40mm毫针。膻中穴平刺1寸,行呼吸泻法,持续行针1min。双侧太冲穴直刺1寸,行捻转泻法,持续行针1min。两穴均留针5min。治疗第1日,行针过程中,患者出现连续嗳气、矢气,声音响亮,前胸及胁肋部不适即刻减轻,胸中有豁然开朗之感。治疗第2日,行针过程中亦出现连续嗳气、矢气,声音不及前1 d响亮,前胸及胁肋部胀闷不适已明显减轻,食欲好转。治疗3 d后,一切症状消失。嘱其清淡饮食以养脾胃。6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患者具有前胸及胁肋部胀闷不舒为气滞证的表现。肝失条达,故情绪抑郁,善太息;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呃逆、嗳气,胃不受纳,故吞酸嘈杂、不思饮食;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为气郁化火之象。故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治以调气解郁,疏肝和胃。该患者年老体弱,取穴宜少宜精。
《内经·举痛论》云“百病皆生于气”。该患者因情志不畅而气积于胸与胁,所以治疗上以调气为主。太冲穴为肝经输原穴,具有舒达肝气之效。《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膻中者为气之海”,具有宽胸理气,调畅气机之功。两穴配伍,通降顺气,肝气得疏,气机得调。现代临床试验证明,“肝郁”动物交感神经节后皮肤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明显升高,导致血压升高,促进血瘀过程的发展,其心肌细胞的电兴奋性也明显下降;肝郁气滞可通过情绪应激对垂体-交感-肾上腺进行影响,从而造成血瘀[1]。
研究表明针刺太冲穴能调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内皮素的含量,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具有降低血压的疗效;针刺太冲穴可影响多个脑区功能的变化,并作用于与抑郁症情感调节相关的脑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2-3]。膻中穴的解剖部位属于肋间神经分布区,刺激该穴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刺激脑干网状系统,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刺激膻中穴的信号,提高了该区植物神经功能,可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扩大,心肌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3]。以上现代临床研究结果为选择该组穴位治疗本病提供了相关依据。
[1]李凤文,须惠仁,张问渠,等.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1,24(10):46-48.
[2]吴远华,朱广旗,林兴友,等.针刺曲池、太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ET和ACE的影响及疗效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1080-1083.
[3]易洋,徐放明,谢鹏,等.针刺太冲调节抑郁症脑功能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369-373.
[4]邓集荣,刘涌,李可智.点按膻中穴致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按摩与导引,1998,13(2):6-7.
R245.3
B
1004-745X(2014)01-002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1.010
2013-07-12)
·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