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规范化研究探讨与实践

2014-01-23 03:34:05梁玉芳马怀安王清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诊断学教案期刊

梁玉芳,马怀安,王清涛*

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规范化研究探讨与实践

梁玉芳1,马怀安2,王清涛1*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20;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检验科)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之一。实验诊断学的任务是将临床检验所提供的检验信息,通过医师的综合分析,科学地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及疾病预防等。因此做好实验诊断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医学教育中不同学制对实验诊断学教学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求对医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7年制学生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无论在临床还是科研等领域将发挥巨大作用,学生应具有包括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2]。因此本课题以7年制培养目标为导向,在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实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以PBL教学模式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应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但仍存在诸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于实验诊断学和临床医学发展的现象,部分实验内容与检验医学发展脱节、与临床脱节、不同教师讲授内容不能衔接,在教学方法上,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思考能力,而是单项实验检查讲授等[3]。所以,主要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课题拟进一步优化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制定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长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诊断学这门桥梁课程的教学质量。

1 内容优化

1.1 首先请授课教师以及相关临床科室的授课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对讲授的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同时教材内容因其印刷的局限性,以及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些内容不能与时俱进[4],要适当补充,介绍一些检验前沿知识,然后进行教研室论证修改。

1.2 请理论课和实验课授课老师一起召开研讨会,

讨论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的关联程度,各自讲授中的侧重点,两者结合的方式方法。既保留部分经典的原理和方法又加入临床关注的新的实验方法的介绍。而针对之前授课中对实验课授课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情况,请实验带教的教师一起讨论,完善实验课教案及实验步骤,优化带教方式。例如:原来尿液检测方法介绍时以单纯的讲述为主,本次讨论后增加了干化学试纸条及一次性计数板实物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多一次接触实物的机会,加深直观印象,对原理掌握也更牢固。

2 形式优化

2.1 首先统一授课PPT模板,使学生从感官上对该课程有整体的、连贯的、深刻的印象、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然后选择校内及院内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教案及学校推荐的教案范本,进行集体学习,更好的选择课堂表现形式、更巧妙的选择讲课方式方法,更好的设计板书等。

3 授课方法优化

3.1 邀请高年资授课教师及讲课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针对教案及授课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进行介绍,授课前集体备课,进一步相互查找不足和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点,进一步完善PPT及教案,并且对授课方式、方法、教具等进一步商榷、优化,提高课前备课水平。

4 后续改进措施

4.1 授课后进一步改进,各位授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再次进行课后反思,将自己认为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写进教案,以备下次授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课程的后备人员到现场听课,通过实地学习,进一步记录授课过程中可以优化及改进的地方、记录教案中未体现的授课技巧并记录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课后共同探讨,进行调整。

4.2 录制授课录像并进一步改进,对授课的过程进行实况录像,过录制教学录像,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课后再次观看录像,查找不足。

4.3 评议后进一步改进,针对同行评议及学生评议情况,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向授课教师反馈,制定改进方案。

4.4 考试分析,考核后针对试卷进行分析,对于不适用的考题及区分度较差的考题可以更换或者弃用,以备下一年度使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本教研室在多个环节对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进行了规范化研究实践,有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内容的加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多的了解检验前沿。由于学生为7年制学生,毕业后即为硕士学历,工作后必然同时承担医疗和科研的任务,所以更有益于他们将来开展科研工作。又如,请教学基本功获奖人员对授课的技巧和教案的撰写进行经验分享,可以提高教研室整体授课水平等。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本教研室规范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为提高临床医学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改革工程目标提供了丰富资源。

同时在该课题开展过程中,本教研室教师梯队中的教师都受益,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授课方法上,例如多媒体的运用及课程设计方面获益较多;年轻教师在授课技巧方面获益较多,培养锻炼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研究教学,热爱教学,使整体教师队伍都得到了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授课过程中,更多地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更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致谢:感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参与授课、PPT修改、教案修改等规范化实践的以下老师:陈文明、翟玉华、赵燕田、张蕾、童清、梁燕、周睿、霍虹、吕娟、赵婷婷、马国斌、张瑞。

[1]刘力千.关于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8):1000.

[2]关秀茹,辛晓敏,路 娟.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7):993.

[3]崔天盆,胡丽华,吴健民.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检验医学,2006,21(2):176.

[4]施 琼,刘 晨,蒋凤兵.实验诊断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40.

梁玉芳(1980-),女,硕士,检验医师,研究方向: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诊断。

2014-03-09)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社声明

1007-4287(2014)12-2086-02

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校长研究基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13JYY99)

*通讯作者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据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入网期刊。本刊已许可上述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否则本刊视为同意收录。

猜你喜欢
诊断学教案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立定跳远》教案
期刊问答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半张纸》教案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4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