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奇、好动,他们的认识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有效的学习情境,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因情境的创设而显得丰富多彩,从而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和情境中,数学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元旦快到了,我们班准备开一个联欢会,为了烘托气氛,打算把咱们班的黑板四周用花边装饰一下,但却不知道该买多长的花边,怎么办?从生活出发又有了情景渲染,学生即刻热情高涨,纷纷提议:“要算黑板一圈的长,一圈的长是周长,把黑板的周长算出来就行了。”我有意做出不知怎么办的样子问:“怎样才能算出黑板的周长呢?”这时,在学生的建议下,我们一起量出了黑板的长与宽,之后,学生结合自己所测量的数据,用自己的理解算黑板的周长,在对比交流中,学生悟出了多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看来,把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联系的同时,学生也将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数学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而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却是不确定的,且我们还可以预测事件发生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点,在教学此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如摸球游戏、抽牌游戏、转盘游戏、抽奖游戏等。在游戏中,学生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如“摸球游戏”:从一个装有8个白球、1个黄球的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来,可能摸到什么球?摸到谁的可能性大?学生“摸”得情趣盎然,不时会发出一句句的感叹:“摸到的又是白球!”“终于摸到黄球啦!”从他们的感叹中,不难发现学生已深深地体验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且在活动中,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算理,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更不是毫无用处的“玄学”,在他们眼里,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
三、创设“做”的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内化新知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可通过创设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以及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只有经历知识的探索建构,才能真正理解和感知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学生往往受一些因素影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为了让学生准确感知,我要求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图钉自制活动角,“谁能将自己手中的角变大?”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特意提醒学生注意角在变大时,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之后又问:谁能将自己手中的角变小?同样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角在变小时,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而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学生之所以能快捷准确地感知这一知识,我想这应缘于在教师激励下学生的主动操作与观察。如果不让学生动一动手,只让学生的思维穿梭于演示、讲解之中,他们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感悟和理解。
四、创设“用”的情境,让学生在“用”中拓展延伸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则能使学生萌发求知欲,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完成立体图形的体积教学后,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李明(一学生)的头像及一个铁球并配录音:李明是一个六年级学生,星期天他爸爸对他说,“李明,你们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体积,这里有一个铁球,你能帮我求出它的体积吗?”李明一看,“我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可没有学过球的体积计算,怎么求呢?”李明陷入了深思。同学们,你们能帮李明算出铁球的体积吗?学生极其兴奋,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同桌之间窃窃私语;有学生说把铁球变成学过的形体不就行了,话刚一出口就有其他学生反问:“怎么个变法?难道你能把铁球熔铸成长方体?”一阵讨论后,有学生说:“把铁球完全浸没在长方体容器中,将铁球从水中取出,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铁球的体积。”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在水槽中放一个盛满水的正方体容器,将铁球放入后量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铁球的体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了思维,形成了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疑”的情境,让学生在“疑”中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的预设。
在教学“游戏公平”一课时,新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一个盒子里装有6个分别标有1、2、3、4、5、6号码的同样大小的球。游戏规则:男、女生分别派一个代表,轮流从口袋里摸球,每次摸一个,摸出球的号码大于3,女生得一分;摸出球的号码小于3,男生得一分;摸出3号球,男女生都不得分,且每次都将摸出的球放回盒中摇匀继续摸,摸20次得分高的一方获胜。游戏开始了,双方士气很足,渐渐的,女生的分数不断地增加,男生沉不住气了,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皱着眉头。突然,有一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抗议,这样的游戏不公平!”顿时教室里静了下来,学生被这句话镇住了,从而进入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
六、创设“辩论”情境,使学生在“辩论”中明晰概念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我创设了“小小辩论会”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当学生将13个三角形分类后,根据他们的分类情况,我把按角的特点分类的学生定为甲方,把按边的特点分类的学生定为乙方,而无明确分类标准的定为丙方。然后,从中各选一名代表,让他们陈述自己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其他学生可对代表的陈述提出疑义。在陈述与辩论中,有的学生振振有词、以理服人,有的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陈述与辩论中,三角形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在陈述与辩论中,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他们的比较、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七、创设“猜想”情境,使学生在验证猜想中获取新知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个的三角形神气地对小个的三角形说:“瞧,我多大呀,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个的三角形一脸无奈,说:“真的是这样吗?”这时,我反问学生:“真的是这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有的说:“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而多数学生认为:“它们的内角和一样大。”理由是什么?学生欲言又止、欲说不能。一学生小声说道:“凭感觉猜的。”那么,如何知道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一学生脱口而出:“测量后计算。”之后,学生分别测量计算自己手中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交流时发现: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一,但它们的内角和都接近180度。于是,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也许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怎么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呢?最后,学生通过撕、折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使我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因情境教学而喜欢数学。在充满情境的课堂里,学生始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连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交流,学得十分投入。原因何在呢?我想,它应该缘于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实际运用,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时时处于现实的情境中,当我们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时,学生收获的是思维放飞后的喜悦,听:学生在质疑,在讲述自己的发现,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学生在沉思静想,在动手操作,在讨论交流……在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参与学习、获取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我真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努力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投入,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那么我们将经常会被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所折服,我们将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