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增茂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300
乌头碱是草乌、川乌、附子等乌头类植物中含有的有毒成分,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腰痛、外伤、关节痛等[1]。这类药物经常会由于使用不恰当而导致患者中毒的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系统症状。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6.12±2.03)岁;中毒原因主要表现为:12例饮用药酒后中毒,4例患者因服用含有乌头碱的药物时煎煮不当导致,6例患者因超剂量用药导致;中毒时间在饮酒后5~30 min不等,中毒时间为(18.24±3.06)min; 经中药治疗15~15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共8例,平均中毒时间为(55.32±1.24)min。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四肢麻木、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大汗、呕吐、神智恍惚、眼前黑蒙、晕厥等,详细临床体征如表1所示。
经临床检查发现,12例患者有室性早搏症状,占总患者人数的40.0%,8例患者室性异位心律,占总患者人数的26.7%,多形性心动过速或R-ont现象患者3例,占10.0%,非持续性心动过速患者3例,占10.0%,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例,占3.3%,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2例,占6.7%,室颤患者1例,占3.3%。
1.2.1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实用内科学》[2]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研究中涉及的30例患者中毒前均具有饮酒史或含有乌头碱中药治疗史,需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症状和ECG水平进行诊断。
1.2.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所有乌头碱中毒患者入院后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用比例为0.9%的生理盐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使用20~30 mL33%的硫酸镁导泄,加强治疗期间的心电监护,并加强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心率低于100次/min的患者应给予0.5~1.0 mg注射阿托品治疗。昏迷患者给予浓度为25%的甘露醇250 mL联合10~20 mg速尿静脉滴注治疗。护胃、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并采用常规氯化钾(10%)、硫酸镁(25%)静脉滴注治疗。病情垂危患者给予电除颤或CPR抢救治疗[3]。
室性心律紊乱的治疗:抗心律失常Ⅰ类、Ⅲ类药物是临床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其次为电除颤治疗。本研究中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2%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注射,之后给予浓度为5%的GS500 mL联合利多卡因 (500~1000mg)、10%氯化钾(10~20 mL)和10 mL浓度为25%的硫酸镁[4]静脉注射治疗。其中3例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改用150 mg硫酸镁iv治疗,继之300~450 mg静滴,经治疗后无好转患者立刻给予200J的直流电复律治疗,2例患者症状好转;1例心脏停博患者加用肾上腺素治疗后出现室颤,经能量为360J的除颤治疗后获得成功。
电除颤复律:本研究中8例患者采用电除颤方式治疗,6例患者获得成功治疗,1例患者由于年龄较高,经第一次成功除颤治疗后3 d再次发生心脏骤停死亡。1例室颤患者经除颤或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经专家研究认为,终止室颤的最有效方式是电除颤,本组研究中采用电除颤治疗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必须联合心脏胸外按压治疗,治疗期间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并给予呼吸机抢救治疗。
表1 3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体征分析(n=30)
表2 30例患者中毒事件与治疗效果、早搏时间分析(n=30)
临床治疗期间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转,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改善,偶尔有早搏现象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ECG水平均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
本组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共2例患者死亡,抢救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中毒时间和治疗效果、早搏消失之间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显效25例(10+3+5+7),占83.3%;3例有效(2+1),占10.0%;2例(1+1)无效,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乌头碱属于一种植物毒素,口服0.2mg即可导致中毒,3~5mg即可致死。乌头碱中毒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对患者的迷走神经具有有效的兴奋作用,可显著降低或抑制窦房结兴奋,进而产生快速异位心律、室颤、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是导致乌头碱中毒的主要原因。
乌头碱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与激活Na+通道,促进钠离子内流,加强细胞膜的去极化密切相关,大剂量摄入会兼有激活交感神经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的作用。本研究中采用阿托品能够有效消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提高心脏正常起搏点的自律作用,抑制起搏点,进而抵抗心律失常。研究中的首选药物为复律利多卡因,由于利多卡因具有潜在的加重传导阻滞的作用,乌头碱中毒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致使受损的心肌ATP障碍,影响细胞内外离子运转。治疗期间加用25%的硫酸镁和10%氯化钾效果良好。
[1]赵华.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探讨——附7例临床疗效的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1,18(7):109-110.
[2]陈洪喜,张新全,吕庆连,等.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成功2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3(4):198-199.
[3]林津,徐红,徐文仪,等.重度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的抢救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5(14):106-107.
[4]茅尧生,丁叶鹏.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时阿托品临床效应低下的救治[A].2012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