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陆 首 洁 刘汉生
(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目前,高校田径教学课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如下:高校田径教学思想模糊,主要表现为在田径教学中,田径教师并未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且田径教学思想单独停留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教育,并未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思想认识不清,未将“健康第一”教学思想放在首位;高校田径教学形式单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课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同时也未能从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适合的田径训练,致使学生因单一的教学方式对田径教学课产生厌烦心理,从而进一步降低学生对田径教学课的兴趣度,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1]。
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影响,高校田径教学活动单一,在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活动中十分常见,导致高校田径教学产生了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制约了高校田径事业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寻求改革之道,提高田径教学活动多样性。高校田径教学竞赛机制不完善,在我国高校与高校之间,体育教育事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少,不完善的竞争机制导致各高校在田径教学中所产生的差异也比较大,影响到大学生的自身体质健康。高校田径教学设备保障不全面,我国部分高校对体育事业的教育性投入并不是很大,大学体育教师只能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相关体育方面的知识,很少能够实践性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更无法深入体会到体育教程重要性与实践性。
以2000年规定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为依据[2],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校大学生5 000人,男女比例1:1.1,年龄 17~25 岁,平均年龄(20.7 ±2.4)岁,分别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的相关健康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我校互联网、档案记录以及图书馆途径,查阅中外有关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资料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现代体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等。
2)实验研究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所选的5 000名参加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的大学生予以投掷类、跳跃类以及走跑类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单次课的体育练习形式来保证体育教学内容连续性和科学性。在体育教学实验中每次课设置两项体育教学内容和练习项目,并按照既定时间进行轮换。
3)数据分析统计法。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1)合理确立高校田径教学思想。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中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出了针对性的课程,使得学生的体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体质能力加强不仅要在营养上进行补充,还要在身体素质上加强有效锻炼,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明确的田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同感,稳定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兴趣。重视大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的培养,以及以健康第一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宗旨,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
2)科学改革高校田径教学形式。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大部分的高校延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仅对学生单一方面进行增强,忽略了大学生其他体质方面的发展与重视。这样使得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得不到进一步的发挥,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应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革新与发展,改变其体育教学的结构与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大学体育的改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让更多的大学生正确树立健康意识,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大学体育在教学模式上,应当注重练习指导与健康指导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体质。另外,大学体育从结构改善上来说,要注重对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问题,从而进行分门别类的健康指导与综合练习。
3)有效丰富高校田径教学活动。高校的田径教学课程,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讲解的理论知识,而应当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课外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体质。比如,参加一些由学校组织的体育项目、体育社团以及自我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大学生增强自身的体质,而且能够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与监督。另外,在各高校之间可以进行友谊性比赛或者竞争,在竞争与比赛中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促进自身体育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促进大学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身体体质健康的进步与发展。
4)构建高校田径教学竞赛机制。现如今高校田径教学中,不仅是对田径项目的重视,更是对大学生身体体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科学性地进行相互切磋与竞技,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体质的潜能发挥,更使得他们在这期间相互学习与进步,同时也使得“更快更强更远”的体育精神真切地体现在我国大学生身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迫进行体育锻炼,而是自觉地参与到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队伍中,享受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最终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自觉地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健康体质[4]。
5)加强高校田径教学保障。学校同时也应当注重在大学生体育课程时,保障措施应当到位。高校田径教学对在校大学生体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保障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的体育器材应当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与参与度;②高校应当增加体育教学事业的经费投入,促进教师能够直接参与到实践中去;③建立健全相关的检查与评比制度,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竞争,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管理;④加大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体质锻炼[5]。
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与体质健康促进后的相关指标,如:学生的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如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50 m短跑、400 m、800 m以及1000 m长跑情况等。
通过对大学生体质促进的研究发现,在田径教学课的干预下,大学生人均每周的运动频率和人均每天的锻炼时间均有增加,但达不到大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的标准,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运动习惯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运动习惯变化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肺活量与体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身体机能和体形的变化对比(x±s)
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握力、坐位体前屈以及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差异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对比(x±s)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跑类项目变化差异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前后跑类项目变化情况对比/s
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呈现十年递减的趋势,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耐力、握力以及运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下降,直接降低了学生的身体体能并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而将田径教学课充分地应用到高校中,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身体体能的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来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从而有助于大学生更好走入社会并提高其工作能力,对我国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窦健,李兵.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1):134-135.
[2]王贺.趣味田径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2(2):10-11.
[3]马宝国,赵莹,于洪.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2):55-56.
[4]董新军.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4):63-64.
[5]王倩,王兴.体质健康促进视域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教育,2012(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