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父母育儿观调查

2014-01-01 02:26张双双张齐放
护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产妇育儿初产妇

张双双,胡 颖,张齐放

随着新生儿的出生,父母需要面对各种任务,其中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和有效的育儿是他们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责任[1]。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是儿童生活最核心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且年龄越小,生长发育受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2]。而家庭中对儿童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是父母,有研究表明,育儿压力与父母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3,4]。父母的生理、情绪和心理健康及育儿实践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5]。本研究调查了初生婴儿父母的育儿观现状,期望为今后的育儿研究和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2012年5月—6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及其丈夫各100人。初产妇70例,经产妇30例。纳入标准:①正常分娩者;②调查期间丈夫在身边者;③产妇年龄>18岁,孕周36周~42周;④自愿填写调查表。向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对父母解释本调查的目的和过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以《育儿观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该问卷由天津大学医学院王红云等对日本千叶大学看护学部研究人员编制的育儿观问卷进行直译、回译、筛选、信效度检验后修订为中文版的育儿观问卷,共有43个问题,分为5个维度。①父母责任的认识:是父母对于育儿的责任的认识和态度,对自身为人父母角色的期望;②对育儿的积极性印象:指育儿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即育儿会对自身发展、对家庭的积极影响,如问卷中的第1题通过育儿可增强自信,第15题通过互相配合育儿可加深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等;③对育儿的消极性印象:对育儿的辛苦、育儿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看法,如第22题带孩子外出是个很麻烦的事,第37题育儿期间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等;④与周围人的交流:表示关于育儿方面希望与周围的人有怎样的交流,如希望能和同年龄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如从有育儿经验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些信息;⑤儿童观:父母对于儿童的看法、态度,对儿童的期望,如第19题有孩子晚年安心,第24题孩子是一家的后继之人等。量表整体Cronbach’sα系数为0.79,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17,0.809,0.789,0.743,0.575,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工具使用。所有问卷均由研究者本人当场发放并回收 。实 际 发 放 问 卷1 0 0份 ,回 收 有 效 问 卷1 0 0份 ,回 收 率 为100.0%。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100对父母中母亲年龄19岁~42岁(28.8岁±1.5岁);父亲年龄20岁~55岁 (31.7岁±2.3岁)。父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0%;50%以上为公司职员。孕周(38±2.6)周,34%为顺产,66%为剖宫产,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顺产率,新生儿性别差异不大。母亲62%为独生子女,父亲30%为独生子女;1周平均工作时间大于40h的比例母亲占45%,父亲占78%,父亲平均工作时间明显长于母亲;父亲明显缺乏照料小孩的经历,未照料过的比例高达61%;父母育儿知识多来源于家人、朋友,其中母亲更愿意多方式选择育儿知识来源,比例为35%,父亲此项比例仅为15%。

2.2 父母育儿观

2.2.1 父母育儿观比较(见表1)

表1 100对父母育儿观比较(±s) 分

表1 100对父母育儿观比较(±s) 分

类别 人数 父母责任的认识 对育儿的积极性印象 对育儿的消极性印象 与周围人的交流 儿童观母亲 100 32.65±3.95 33.10±2.39 23.25±4.68 33.60±3.35 10.50±2.21父亲 100 31.00±4.05 31.20±4.76 23.75±4.01 33.90±4.29 10.05±2.06 t值 2.719 3.010 -1.270 -1.289 0.691 P 0.028 0.012 0.515 0.227 0.754

2.2.2 初产妇与经产妇育儿观比较(见表2)

表2 初产妇与经产妇育儿观各维度得分比较 (±s) 分

表2 初产妇与经产妇育儿观各维度得分比较 (±s) 分

类别 人数 父母责任的认识 对育儿的积极性印象 对育儿的消极性印象 与周围人的交流 儿童观初产妇 70 32.73±2.09 30.93±2.99 24.21±4.35 34.81±3.07 10.34±2.06经产妇 30 30.65±2.86 32.20±2.71 22.90±3.62 33.60±3.43 12.42±1.68 t值 2.041 -1.986 2.848 2.737 -2.214 P 0.043 0.048 0.021 0.032 0.045

3 讨论

3.1 育儿知识来源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父母获得育儿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家人、朋友,其次为书籍/杂志、网络/电视。与章依文等[6]研究结果育儿知识来源主要为书籍/杂志有所差异。可能父母认为从家人和朋友言传身教获得育儿经验更为形象、具体化,且在调查中93%父母均有工作,50%以上为公司职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长,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书籍或查看网络电视等。调查还显示,随着孕周的逐渐增加,母亲对于即将转换的角色适应度越来越高,将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度放在孩子身上,使得母亲对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医务人员作为育儿知识来源所占的比例最低,仅占25%。医务人员组织的育儿知识讲座等,大部分需要父母来院听授,而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有工作,与上班时间冲突,因此该知识信息来源比例较低。虽然现代网络信息丰富,但知识来源大多数为科普教育,这些知识的介绍可能比较浅表或者缺乏对于疾病预防、护理等知识,育儿知识不全面。家人/朋友所传授的育儿知识大多来源于个人的育儿经历,更具有特异性和偏差性。而书籍、杂志的质量参差不齐,可能会误导或发生错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的育儿知识讲座、活动等内容也比较陈旧和套路化。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不断地吸取先进的临床新技术,提供更多专业性和系统性的教育途径和方式,为产妇及家属提供科学丰富的育儿知识。

3.2 父母亲育儿观比较 通过调查得知:父母亲在父母责任认识维度得分比较有差异。其中第5条“作为父母为了孩子应该牺牲一切”这个观点,有42.5%的母亲和8.6%的父亲表示“非常同意”;在第32条“孩子3岁之前母亲应该在家专心育儿”这个观点,有21.3%的母亲和5.4%的父亲表示“非常同意”,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跟性别和性格有关系,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日常生活的照料者,是孩子生存发展的“第一重要人”[7]。母亲具有强烈的母性更易过分投入到角色中去,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但这往往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对自身抱有过高期望,更容易身心疲惫,如果失败更易产生不胜任感,可能还会感到紧张、疲倦,出现角色适应不良、产后抑郁,甚至还会对新生儿的行为产生消极的感知[8]。同时还有一部分父母在上述两个问题上表示“一点都不同意”上分别占15.4%、5.8%、32.5%和8.3%。该部分父母亲说明比较注意自身的感受和发展,一旦过于重视,将会忽略子女的需要,对子女不敏感,同样也会经历压力和矛盾。在对“育儿的积极性印象”维度得分父母亲也有差别。母亲在9个题目上表示”非常同意”的占了92.2%,父亲则基本平均分布。这说明父亲对育儿有负性感知。女性平时就愿意积极谈论和接触关于育儿的事情,更容易投入到角色中充分体会和向往育儿带来的快乐。相对而言,在各种育儿经历方面父亲中未照料过孩子的比例高达61%,实际照料过孩子的只有10%。缺乏实际经验的父亲在对育儿的积极印象中,他们往往比较迷惘,也可能新生儿诞生感觉过于忙碌不能有效地安排生活,或者巨大的责任感使整个生活发生改变[9]。因此,关注母亲对育儿知识的需求时,不能忽略父亲的需要。父母双方都会经历一些角色转变的问题,应当相互关心和支持,提升家庭凝聚力,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和育儿观,共同完成角色转变。

3.3 经产妇与初产妇育儿观比较 Froman等[10,11]发现,有育儿经验的母亲会有较高的育儿自我效能。表2显示,经产妇与初产妇在育儿观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产妇均为初产妇[12]。新生儿的出生作为应激事件会给缺乏育儿经验的初产妇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13]。本研究数据显示,初产妇“对育儿消极性印象”得分明显高于经产妇。随着新生儿的出生,母亲需要面临各种任务:如何正确母乳喂养;如何看护孩子,避免意外;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任何育儿任务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对育儿抱有消极态度。杨群英[14]的调查显示:初产妇中角色适应良好者为44.89%,其余为角色强化、缺如或其他类型的角色适应异常。但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初产妇“与周围人的交流”得分就高于经产妇,她们渴求通过与周围人交流或阅读等更多的方法来获得育儿资料,更希望从环境中寻找帮助。与周围人适度交流,也可以缓解育儿压力,避免消极养育行为的发生[15]。在“儿童观”维度方面,可能由于经产妇生育孩子的数量超过1个,所以在第19条“有孩子安享晚年”,第24条“孩子是一家的后继之人”两项条目上”非常同意“者分别占12.4%和25.2%。

4 小结

儿童成长发育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16]。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鼓励生育的政策也相继出台,越来越多的父母对于育儿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生儿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17]。此期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和教导极为重要,育儿观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育儿方式。本研究发现,他们的育儿知识来源缺乏;部分父母在育儿责任认识上投入过多或过少;父亲在育儿积极性印象得分明显低于母亲;经产妇在育儿积极性印象和儿童观得分高于初产妇。随着新生儿的到来,父母需要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需要调整家庭关系,还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18]。做好新生儿父母的心理调适,使其形成有效的育儿行为,才能保障儿童的发展。

[1] Ladden M,Damato E.Parenting and supportive programs[J].NAACOG’S Clinical Issues in Perinatal and Women’s Health Nursing,1992,3:174-187.

[2] 季叶城,李松.儿童保健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

[3] Sidebotham P.Alspac Study Team.Culture,stress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s perceptions of prenting[J].Child Care Health Dev,2001,27(6):469-485.

[4] Sylvia Kwok,Daniel Wong.Mental health of par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in Hong Kong:The role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parenting self-efficacy[J].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2000,5:57-65.

[5] 臧少敏,绳宇.育儿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B):36-37.

[6] 章依文,吴虹,马骏,等.上海市青浦城乡家庭育儿知识获取途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2):871-874.

[7] 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26-329.

[8] Dennis CL,Chung-Lee L.Postpartum depression help-seeking barriers and maternal treatment preferences: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BIRTH,2006,33(4):323-331.

[9] Bloomfield L,Kendall S,Applin L,etal.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and views of mothers,health visitors and family support centre workers on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f parenting[J].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05,13(1):46-55.

[10] Froman R,Owen S.Infant care self-efficacy[J].Scholarly Inquiry for Nursing Practice,1989,3(3):199-211.

[11] 藏少敏,绳宇.初产妇产后育儿效能状况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5):2980-2982.

[12] Froman R,Owen S.Mothers’and nurses perceptions of infant care skills[J].Research in Nursing and Health,1990,13(4):247-253.

[13] 孙鹰,黎慧华.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1B):2023-2024.

[14] 杨群英.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转变的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3,1(3):238-239.

[15] Haskett ME,Aherm LS,Ward CS,etal.Factor structure and validity of the 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J].J Clin Adolesc Psychol,2006,35(2):302-312.

[16] 阎丽华.科学喂养0~1岁婴儿的体格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3):28-29.

[17] Nystrom K,Ohrling K.Parenthoo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child’s first year: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4,46(3):319-330.

[18] 罗庆平,涂素华,曾霞.社会支持在初产妇母性角色达成过程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2B):329-330.

猜你喜欢
经产妇育儿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偷偷摸摸育儿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及经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