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先兵
摘 要:教育要运用得好,首先教育者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教育的致命伤。只有培养好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有利于解决学生当中比较普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成才,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结合;常规教育;双赢
中学生如多读课外书,多接触社会,利于写作素材积累,利于提高写作水平。但因为目前高中教育为高考而奔波,剥夺了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禁锢了学生的生活空间;部分语文教师急功近利,缺乏正确引导;学生自身不重视作文训练,未养成博览、勤练习惯。这是导致当今学生作文能力低下的主要因素。作文教学乃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中学课本迄今为止尚无一套独立完整的作文教材。现行作文教材也仅作为课本的写作部分,分散在各册之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帮学生走出语文作文写作的困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我校语文组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以下为具体做法和收获。
基于对语文高考命题原则“知识点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为适应高考改革形势,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水平,本人把抓好课堂教育作为突破口,在全校大胆进行了尝试和摸索,将基础年级的作文教学与学校教育专题相结合,高一、高二年级分别以“我形我塑,靓丽青春”和“勤奋学习,放飞梦想”为写作主题,由备课组分解为若干子专题,如:分解为放飞理想、花样年华、理想万岁、青春无悔、世态百相、历史回音等。
在对作文进行分专题写作的同时,要求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即一是有利于解决学生当中比较普遍比较突出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三是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由于要求具体,操作性强,常规教育与作文教学已成为我校语文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在教师能充分展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要求每节作文课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事
例、从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入手、从比较棘手的问题入手,针对性强,要求每位老师的分析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力度,确实能解决当前存在的典型的问题,将作文课变为一节实实在在的教育教
学课。
由于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高尚情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语文老师的能力也得到了一次锻炼、一次提升。由于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举止得体,即使没有华美的语言也能声声入耳,没有冗长的说教却能感人至深,形式丰富,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教师和学生的水平。
在“我形我塑,靓丽青春”和“勤奋学习,放飞梦想”这两个教育主题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还紧抓过程教
育,绝不忽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各班作文课后进行“追踪教育”。这个教育主题是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通过常规检查和教育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引导,还要和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有机融合,以增强实效性。政教处和语文组以主题教育教学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校园广播站、画廊和校园文学社等宣传阵地,对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印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有了生活素材,学生有话可说;由于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教育人的效果。通过身边的优秀人和事打动学生,学生能将常规执行和理想追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使其升华,使其开花结果。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常规教育是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常说常新的话题。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暴露出来的琐屑问题也正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志在扫天下,行在扫一屋。语文老师结合任教班级实际,着力于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与教育,于最寻常琐屑也是最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上下工夫,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崇高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和生活并进行情感沟通,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有位前辈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学习就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思想情感就不会成为外在的附属物而是心灵的雨露和阳光。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对知识的感悟、正确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老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成长。要指导他们不断为自己设置奋斗目标,要帮助他们勇敢地克服学习和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要激励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要不断地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总而言之,构建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让语文作文课去接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一直在“文化”中飞翔,让他们的心灵一直在研说与倾听着语文课散发的魅力。同时,新课堂也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改和教师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桂平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育,2013(12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