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筱
摘 要:伴随着学生和家长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以及所谓重点校、私立校对于生源量的择优选择,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而学校此时便被置于一个主动的位置,面对众多的入学竞争者,学校通常采取各种测试对学生择优录取。旨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希望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非均衡发展的进一步剖析,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以缓解“择校”现象,使义务教育阶段秩序逐渐正常化。
关键词:择校热;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30-02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或者按照户籍分区划片,家长依据规定让孩子在规定的学校入学,而不提倡家长及学生随意择校。然而,这一规定却屡屡得到挑战,“择校”风气愈演愈烈,且多发生于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家长舍近求远,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至某些口碑好、教学质量优的所谓“名校”或者私立学校就读,希望借助优质教育使自己的子女在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时更具优势,可以说,优质教育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家长们盼望子女成才的心理值得我们理解,同时,家长们的苦心也着实让人感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苦心和上进心带来的“择校热”确实冲击了正常入学秩序,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由此产生的择校费问题,有可能会引起校方和家长的纠纷,同时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择校热”还可能会引起城乡生源的不合理流动,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等。可以说,许多隐患伴随着“择校热”而生,而究竟“择校热”是什么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一、“择校热”现象愈演愈烈
(一)“择校”现象的类型界定
“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由学生或家长自行选择学校的现象。据某些学者的研究,择校有以下几种类型:从办学体制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在公办学校系统内部进行的体制内择校和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进行的体制外择校;从地域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进行的区域内择校和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跨区域择校;而根据教育机构的不同,可以包括在常规学校之间进行择校,也包括在常规学校与非常规教育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后者包括参加课外辅导班、聘请家教等。家长一般会按照自己的期望以及孩子的学习需求,缴纳择校费或动用一定社会关系进行择校。
(二)“择校热”现象的争论
“择校”类型有着不同的区分,人们对于讨论“择校”的热情也不曾减灭。不同人对于“择校”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就近入学”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力,而并非每个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也就是说,学生理所当然可以放弃“就近入学”这个权力而选择“择校”,同时,“择校”也是学生和家长维护平等受教育权的正当要求,因为学生及家长希望通过择校而获得优质教育的想法并没有过错。相反,有的学者认为,“择校”风气滋生了教育的腐败和不公,因为很多家长通过支付高额的择校费或者动用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择校,占据原本属于别的孩子的受教育权利,这对于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教育产生了阻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则认为,择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正常选择,这无可厚非,但是将择校费或是社会关系用于择校过程中,那么教育的公平自然难以保障,包含权钱交易择校的弊端日益显现。然而,在现实的体制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育质量有明显差别,城市学校之间和城乡学校之间,这种差别更是明显,国家也没有更好的政策来保障城乡学生择校需求和教育公平,所以“择校”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三)“择校热”现象产生的原因
以笔者之见,出现“择校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当然要从家长和学生自身来分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对受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他们认为按户籍分区划片的学校满足不了学生自身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这将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为了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也要将孩子送进所谓“重点校”或是口碑、办学质量不错的民办学校,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在所不惜,且当今社会的重点校及一些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民办校,近些年来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引进优秀教师资源,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样一来,选择高质量学校入学不足为怪。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这一因素则是导致“择校热”的根源,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家对于区域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和校际的办学理念不一上,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也是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缓解“择校热”,便要从其根源上,即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方面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可行之策。
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是“择校热”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义务教育阶段资源分配不均
众所周知,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光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也同样显现在城市学校之间。总体来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政府财政投入不均、师资不均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政府财政对于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无序,城乡学校发展差异明显。而城市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倾向于所谓重点校,学校的教育质量越优,其各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就越齐备,就愈加吸引优秀的教师来该校任教,学生和家长也会因此择校,试图在此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而同样是处在城市中,有些学校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教学水平一直没有明显提升,因此,国家经费投入也不会过多关注,基础设施愈加薄弱,教师资源逐渐流失。综合以上条件的比较,城乡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学生若按照“就近入学”的规则必定不公,“择校”由此产生,殊不知,“择校”的产生并不能解决教育的不公,权、钱成为接受均衡教育的砝码,更加助长了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气焰。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理念不一
正确且坚定的办学理念是每个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指南针。有学者曾说,一个学校没有办学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就是投入再多、管理再严,也没办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尽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培养学生成才。因此办学理念不一,各校发展的状况也就不统一,由此引起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据笔者了解,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应集中于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培养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学校及其学生将重心放在应试之上,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为学习的根本任务,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在城市学校中,由于文化气氛较浓,学校的办校理念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尽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城市学校的办学理念更符合现代社会学生的发展要求,并且有更好的条件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求。“择校热”也因此产生,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努力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城市中拥有优质教学理念的学校中,以期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引导,农村生源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其后果可想而知,伴随着城市学校的饱和,各种社会问题如交通、住房等也不断出现。各种不利因素让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三)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是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也是引起“择校热”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重重,城市经济发展显著快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不论在经费投入还是教学质量产出方面均不如城市。近年来,我国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随即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希望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城乡教育带出困境。不容否认的是,农村现今的经济状况渐渐得到改善,农村教育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支持和经费补给,比如说,安徽省已全面实现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在2000年取消了农村的教育费,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学生入学的负担,至2005年底,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总的来说,城乡发展朝着均衡的大方向走去。当然,城乡经济发展一天未达到均衡,我们就不能完成城乡教育的均衡,而“择校热”也必将伴随着教育的不均衡而继续存在。
三、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缓解“择校热”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给城乡间甚至是城际间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影响,盲目的“择校热”便是其后果之一。就目前整个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现象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我国可以通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缓解“择校热”问题。因此,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种种因素,首先,妥善、公平地分配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同时,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各校的办学理念,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再次,加强城乡一体化,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均衡与公平。
四、结束语
种种原因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均衡发展。而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则引起了“择校热”现象的产生。因此,当我们面对“择校热”现象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入手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厚禄.城乡一体化的法律促进与法律保障[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43.
[2]陈燕.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瞿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2).
[4]朱家存.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J].中国教育学刊,2011,(6):11.
[5]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7):18-21.
[6]邵娟,王小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