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特色形成的制度分析:P学院实证

2013-12-13 01:27屈潇潇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学院

屈潇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 102617)

民办高校特色形成的制度分析:P学院实证

屈潇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 102617)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和外部制度力量作用下赢得发展空间成为民办高校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其中特色办学是重要的发展出路。文章以我国某民办高校——P学院为研究案例,对该校特色办学产生和演变的过程进行历史回溯,较为真实地展现了该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从属空间中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历程。组织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诉求,它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空间与内部要素特征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制度空间为特色办学提供制度性框架,影响着特色的演进路径,这是组织特色形成的外因;另一方面,随着制度空间变化形成的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行动逻辑及其相互关系为特色的演进提供动力,在特定的制度空间下,组织内部力量相互作用构成了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特色;制度空间;行动逻辑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以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先行,逐渐扩散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民办教育就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得到恢复和萌芽,二元计划体制向多元市场体制转变,它标志着我国公共教育权力从政府向市场的扩散。①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社会变革中恢复与发展,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扩张与壮大。总结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民办高校的成长与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开放系统中的组织,在政府、市场和公办高校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民办高校的发展路径呈现出趋同化与多样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

有这样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以下简称P学院),它以独特的专业体系和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在行业市场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在各个高校热衷于扩张校园规模、修建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时,它却以“环境育人”的理念打造着学校古朴、承袭传统文化而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在高职院校专注于纯粹的技能培训课程体系时,它却提出要“打造具有文理学院气质的高职院校”,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以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和综合教育的课程实现其高职院校博雅教育的理念。

由此,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所学校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所民办高校的特色是如何形成的,民办高校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作用机制?

一、P学院特色的孕育与形成

P学院成立于1993年,经历了培训学校、专修学院和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三个历史时期。由于P学院组织变迁中办学特色的历史过程是本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根据学校特色的发展历程,将学校组织变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特色孕育阶段(1993—1998)和特色形成阶段(1999—2005)。

在P学院的初创阶段,民办教育起到公办教育“拾遗补缺”的作用,举办者利用其自身的背景优势将目标定位于刚刚萌芽的时尚行业市场。学校从事以发型设计、美容等为主的短期培训,开辟了公办教育不愿涉足的小众职业市场。1994年P学院与美国某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该行业先进的教学体系,差异化策略和行业标准的模仿使学校迅速占领了国内该专业市场的份额,而成熟的课程体系的引进也使学校迅速成为国内该类型职业培训的领导者。

1999年P学院凭借全国首创的特色专业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文凭试点阶段,2002年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颁发资格,正式进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借着全国高校扩招的东风,学校特色从单一的特色专业开始向特色专业体系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单一的专业特色向服装设计、视觉艺术等创意行业扩展,逐步构建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体系。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校专业体系的构建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一方面,P学院的新设专业受众小,热门程度低,愿意开设类似课程的学校不多,这在客观上给P学院探索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P学院新专业门槛相对较低,都是先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基础,在可以掌握的范围内一步步增设不同的专业,因而其每个专业在开设初期通常都不会出现明显的成本和师资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P学院新专业的设置有共同的理念基础,基本上都是以“艺术设计培养”为核心。第二,举办者的办学理念逐渐从技能培训向通识性的职业教育转变,并通过校园建设、艺术基础课程改革等措施发展学校的文化价值。艺术基础课程改革是P学院特色形成的重要步骤之一,从改革的过程来看,这是一场以办学者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刚开始难以得到大多数学校成员的认同。不过学校依然坚持教学改革不动摇,并以迂回的策略得到了大部分专业教师的认可,这其中办学者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其作用是决定性的。

学校作为一种正式的组织形式,除理念特色、办学特色外,还可以形成某些组织特色,P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产物,其组织特色体现出效率与感情并重的特点。在追求资源使用效率的手段上,与一些民办高校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和控制教学支出经费等手段所不同,P学院采取的是扩展教学空间、增加资源使用功能的方法,对教学资源不断开发,对功能进行整合。以P学院校园环境与建筑为例,学校将学生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所需要的资源内化到学校的建设中,学校的每一处景观和装饰都是一个教学场景,这不仅是学校环境育人理念的体现,而且是有限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组合,客观上降低了学校对外部环境资源的依赖性。此外,学校还通过开放引进人才和人性化组织氛围构建的方式,利用忠诚感和归属感等情感因素提高学校成员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同,同时也形成了学校市场特性与教育特性相结合的组织特色。

二、P学院特色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的主要力量有三种:一是来自市场和公众对人才需求的社会力量;二是来自国家政策或国家计划对人才需求的政治力量;三是来自大学体系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大学力量。*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腾大春、滕大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从组织研究和分析的角度来看,前两者指的是来自环境中的合法性压力,即社会合法性和政府合法性,而第三种指的就是组织的独特性,即“学校特色”。事实上,这三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学校作为开放系统中的组织,其特色的形成必然也会受到来自环境中各方面力量的作用。下面,笔者分别从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三方面对P学院特色孕育和形成阶段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特色孕育阶段

回顾P学院创办时期的组织环境,制度层面的政策因素、管理层面的市场因素和技术层面的外部资源为其特色的孕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政策环境来看,政策的允许和鼓励是社会力量办学兴起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纲要性文件为民办高校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专门针对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看,这种制度化的设计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民办高校设置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社会办学经费问题和意见》等文件都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作了相应的规定。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其创建的过程也开始有章可循。

从市场环境来看,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各种服务行业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这给专业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不同行业中的新创组织对合法性的需求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新兴行业的新创组织,由于新兴行业中组织数量有限,并不能形成大量共同的标准和规范。P学院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时尚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但是该行业在国内仍处于萌芽状态,因此P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该行业的标准。

从学校的外部资源支持来看,P学院与美国某职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其很快占据行业的优势地位,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首先,与该机构的合作为学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发展平台。其次,该教育培训机构作为闻名于世界的时尚设计教育先锋,被冠名为校名,为学校获得了重要的社会合法性,赢得不少民众和群体的承认乃至参与。对于刚刚创建的民办高校而言,声誉是极为重要的,而从成熟的教育体系中引进师资和课程就成为P学院获得社会合法性的重要策略。最后,该教育机构与P学院签订的中国大陆唯一代理权协定,决定了P学院是国外独特教学资源和平台输入的唯一途径,成为学校获得专业合法性的重要策略。这对仍处于萌芽阶段的国内行业市场而言,就是一种专业权威的输入。而P学院作为专业权威的输入者,在获得了专业合法性的同时,也占据了该领域的核心地位。

(二)特色形成阶段

从1999年P学院获得学历文凭颁发资格开始,学校进入了特色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组织环境方面,这一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发生了剧烈变动和分化,对P学院的影响也趋于复杂。

在制度层面上,民办高等教育逐渐被纳入高等教育系统的决策主流,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其边缘化的地位逐渐得到扭转,高等职业教育更是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设置基准(暂定)》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表明国家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力支持。这与P学院职业教育的定位也是一致的,因此,制度层面的政策环境为P学院的特色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管理层面上,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中央政府集权管理、严格控制到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具体管理的变化,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态度与管理措施。虽然P学院所在的S省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政策,但并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实际上,民办高等教育并没有成为该省教育工作的重点,对纯民办高校的管理更是持相对保守的态度,导致该省民办高校的规模一直不大。

在技术层面上,由于拥有资金、教学资源和政策三方面的先天优势,独立学院在S省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独立学院强,纯民办高校弱”的局面。从层次来看,到2005年S省没有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而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则可以同时进行本科和专科的招生。从数量与规模来看,到2005年S省民办普通高校数量与独立学院的数量相同,占全省普通高校的比重为11.27%,但独立学院的学生规模是民办普通高校的2.5倍(见表1)。实际上,在2003年教育部8号文件出台之后,还有不少公办高校的二级学院由于不够条件成为独立学院而仍挂靠在公办高校。

表1 S省2001—2005民办高校规模

数据来源:四川省2001—2005教育事业统计。

虽然公办高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出现和发展对其他类型的民办高校构成了一定的限制,但从上文可知,P学院与向公办高校趋同的独立学院通过对政策资源和公办教育资源等的依附获取合法性的发展策略明显不同,反而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创造了一个利基空间,也为办学者的教育实验提供了现实的运行空间。

从P学院的创立到特色的形成,无论是学校本身,还是组织环境,都处于不稳定的探索时期。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的场域仍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制度空间尚未形成制度化的合法性规范。一方面,民办教育这种制度形式刚刚获得政府的认可,逐渐从教育体系的“补充”部分演变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说该阶段的制度环境还处于给民办教育定性和正名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制度层特点决定了它对P学院内部具体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管理权限也从中央政府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于是地方政府获得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由裁量权。从P学院所在的S省来看,地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都只停留在方向性的指导层面,未形成对民办高等教育从“入口”到过程再到结果的严格控制局面,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审批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入口”控制,也不能深入学校的教学和实际运行过程。与此同时,以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重点的S省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像P学院这样的纯民办高校,这实际上给P学院的办学留下很大的自由空间。

组织环境的特点与学校特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宏观层面的制度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框架,但并不影响学校在微观操作层面对特色的探索和建设,甚至给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土壤,在学校特色与组织环境之间形成了看似相互联系、实则互不干扰的平行发展格局。

三、P学院特色形成的内部作用机制

与组织环境的分层相似,P学院内部也存在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的区分,分别代表办学者、管理人员和教师群体。在相对模糊的弹性制度空间下,P学院在不同层次构建着各自的行动逻辑,而不同行动逻辑的相互作用则构成了P学院特色形成的内部动力。

(一)制度层的“寡头逻辑”

民办高校作为正式组织的一种类型,必然要建立起一套正式的组织结构,包括职能部门的设置、人员的配置与职责的划分等。然而,民办高校是一种新兴的仍处于探索发展中的组织类型,正式结构的设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会与学校的实际运行产生一定的差距。

与公办高校的单位制度不同,民办高校运行的是一种混合型的社会组织制度。*梁燕玲:《文化诉求与组织生命力——民办普通高校组织文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9页。一方面,个体通过劳动合同的契约形式与组织建立劳动关系,从组织那里得到各种回报。这是市场交换机制在民办高校中的直接渗透和体现,同时意味着传统的上级与下属之间的“托管—庇护”关系在民办高校中不复存在。学校的工作人员作为被雇佣方,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贯彻和执行作为雇佣方代表的学校创办者或董事长的意愿。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私有”逻辑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产权成为决定管理权限的最重要指标。*王富伟:《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2期,第79-96页。在学校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每个人都称呼办学者为“老板”,“谁出钱谁说了算”已逐渐成为一种潜在的行为规范。因此,当组织成员的理念、行动、利益与作为雇佣方的“老板”发生不一致时,争辩、抗争都是无用的,能做的就是选择离开,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就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做。这就是所谓的“寡头逻辑”。

在民办高校,“等价交换”的劳动关系与“寡头逻辑”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办学者占据了学校的权力核心。虽然每个办学者的背景、领导风格与教育理念千差万别,但是作为权力中心的办学者理所当然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拥有决策权。在学校发展初期,资源的有限性也会扩大本不属于制度层的管辖范围,如校园的建设、教学资源的分配等本属于管理层的职能,被制度层所涉足,资源分配的权力在制度层汇聚。

P学院办学者在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其职业经历来看,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对教育又有着独特的理解。P学院的校园建设、课程改革与专业体系的构建,都充分体现了办学者“全人教育”的价值追求。基于P学院办学者的这种办学理念,学校资源获取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在引进教学资源的基础上,P学院又通过引进课程、师资等,先明确了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然后按照课程情境的需要建设教学设施。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以产养学的发展模式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将外向性的工作内化到校园中,并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织内部与环境的联系,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从而保持自身的独立。P学院在组织核心资源的整合方面既体现了其对环境的开放性,如对成熟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引进,也具备了一定的封闭性,办学者几乎成为学校与外部环境资源交换的唯一结点。

(二)管理层的“效率逻辑”

在管理层方面,以功能整合为原则的校内管理部门设置,在减少层级、提高学校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体现了管理层一切以教学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促进了学校以产养学、资源整合等组织特色的形成。与大多数民办高校外向型的管理层设计不同,P学院的管理层是内向型的部门设置。民办高校为了吸引生源会成立专门的对外机构,并且这些机构人员编制多、权力相对较大,在学校管理结构中的位置通常较高。*郭建如:《民办高等教育地域性发展的三个维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发展机制初探》,《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第51-56页。然而P学院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学校不能以规模求发展,而是应采取“先引进教学资源,后进行校园建设”的发展思路,这就决定了学校要在教学服务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师资的引进、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等。因此,学校构建了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以学生服务中心、教学科研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及后勤服务中心等为主体的部门设置。

除了扁平、精简的管理结构设置,“效率逻辑”还在资源的利用方式上发挥作用。与公办高校不同,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是民办高校办学者和管理层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一些民办高校以提高办学效率为目的,产生了投机办学行为,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追求办学效率并不必然意味着民办高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源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还促进了学校资源开发的活力,甚至有可能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P学院校园环境与建筑的打造就是将物质资源与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例证,体现了“效率逻辑”的积极意义。

管理层的“效率逻辑”还在权力结构中有所体现,那就是管理层与制度层权力界限的模糊。从制度层“寡头逻辑”的分析中可知,民办高校领导对学校事务的管理并不完全按照行政职务赋予其的权力,而是按照其所出办学资金的多少进行权力的分配,这就导致管理层与制度层权力界限的模糊。实际上,更多的情形是制度层掌握了校内大部分事务的决策权,管理层通常只需执行制度层的意愿即可。如此反而提高了决策效率,对于资源使用受到各种限制的民办高校而言,管理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成本的节约。

(三)技术层的“集体逻辑”

大多数民办高校是在经费等物质资本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一些学校就会通过发动学校成员的人力资源(如创造力)以及创造社会资本(如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支持集体行动的联合)来弥补物质资本的不足,利用组织成员自我实现、主观情感投入的途径将组织的成长与个人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激励方式使民办高校具有了“集体主义”的特点。P学院以教师群体为核心的技术层就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首先,P学院力图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结构,打造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少关于民办高校师资的研究都表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共同特点是以兼职教师为主体,尤其是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90%以上的教师是兼职的,因此流动性大也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特点之一。*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1期,第35-38页。不过在P学院,兼职教师的数量一直以来都与专职教师的数量持平,且兼职教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与其合作的国际职业教育机构派驻的国际导师,他们或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在学校短期停留,或以长期交流的方式在学校进行教学。这样的混合教师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教学上的相互讨论和跨专业交流,另一方面还能从国外兼职教师那里获得最新的资讯和成熟的教学方法。可以说,专兼职教师共同合作的教学方式也促进了P学院专职教师的成长。

其次,P学院形成的人性化氛围和非物质的保障也培养了教师群体对学校的感情归属。除高课时费的物质激励外,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这也是技术层“集体逻辑”的体现。在P学院发展初期,学校的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专职教师的主体是行业从业人员,不过对这部分人群而言,高课时费的工资制度并不见得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在行业市场的收入更高,而选择P学院任教的理由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营造与企业工作完全不同的组织氛围对这些转行当教师的专职教师而言更具吸引力。无论是教师住宿制度,还是“安心工程”,又或是青年教师导师制度,P学院办学者所塑造的校园文化不仅稳定了教师群体,也增加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共同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组织行动结构

P学院的办学者作为唯一出资人,在学校发展目标的设定、权力结构的地位以及从环境获取资源的渠道方面都占据着核心地位。由此,办学者才能力排众议,在众多的反对声中依然坚持自己对学校特色的理解,并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同时,明确的目标也为管理层和技术层的实践提供了指引。管理层以高效的方式贯彻执行制度层的意愿,人性化的组织氛围为技术层的教学实践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P学院始终紧密围绕着办学者的教育理念进行特色的尝试和实践,无论是遵循“效率逻辑”的管理层,还是秉承“集体逻辑”的技术层,本质上都是以制度层的“寡头逻辑”为主导,在集中的权威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组织行动结构,正是这样的内部作用机制促进了P学院特色的形成。

四、结 论

本文以我国某民办高校——P学院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特色制度孕育和形成过程的历史回溯,较为真实地展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在高等教育的从属空间中以特色寻求生存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生存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特征共同塑造着组织不同层次行动者的价值规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行动逻辑,不同行动逻辑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构成了组织自身的价值诉求——特色制度的发展动力(见图1)。

图1 P学院特色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作用机制

在制度空间形成初期,民办高等教育的组织场域尚未形成合法性规范,以市场环境为主导促使部分民办高校不断寻找生存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按照自己的逻辑和方式来发展。在本研究中,P学院的创建就迎合了时尚行业市场刚刚萌芽的需求,通过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教育资源,奠定了学校在国内该行业职业培训的领先地位。在组织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办学者居于整个过程的核心地位,学校特色目标的确定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办学者个人的经验、能力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在学校进入高等学历教育的序列后,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的从属地位及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决定了教育主管部门以“入口”控制的审批管理不能深入学校实际运行过程,制度的力量难以介入学校的内部运行。

制度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特质的形成,但同时组织自身特征也嵌入外在的制度环境之中,并反映在组织内部不同层面的行动逻辑中,成为组织特色发展的内部动力。民办高等教育在制度环境的发展初期,组织场域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统一的合法性规范,因此具有较高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对处于进退之间的民办高校来说,实际上是获得了一个具有弹性的发展空间:选择与公办高校趋同的发展道路,还是选择基于自身特点的特色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行动者的决定,尤其是学校的办学者。P学院在办学者以职业为导向的“全人教育”理念下,组织目标相对明确,无论在专业体系构建、教学改革,还是在校园环境的打造方面,都具有统一且相互促进的特点,提高了组织的整合性。制度层的“寡头逻辑”决定了办学者掌握事务决策的核心和调动学校资源的权威,以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管理层和以教师群体为主体的技术层则体现出“效率逻辑”和“集体逻辑”,基于办学者的权威形成行动上相对一致的组织结构,共同承担着执行特色的任务。

[1] 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2] 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蔡瑜琢,阎凤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中的多样性问题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2).

[4] 郭建如.多样与趋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a8).

[5] 郭建如.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民办高校的组织管理特征——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3(b4).

[6] 刘莉莉.多样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7] 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

System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of Non-governmental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P College

QU Xiaoxiao

(NationalAcademyofEducationAdministration,Beijing, 102617,China)

With the transition of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from scale growth to quality development, it is a challenge for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survive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aints. Developing distinctiven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outes. Based on field study of the P-College, a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 in the College and traces its survival using distinctiveness under specific situations.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and is the joint ac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elements. On one sid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s the external force provides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o impac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stinctiveness, and on the other side, internal action logics influence the realization of distinctiveness. In the specific institutional spaces, the interaction forc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constitute the internal cause of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haracte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ction logic

2013-01-18

屈潇潇,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组织管理。

G648.7

A

1671-2714(2013)04-0009-07

10.3969/j.issn.1671-2714.2013.04.002

(责任编辑毛红霞)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学院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