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编写探索

2013-12-10 03:40郭小艳陈泓宇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计算机基础工学结合

郭小艳 陈泓宇

【摘 要】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传统教材已不再实用,本文从教材的实际意义起笔,以计算机基础为对象,研究工学结合教材特色,分析教材在教学上所起的作用,探究教材编写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计算机基础; 教材编写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逐渐深入课堂,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也不再实用,为此,新模式下的教材编写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与大家共议。

一、探索工学结合模式教材的意义

1.教材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中,许多专业均已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材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体现了课程对学生完成学习之后能达到的目标状态。高职学生拥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材是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能清晰明了的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及学习过程,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持不断的探索知识。

2.新教材开发的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起步较晚,目前计算机基础教材大多为“学科系统化”课程,一般以知识点为主线编写,正文讲述主要的技术和方法。案例的呈现主要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无法给学生展现实际工作的全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偏向技能学习,很少接触完整的工作流程。同时,教材缺少对任务的分析,学生可以知其然,却无法知其所以然。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将要工作的内容不一致,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一致。另外,教材内容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逻辑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智力特点,学生的学习需要直观形象的导学图,和清晰的组织结构呈现。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教材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迫在眉睫。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应该具有的特点:

1.准确的教材定位。

首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完成相关的文档制作和软件操作,动手能力强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教材编写时应该以体现岗位需求的新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主,弱化知识的系统性。

其次,教材要能够体现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要能够合理的指导学生的学习,体现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以实训指导型为主,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的结合统一。

再次,教材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发展职业能力,包括协调组织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建设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业务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学生的工作之本,是其走向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工学结合的教材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理解,灵活地加以运用,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合理的教材结构

工学结合的教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新选择和组织专业知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模式,教材内容结构化,追求任务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这就要打破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的思维定势,教材主体内容变为任务过程的实现过程,教材编写从任务的发端开始,直到评价完成。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把握两个原理:

(1)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工作任务是核心,但并不否定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合理地延伸出来的,也可以以任务知识背景、小故事等形式出现。这样不会让学生感觉长篇大论,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2)用典型案例承载工作任务。教材的运用要有利于激励学生成功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享受智慧开启的经历,享受成功、增强自信。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所获得的工作任务是形式化的,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选择典型案例制作或服务提供等职业活动来具体实施工作任务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整个工作过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到达教学激励的效果。

3.精选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承载了教育目标,是设计者意图直接体现,也是学习者能直接感知的实体材料,工学结合的教材内容应体现学习情境设计应以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立的事件为单元。在技术领域里,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作为项目,在服务行业,所有具有整体特性并有可见成果的经营、服务工作也都可以作为项目。但并不是任何产品都适合用作教材。适合教学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来源于真实的运用环境中,学生能够和企业、公司的项目联系起来。

(2)任务内容能在校内得以模拟实施,学生在学习时,不是雾里看花,而是真实过程的体验。

(3)任务具有典型性,能够全面展现知识并能将实践和技能结合起来,保重学生学习过程充满综合技能的提升。

(4)任务具有一定难度,结合任务实施必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或合作)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和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在实践中安排自己的学习。在评价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提供给师生实际评价的标准。

三、工学结合教材编写主要步骤

第一步:分析教材背景

教材编写者应从该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体系结构、当代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当前市场上教材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体系结构分析,如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作用,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重点则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这就要求高职教材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材编写要紧紧结合生产、使用过程。

学生特点的分析就包括了学生的时代特性、学习特性以及心理特性等多方面,如当代职业学院的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在编写教材时既要注意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看到学生知识的局限,编写的教材要难易适中。

同时,还要对对市面上的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教材的优点与缺陷,努力做到秉承优点,创新思路。

第二步:分析教材编写依据

传统的教材大多参考国家课程大纲,工学结合的教材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生以后将从事的岗位进行需求分析。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们的教材就给与学习者相关技能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三步:设计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是内容的组织形式,传统的教材一般以知识点为结构顺序,一般以目录形式展现。工学结合的教材以项目为主线、按模块编排,以任务为载体,将每个知识点为具体载体的学习,图表式的呈现,清晰直观,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及时进入学习情境。

第四步:编写教材内容

工学结合的教材内容选取上要打破传统教材以文字为主的框架,抓住学生的兴趣,提供简明的教学辅助,力求做到导图助学、引人入胜、载体有趣、学做一体、游戏通关、重拾学习信心。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教材的编写是大势所趋。本文可为高职类院校工学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编写提供指导和借鉴,以计算机教材为立足点,浅谈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计算机基础工学结合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