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钦
【摘 要】在议论文写作初始阶段,议论文的主体段落的研读,是写好议论文坚实的一步;它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多种论证结构的议论文写法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议论文 主体段落 写作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学生作文需要“面”的把握,更需要“点”的深入与突破。议论文的主体段是议论文展开论证推理的段落,是形成说服力的关键,是议论文全篇的缩影。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更要重视议论文主体段落的训练,打好学生“段”的写作基础,让他们在段落的论证中能充分展开,知道怎么摆论据和分析论据,使行文不拉杂,思维不紊乱,论证既有梯度,又有深度。
一 领会议论文主体段落结构
教例1:(1)追求理想的脚步不要停留,莫要等待。(2)明清时期的学者谈迁,博览群书,擅诸于百家,精研历史,万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文,从明天启无元年开始,历时20余年,完成一部编年体明文,取名《国榷》。(3)清顺治四年,《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4)谈迁矢志木渝的治学精神也和不朽的史书《国榷》一样,留给后人一座丰碑。(5)是他那永不停歇,不断追求更多学识的精神促使了他的功成名就。——《莫等待》
教例2:(1)拥有理性,需要我们认清自我。(2)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在年轻时候曾经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变幻无穷色彩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十年的艰辛,然而最后收效甚微,中年之时他在见到那些真正大师的著作之后,易然醒悟。(3)他认清了自己,明白自己即使穷尽一生也难以在画界有所见树。(4)于是他毅然转身,改攻文学,最终歌德以无数诗篇让世人认识了“歌德”这个名字。(5)歌德曾在晚年感慨:“要发现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阴”,历史永远记住了那一个转身,那是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姿态》
分析:段首句(1)提出本段落的论点(分论点),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鲜明准确;事例部分(2)—(4)句引述事例论据;总结句(5)句分析事例,得出结论。
结论:(1)起始部分: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2)事例部分: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分论点,交待人物的状况、行动和结果;(3)总结部分:分析事例要与观点结合起来,常用假设说理和因果说理。
教例3:(1)改变,才能绽放人生最美丽的花朵。(2)鲁迅因为改变,弃医从文,从而成就他的文学巨著;(3)爱因斯坦因为改变,提出疑问,从而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4)伽利略因为改变,敢于否定,从而有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5)改变,拥有属于自己最蔚蓝的天空,绽放人生最美丽的花朵。——《有时改变也是一种美丽》
教例4:(1)学会包容,才能绽放美丽。(2)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3)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4)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5)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分析—围绕中心论点,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列出一组事例,一般用一个句子表述,句子内涵要相当丰富,且一针见血,一语道破论据中证明论点的部分。
结论:围绕论点,事实叠加。穿越时空,用整饬的句子荟萃名人典例。
二 把握议论文主体段落对事实论据的分析
有经验的人都说:观点+材料+说理=作文的成功!下面介绍三种说理的方法。
1.反向假设说理法
反向假设说理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相反的方面进行假设分析,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的说理方法。
教例5:论点:学习借鉴要有度论据: 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说理: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那么或许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
2.因果分析说理法
即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而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教例6:观点:自信,但不能盲目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说理: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3.正反对比说理法
先列举一个正面或一个反面的例子,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性分析的说理方法。它重在分析,而不是例子。思路:分析正反事例—突出论点
教例7:论点:人要从容面对得失论据: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一枪失准,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在08的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步枪选手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却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又一次与金牌擦肩而过。说理: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心理素质起了关键的作用。王义夫能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失利,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整旗鼓,打出最好的成绩,最终赢得金牌。而埃蒙斯却没能让自己的从容状态保持到最后,心理上再次崩溃,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从容地面对一切。
三 把握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叙议效果
教例8:原文: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让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 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教例9:原文:“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修改: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仅仅是光秃秃的几个例子,跟多了对于事例的分析相比,觉得效果有什么变化?是不是多了分析,说服力就更强了?议论文,要议论,才成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