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1 228例学龄前儿童奶瓶龋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3-12-05 02:57戴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沈河区龋病菌斑

戴娟

龋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社会 文明的重要标志[1]。WHO已将龋病列为全球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其中儿童龋病的防治是关键。奶瓶龋是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的一种快速龋,它主要侵犯上颌乳前牙,龋坏特点是多发于上前牙唇面、邻面,严重的为牙颈部的环状龋,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长时间用奶瓶喂养及喂养不当所造成。为降低其患病率,完成口腔保健指标,笔者对沈阳市沈河区学龄前儿童奶瓶龋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2011年沈河区一类幼儿园沈空幼儿园和红巾幼儿园、二类幼儿园小耶鲁幼儿园和地质局幼儿园、三类幼儿园春天幼儿园和星海幼儿园中的2~6岁汉族儿童,共计1 228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诊断标准 依据第7版《口腔科学》中关于龋病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被调查的幼儿园2~6岁儿童;(2)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上前牙以外的龋失补牙数[3],即:(1)上前牙以外的龋齿;(2)脱落的乳牙;(3)已修补过的龋齿。

1.5 调查方法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4]。每人一卡,由口腔执业医师负责在自然光线下,利用口腔科器械检查。喂养龋标准为至少有2个上颌中切牙平滑面龋蚀。(2)对生活习惯的调查。把设计好的调查表发给家长,由家长按要求填写,内容除一般情况外,主要为喂养方式、断奶时间、甜食习惯及奶瓶使用情况等内容,睡眠时是否有含奶嘴习惯等。(3)菌斑pH值转化检测,计算pH值。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两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6岁儿童奶瓶龋的患病情况 见表1。

表1 2~6岁儿童奶瓶龋患病情况(n)

表1结果显示,沈河区学龄前儿童奶瓶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6岁组达高峰。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

2.2 奶瓶龋发病相关因素 喂养方式上,母乳喂养占65.8%,人工喂养占34.2%,喂养龋患儿中有62.5%有含糖饮料奶瓶喂养习惯。另外有28.6%儿童每天进食甜食4次以上,断奶时间普遍较晚,有84.9%患儿喂奶时间超过12个月以上。奶瓶龋患儿菌斑pH值较低,偏酸性。

3 讨论

本调查表明沈河区学龄前儿童奶瓶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岁组达高峰,与大连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调查情况一致[5]。笔者调查奶瓶龋患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为:(1)富含糖分的乳汁、糖水的奶嘴以及酸奶的吸管与乳牙接触次数频繁,牙菌斑中的细菌利用蔗糖形成菌斑基质和果糖,后者很容易被菌斑菌丛发酵分解形成有机酸,使pH值下降而致龋,因此增加患龋概率。(2)母乳或人工喂养时间过长,断奶时间较晚[6],乳汁与上前牙频繁接触,使乳汁在牙面停留时间过长而致龋。(3)吃甜食次数越多越容易患龋,这主要是由于蔗糖产酸而致。(4)菌斑pH值偏酸性是龋病发生较强的因素。

奶瓶龋是6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所以预防要从孕妇抓起,建立孕妇学校,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母亲应少用奶嘴及吸管哺喂孩子,尽量少喂含糖饮料,及时断奶;当乳牙在6个月左右萌出后,家长应用指摩套正确的为儿童刷牙,在2岁半左右乳牙出齐和用甜食后,应指导儿童正确有效的刷牙;基层儿童保健医生应加强继续教育,正确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并及时指导家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提高全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张志愿,俞光岩.口腔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0.

[3]张举之,樊明文.口腔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C].2005:26-34.

[5]曲晓娟,赵秀兰,郑燕.大连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病调[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6):728-729.

[6]王丽芬,张桂荣.学龄前儿童奶瓶龋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85-86.

猜你喜欢
沈河区龋病菌斑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蒲河记忆
沈阳市和平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东北地区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
———沈阳五爱市场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饮食与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