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时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1]。目前,西医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国内学者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2],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方法,笔者采用普济消毒饮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该病,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04-04/2010-04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门诊及住院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41±2.69)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74±2.47)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个月至14岁;(3)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发病时原有其他疾病未治愈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必要时退热、止咳、保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前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普济消毒饮(处方组成:黄芩、黄连各12g,柴胡、板蓝根各10g,玄参、桔梗、连翘、薄荷各9g,陈皮8g,马勃、牛蒡子、僵蚕、甘草各6g,升麻4g,浓煎取汁100mL,分2~3次口服,疗程2周。
1.6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退热时间、咽峡炎及颈部淋巴结恢复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用药24h内体温开始下降,3d内体温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2)有效:用药后3d体温开始下降,5d内体温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3)无效:5d后体温仍未达正常,肝脾淋巴结无缩小[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n=45]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珔±s,n=45,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珔±s,n=45,d)
注:与对照组比较,at=5.50,3.27,5.35,P<0.01。
?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颈淋巴结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中医学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温病范畴,发病机制是温热郁于面,则面部热胀感;入于口鼻,则发热、鼻塞不通、咽喉红肿,化火入里,血热互结,气滞血瘀,出现瘰疬。普济消毒饮方中,以黄芩、黄连散上焦头面之热为君药;薄荷、连翘、牛蒡子、僵蚕疏散头面温热为臣;板蓝根、玄参、马勃清温解热,配合桔梗、甘草以利咽喉,陈皮疏通气机,以散温热郁结,共为佐药;柴胡、升麻疏散温热,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诸药配伍共收疏散温热及清温解热之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普剂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论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还是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单用西药。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4.
[2]鄢新华.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5例[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3):27-28.
[3]常春明.α-干扰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