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磊, 吴秋珍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细支气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细支气管黏膜上皮退行性变、坏死,细支气管内中性粒细胞聚集,但是这种改变也可发生在哮喘、有害气体吸入及结缔组织病等,故归入“非特异性细支气管炎”范畴[1]。疾病一般呈自限性,阵发性喘憋常持续3~5d,全病程7~14d。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其首位病原,占总病原50%~80%,其次是人偏肺病毒占3%~19%,尚有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新发病毒(如博卡病毒)等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2-4]。
目前治疗现状是控制喘憋,解除呼吸困难,保持气道通畅和湿化治疗,对症治疗包括预防和纠正酸中毒和心力衰竭。常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有:射流雾化,包括压缩泵或氧气驱动射流雾化;超声雾化。关于选用指征及吸入方法,目前国内无相关诊疗规范或指南。自2012年来笔者收集儿科普通病区及NICU/PICU病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60例,应用利巴韦林等短期氧气驱动射流雾化吸入治疗,与应用利巴韦林等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2-09/2013-02河南省宝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d至6个月;体质量3~8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病情轻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入院时一般指标比较(n,n=30)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5];采用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阳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阳性;(3)年龄≤6个月;(4)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其他原因合并肺炎,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哮喘合并感染等;(2)过敏性咳嗽、胃食管返流等;(3)未完成疗程。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射流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mL加入利巴韦林针剂(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92731)6mg,每2小时1次,氧流量8L/min,配合氧气驱动射流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批号:C581761)0.5mg加入生理盐水1mL,每4~6小时1次。布地奈德混悬液(澳大利亚阿斯利康有限公司,批号:LOT312900)0.5mg加入生理盐水1mL,每4~6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吸入利巴韦林针剂、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用法及用量同观察组。两组重症患儿均给予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两组疗程均3~7d。
1.6 观察指标 观察呼吸、心率、三凹征、肺部啰音及胸片、血常规等辅助检查及疗效。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3d内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2)有效:治疗3~7d后,患儿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3)无效:治疗7d后,患儿咳嗽、气促、肺部体征无变化[6]。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珚±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 Mann-Whit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体征改善时间及病程比较 观察组气促/喘憋、心率、三凹征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例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6.67%,对照组10例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主要体征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珔±s,n=30,d)
表2 两组患儿主要体征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珔±s,n=30,d)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7.53,48.19,4.33,22.03,5.27,P<0.01。
?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n=30]
表3结果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射流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方法,其原理是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形成微粒,其中大药物微粒通过挡板回落至储药池,小药物微粒随气流输出,药物微粒的大小与气流的压力与流速相关,增加气流速度可使雾化量增加,减小药物微粒,缩短雾化时间,使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在应用射流雾化吸乳器时药池的液量要充足,一般用量为2~4mL。对于喘息急性发作状态、呼吸困难的患儿,建议使用氧气作为驱动力,在雾化的同时又能补充氧气,必须强调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氧气流量宜为6~8mL[7]。近年来射流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采用射流雾化吸入时,应尽量采用密闭式面罩,远离面部的开放式面罩会减少吸入肺内的微粒药量,呼吸节律对吸入药物微粒亦有影响,儿童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微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沉积于口咽部,因此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氧气驱动射流雾化吸入利巴韦林配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吸入对症支持治疗,起到间断正压吸氧,缓解毛细支气管痉挛,减少炎性渗出、促进气道黏膜修复和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生长的作用,对进入体内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从而使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主要体征改善时间缩短,呼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能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Zentz SE.Care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bronchiolitis:a systematic review[J].J Pediatr Nurs,2011,26(6):519-529.
[2]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J].Pediatrics,2006,118(4):1774-1793.
[3]陆权.全面认识儿童细支气管炎[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0):722-725.
[4]Fitzgerald DA.Viralbronchiolitisfortheclinician[J].JPaediatr Child Health,2011,47(4):160-166.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206.
[6]鲍春.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9):41-42.
[7]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