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芳,王晓玲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Krashen 曾指出影响外语学习的三大因素:动机、自信和焦虑(Krashen,1982)。其中作为最主要的因素,动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或引向行动,在日常用语中具有力、能,力量等含义,心理学家们则将动机解释为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引起行为持久变化的过程,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乐意学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等等,都与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强度有密切相关。而外语学习动机则是外语学习者为一定学习目标而努力的持久的驱动力,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好奇、态度、兴趣、志愿等都属于外语学习的动机的范畴。
关于学习动机类型,不同语言学家有不同的区分。Brown (1981)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外语学习的动机:整体动机(global motivation),指外语学习的一般态度;情景动机(situational motivation),随环境变化的动机,如在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的动机不同于课堂学习者的动机;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对具体学习任务的动机,随着任务不同而变化。文秋芳(1995)对动机的划分着眼于在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有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并据此将动机分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此外还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长期动机与短期动机,取得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等等。不管对动机的分类和命名如何多样,动机应该有以下两大类: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希望得到家人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避免批评或惩罚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内在动机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它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事物的需要、掌握知识的需要、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这些需要多半是从好奇的心理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它以获得新知识,得到新信息,解决新问题而得到满足。当学习者的好奇心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俗、媒介感兴趣,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相反,外部动机通常是以获得或保持长者或权威的赞许或认可,通过考试或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等而满足。
动机对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由此引发的对于动机的研究及产生的理论流派也丰富多样。在近代动机研究领域中,与成就需要、成就活动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成果大量涌现,成就动机几乎成为动机研究的同义词,所以,在探究学习动机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启示时,成就动机对外语学习的作用不可忽视。
成就动机是在成就需要(need to achieve)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是活动的结果,也是从事活动的动力。麦克里兰(D.McClelland,1965)将成就动机解释为“竞争”与“优秀标准”。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为他们自己确立的高目标或优秀标准而努力。参照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成就动机理解为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是否具有取得成就的动机对外语学习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动机产生于需要,如果学习者没有渴望成功的需要时,那么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也就不具备取得成功的条件。
关于学习者成就动机强度的具体外在表现,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高成就动机者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对中等难度的任务富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2)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并抱有成功的希望;3)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4)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由上述结果来看,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与量紧密相关。另外,追求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有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内归因。成功更增强了他们上述的三个特征,使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旦失败,他们会认为是自己采取了不合适的策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不会将失败视为是缺少能力,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避免失败的学生正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外归因,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又一次的失败,不断地失败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固定看法。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
正如前文所述,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学习积极性愈高,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愈好。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学习的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R.M.Yerkes & J.D.Dodson,1908)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 形的曲线关系(图1)。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optimal arousal),学习效率最佳(optimal performance);动机强度过低(low arousal)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high arousal)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图1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一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时,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这一研究结果在活动中都得到证实,被称之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从这一定律中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对学习和保持都是不利的;其次,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时,动机的不同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具体来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讲授较为简单的内容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加坚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讲授较难的内容时,教师应事先提示学生本部分有一定难度,以此让学生更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学生对成功的预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Domyei 与Csizer 在研究教学策略时总结了“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十诫”:(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2)引导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3)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4)促进学生自主语言学习能力;(5)使语言学习活动个性化;(6)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7)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心;(8)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9)准确说明学习任务;(10)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这些建议对外语教学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细化到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和合理调节外语学习者的动机水平:
在外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每个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学习意向等都是积极的,但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造成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因此,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授外语时和开始一节新课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实践应用价值。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越具体明确,越能引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记新单词和背诵课文虽然比较枯燥,只要学生认识到学好外语与迅速获得知识信息、广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关系时,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获得提高。另外,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并根据其难易程度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维持在最佳水平。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讲授较为简单的内容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维持在较高水平,促使学生更加坚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讲授较难的内容时,教师应事先提示学生本部分有一定难度,以此让学生更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学生对成功的预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
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教师如果让学生只单调地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内容,或解决难度过大、力所不及的问题,这些都会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和丧失学习信息。有效的教学应该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太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由此所产生的疑惑、矛盾、惊讶等心理状态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问题: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是be+ v-ing,那为什么be going to 会表示将来时态呢?
班杜拉认为,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内在动机,即只有在认识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对活动的内在动机。最能使人产生成就动机的方法就是让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基本动机之一,成功的体验能增加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教师在创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时,应尽量多关注中等及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成功体验相对较少,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对他们的影响巨大。同时也不能忽视优等生,对他们的教学目标要求要相应提高,教学问题的设置难度也要加大,使他们在挑战中体验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外语学习动机。
奖励和惩罚是对教学的特殊评价,对激发外语学习动机具有极大的作用。表扬和奖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批评和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但并不意味着表扬和奖励可以滥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尺度。因为滥用外部奖励,不但不能促进英语学习反而会破坏学生学习外语的内部动机。正如Morgan 所说,当个体将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有效感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
动机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成败。动机理论的初衷就是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外语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对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教与学的心理过程的把握,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它涉及多方面因素,所以显得复杂多变,至今仍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因此对于外语教学工作者而言,在学习动机理论,以其为指导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要注意作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有关的动机理论,有效促进语言教学,以期获取最佳语言教学效果。总之,对动机的研究终究是为了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激发、保持、外化学习者的动机将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1]Boggiano A.K,Pittman J.S.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A Social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Domyei 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1998,(31):117-135.
[3]Hose Kerrie.What is Motivation[M].New York:Faculty Web Dev Group,1999.
[4]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6]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30-31.
[7]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63.
[9]沈映梅.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4):131-133.
[10]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J].外语界,2001,(6):40.
[11]文秋芳.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12]文秀梅,曹宝瑞,邢文英等.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4):136-137.
[1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