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
中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的差异,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出现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减退,学习质量也大打折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思考这方面的对策,实现教育价值。
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需要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的密切配合。
一、小学高年级教师应做的工作
1.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有力保障,对学生进入初中后快速适应中学课程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高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会采集资料等方面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质疑、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在面对新的语文学习时能从容应对,快速适应。
2.注重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式、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学对以后的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培养他们的自学意识,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学生顺利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中一年级教师应做的工作
1.放慢进度
初中一年级教师在教授新生时,要适当放慢进度、放低要求,然后逐渐加快,难度也慢慢提高,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教学。如:小学作文只要求写四百字左右,在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每次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多写点,逐渐达到要求。如果一开始就要求按照中学的要求来写,不但收不到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心理障碍。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逐渐融入中学课程的学习当中。
2.以激发兴趣为主
初中语文课程难度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逐渐失去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甚至是“我爱学”。
总之,中小学语文衔接,需要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完成。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初中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省涞水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