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华
摘 要: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对新课标的解读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重人文轻工具,重生成轻预设,重拓展轻文本。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必须学会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必须学会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必须学会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目标拓展延伸,以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新课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生成与预设;文本与拓展
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新课标”对这两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是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对新课标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一、重人文,轻工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的特点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然而,在各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顾此失彼的误读现象,凸显人文性、舍弃工具性的做法比比皆是。在语文课上追溯世界音乐史,热热闹闹做科学实验,研究人和动物到底应该怎样相处……很显然,这样的课已经不是语文课,它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将教学的重点片面地迁移到思想内容讨论上。如此演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显然值得商榷。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注重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承载着情感的熏陶、人文素养的获得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等。两者互为表里。然而,语文毕竟是用语言文字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一门学科,这是和其他学科有所区别的地方。只有站在文本的角度去感受、品读、分析、鉴赏,才能体会和感受那些隐含在文字底下的丰富意蕴和真情实感,才能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
“必须借助工具渗透人文”。
在苏州市某次新课改语文观摩教学活动中,有一位老师执教《蔚蓝的王国》一课,在备课时,考虑到这篇文章对大海的描述已经非常详细,因此放弃了想象环节的设计,而挖掘了本文的另一特点——翻译作品。于是在教学中首次进行了两种不同译本的比较阅读,教师找出了两个译本中翻译不同的几个地方,让学生进行比较,示例如下:
■
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仅探讨了教师列举的几个地方,而且还将视点扩散到整篇文章,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问题,比如:
1.“虽然看不见,却近在咫尺”和“虽然近在咫尺,却看不见”,哪个翻译更贴近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一切都像在诉说幸福的爱情!”和“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3.“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一句中,铃兰花、玫瑰花和浪花本不同类,为什么说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毫无疑问,这堂课上,学生之所以能够超额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创造,完全得益于教师对学科特点的充分认识和把握,得益于教师对语言文字充分的挖掘和体味,
好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渲染、熏陶、感化的力量。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就解决了语文作为交际工具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借助工具渗透人文,一切才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课堂重生成,课前轻预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很快发生了变化。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教师错误地解读新课标,将尊重简化为一味地迎合学生,没有甄别、不负责任地肯定和赞赏,完全舍弃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
事实上,“新课标”在课前预设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需要教师对学情、对教材、对课堂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千变万化的想法时,才可能做出相应的无痕调整,达成课堂精彩生成,从真正意义上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这一要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曾有过深刻的体会,并从中认识到只有在课前有了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水到渠成地生成。
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中,笔者执教《理想》,这是流沙河创作的一首诗。考虑到诗歌篇幅较长,一堂课的时间,如果按部就班地从头教起,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所以大胆启用了质疑法。
“质疑”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激发兴趣,容易爆发精彩的课堂生成机会,同时也能避免把时间耗费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而缺点在于教师如果未曾精心备课,很容易控制不好,使得课堂教学零落而松散。
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充
分考虑学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可能会有哪些认识,哪些问题是他们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必须引导的,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老师该怎样引导等等。从课堂教学来看,由于教师在课前对学情、教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把握,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既实现了尊重学生的獨特体验,又达到了无痕引导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遍地开花,而教师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引导得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乐趣,还借助学生的问题,将教学引向深处。这堂课获得了该比赛的一等奖、第一名。
课堂有效生成和课前精心预设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精心的预设,课堂的生成将会杂乱无章,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是需要预设的,也是必须预设的。
三、重拓展,轻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拓展语文学科的外延,和生活接轨、和其他学科交叉。这是语文学习的独特性。但是在实践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些误读“新课标”、盲目拓展的教学行为。
在学校的一次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比赛中,有一位教师对课文《明天不封阳台》一课作了如下设计:
1.理清文章叙事线索:封——封吗——不封。
2.阅读课文:探寻决定变化的原因。
3.观看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4.组织讨论人类应该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5.拟写保护大自然的倡议书。
6.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动画。
分析整个教学设计,前面两个环节是对文本的梳理和理解,
从第三个设计到结尾,都是对人与自然问题的大讨论,虽然“领会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理”确实是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架空分析,盲目的拓展只会使语文失去语文味,异化为德育课、班会课、地理课……语文课必须形象地感受文字描绘的图像、画面,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去把握文章要表达的观点,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同样,以上述文章《明天不封阳台》的这个教学目标为例,我们看另一位老师的设计:
1.理清文章叙事线索:封——封吗——不封。
2.阅读课文:探寻决定变化的原因。
3.精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描写的语句,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4.教师展示图片:关于大自然遭受人类破坏的内容。(背景音乐《我是一只小小鸟》)
5.学生联系所看到的图片,进行造句练习:
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那 那 那 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由于借助了第三步和第五步:通过语言文字来解读作者的写作用意,因此,虽然仍然是在解决一个人文性的教学目标,仍然有图片和造句的拓展,教学却充满了语文味,从文本研读到课外拓展也显得极其自然。
新课标要求教师适当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在教学中轻视文本、弱化文本、脱离文本。“阅读教学不能囿于文本的解读,不能把文本的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全部,但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文本的理解为基础,必须以文本为教学活动的出發点和立足点”。任何拓展只有站在充分挖掘文本、理解文
本、欣赏文本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迁移的作用,才能达到比较、综合的效果。
新课标的出现给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想带来一场革命,引发了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大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才能使教学改革真正地为教学实践服务。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用精心的课前预设去预约精彩的课堂生成,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相信语文教学更贴近其本质,更显语文味。
参考文献:
[1]欧阳芬,王家伦.语文教学:借助“工具”渗透“人文”[J].中学语文,2009(12).
[2]黄厚江.把阅读教学的根深深扎在文本的土壤之中[J].语文教学通讯,2010(2B):2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胥江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