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亨梅
摘 要:《诗经·大雅·仰》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句话说明了人们的友情中普遍存在着受恩与感恩,这种关系就是常说的“报恩”或“报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厚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关键词:关注社会人生;启迪升华;感恩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有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美好传统。然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一定冲击,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应的“小皇帝”“小公主”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社会、学校对他们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初中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厚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一、利用教材优势进行爱国、爱自然的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只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括丰厚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艺、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一致,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语文基础知识、培育学习技艺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括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縱观语文教材内容,我们可以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对古今中外名人轶事的了解,对历史文化的博览群观中,得到无限的知识情感熏陶,从而无形中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向着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操发展。如《大自然的言语》《看云识天气》通知人们要遵照自然规律。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与自然谐和相处。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品,伟大的行动者。”教师可经过赞誉描写中国文明、建筑艺术和大好河山的文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利用教材优势关注社会和人生的感恩教育
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感恩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特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争强好胜,则是他们的优点。课文又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载体,因此,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求,让学生在取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当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利用作文教学引导启迪升华感恩教育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一切学习和生活都是为未来做准备的。生存教育、挫折教育都是现今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接触个人成长,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内容。通过学习别人成长的足迹,阅读他人成长的历程,都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新课标理念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会学生求知,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报答父母、社会,报效祖国应是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因此,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把感恩教育浸透到作文教学中去,再结合具有特殊意义和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命题,使感恩看法在作文中得到升华。
总之,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处理感恩和教学的关系,且做到寓感恩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感恩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祝县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