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平
(浙江省龙泉市人民医院,浙江 龙泉 323700)
心肌梗死后继发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肌梗死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心律失常,对保持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近期采用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符合要求的70例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龙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合并急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49~75岁,平均(65.72±7.43)岁。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1)6 h 内溶栓治疗;(2)吸氧,鼻管吸氧氧流量2~4 L/min;(3)抗血小板治疗;(4)合理应用硝酸酯类药物;(5)记录治疗第1日与第28日24 h 动态心电图。同时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起始剂量每日600 mg,每7日减200 mg,直至每日50 mg 维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冲服,每次1 袋,每日3次。连续应用8 周后比较治疗效果。随访3~6个月。
1.3 观察方法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异位搏动的发生率,比较两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标准 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或者异位心律减少90%以上。有效:异位心律减少>50%,但是不足90%。无效:异位心律减少<50%。恶化: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治疗前增加。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采用t 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异位搏动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由表1 可见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异位搏动发生情况比较(次/24 h,±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异位搏动发生情况比较(次/24 h,±s)
与本组第1日比较,*P<0.01;与对照组第28日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常见并发症,轻症者多无需治疗,但是重症者必须给予科学治疗,易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维持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1-2]。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病机制为急性缺血缺氧引发的损伤和坏死破坏了局部心肌的电生理结构;心肌梗死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从而降低了心室颤动的阈值;心肌梗死后机体异常代谢产物的影响;室壁张力的改变;心肌再灌注损伤等。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心搏出量,降低冠脉灌注,扩大梗死面积,甚至诱发泵衰竭和猝死。因此治疗方案必须针对以上病因进行,以提高治疗效率。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为了提高疗效,笔者在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稳心颗粒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之功效,有利于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及恢复[3-4],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辅助治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改善冠脉血液供应,保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降低溶栓后血液再关注损伤[5]。有研究显示稳心颗粒对心室肌细胞钠通道和L-钙通道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延迟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均有浓度依赖性作用,具有稳定心肌膜电位作用。从而有效维持心脏电节律稳定,抑制或降低异位心搏的发生率[6]。
本观察显示,两组室上性异位搏动和室性异位搏动发生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综合疗效亦优于对照组。说明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抗心律失常的疗效。
[1]张俊义,闫素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研究的新进展——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衡[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9):705-709.
[2]张晶.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早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22-223.
[3]刘英华,朱玉山,白文海,等.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西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0-11.
[4]钟风芳,陈三峰.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09.
[5]李雪莲,赵雯,陈修明,等.稳心颗粒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145-146.
[6]尹红霞.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辽宁中医,2011,38(4):66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