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江英
一、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听力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慢而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
首先,通过听音模仿来听辨发音相似的易混淆的音素、字母、单词和数词等,例如:/n/和/η/,west和vest,straight和street以及数词17和70,1990和1919,7:30和7:13等的语音区别。
其次,听音答问可以训练学生的语义理解能力,在听句子、对话或短文时需要注意所听内容的语调、语气、重音和停顿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以及对词句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理解,听懂话语的言外之意。
再次,听写是一种很好的听力训练方式,听写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听记的速度,还有可以通过听音复述,听音判断正误,听音补充理解或完成短文等不同方式来训练。
最后,应试技巧也非常重要,在听力考试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倾听录音,沉着不乱,选择答案要有信心。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
二、以词为中心,展开知识全面复习的辐射网络
到了初三,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复习完初中的全部教材,内容浩繁,千头万绪,如何下手呢?过去大家习惯用语法作为红线,去贯穿所学内容,并采用逐课复习的方法。这虽不失为一种复习方法,但总不能使丰富的语言材料从横向、纵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复习面很窄,又很机械。如何打破这一传统模式?我认为首先应当找到一个突破点。这就是以词为中心,由词—短语—句型—短文形成的一条条红线,纵横交错,编织出知识的辐射网络,从而完成所学内容的基本覆盖。我的具体做法是:
放眼初中全部教材,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有的以一册书为一个单元(七年级上册);有的以几课书为一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册)。经过宏观考虑反复斟酌,从每单元中选出若干个词,然后分别找出有关的短语、句型以及该词的基本用法,经过筛选补充,归纳成条。接着把词条扩充编成句子,使其成为复习的基本主体。由此主体可精心编选为形式各异的练习题,以供学生上复习题时练习。这一过程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其一,选词的标准:常用,搭配力强,有特殊用法,涉及某种句型或惯用法,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同义词或近义词辩异等等;其二,练习编选的原则:突出词的各种典型用法的考查,注意对某一用法的多角度考查,尽可能通过设计的情景去考查,重视语法内容的考查,更重视能力的考查等等。练习的形式可以是传统题型,如句型转换、词类转换、改错、汉译英、英译汉等。也可以是单项选择,完型填空等标准化题型。
编选的练习在上复习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再让他们对中心词及扩展的内容归纳总结,遇到关键的地方由教师讲评,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这样的复习方法,学生是通过新的语言实践去掌握语言点,而不是过去那种从旧有的语言材料中抽取几个语言点去记忆,这就把“烫剩饭”的枯燥作法引入到生动活泼的高层次领域。学生有新鲜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显著了。
三、训练贯穿课堂始终,听说读写以“写”为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经过长期的大量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听说读写则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基本的实践活
动。因此,教师应把每一堂复习课都上成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而把教师的讲解压缩到最低限度。每堂复习课一开始我就安排学生做练习或口头练习或书面练习。从总体上看,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交替进行,而听说读三项训练中,也贯穿写的训练。四大训练突出一个“写”字,这样才能适应当前中考仍以笔试为主的状况。
复习课要把“写”的训练贯穿始终。我编选的练习大部分不印在纸上,也不抄在黑板上,而是由教师念,学生边听边记边随时用笔做出来。即使是口头提问,(如要求口头汉译英,教师指定某个学生口头翻译)也要求其余学生同时做笔头翻译;教师对某些语言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也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每课课文的缩写,也要求学生进行听写。整个复习课,学生听了要写,说了要写,读了也要写,写的训练贯穿课堂始终和复习课各个环节。
这样的复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思想集中,反应敏捷,努力听懂教师或学生说的每个句子,锻炼了听力。听过要及时写下来,单词短语就必须记得准确牢固,熟悉句型,书写速度还必须快。为了适应这一复习方法,学生就得课前认真复习课文,下工夫记忆单词、短语、这样就彻底扭转了采用标准化考试以来放松词汇记忆或只看不写的不良倾向。课外,我还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学生就更注意课堂上记好笔记,记不上的课外要即使补充完整。有了笔记,学生课外可以随时翻阅复习,并作为第二轮复习的重要依据。学生反映:课堂笔记我们离不了,它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由于长期坚持了复习课以写为主的训练,学生解题的敏捷性、速度及准确度都有明显提高。
临考前两个月,教师还要着重指导学生标准化综合练习和中考模拟练习,知识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总复习达到圆满的循环。到这时,每个考生就可以以雄厚的知识和高强的能力,满怀信心地去迎接中考的考验了。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芦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