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黎黎
摘 要: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求知与求学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创新机制,能有效地改变机械、沉闷的课堂气氛,激活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学;语文素养;教学方法
想起吕叔湘先生曾经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生命的源泉,“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爱上语文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作为最有活力、最具灵性、最有魅力的学科,屡屡遭受学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节看似很“活”的语文课,学生可谓学得兴高采烈,语文的魅力似乎也充分发挥出来了,但是却没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落实提问题,学生虽然学得高兴,但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语文课的学习目标落不到实处,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崔峦先生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切切地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所以说“活”也要“活”得有讲究。
一、注重情感教学
语文是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着感染和熏陶,就更要求教师带着或深沉、或雄壮、或悲哀、或豪迈的情感去讲授课文。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受到感悟,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与学就能在愉快的情境中产生共鸣,取得最佳
效果。
1.入情入境,启发情感
教师在讲课中情绪高昂,教学节奏明快,必将产生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索的感应;教师的语言苍白无力,必将分散学生注意,导致教学节奏缓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我教《出塞》,学生尚未打开书本,我便以短暂的停顿注目课堂,集中全体注意力,然后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高声讲述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的文明史。在这五千年中,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画笔来讴歌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写成千古绝唱。其中有一位就是——”我转身奋笔疾书“杜甫”,然后,深含感情地朗读诗文,让这种情“移”到学生心里,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2.笑一笑,学习更有效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老师的一句笑话,可以突破学生难以接受的某个知识点;一则幽默,可以让学生改掉长纠不正的坏习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有节奏、有重音、有起伏,可以让学生听着不会恹恹欲睡,反而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写作文时,开头用了一句歌词,“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真高兴!”后来,我评讲作文时,一开口就唱起来,引得全堂笑声不断,掌声不绝。这样,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亲自体验,及时捕捉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再现的是一种活生生的情感交流,而教师的情感正是引起学生情感交流的“媒介”。教师积极乐观的情感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在愉快的心境中做学习的主人。只要教师能带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这临场发挥,即席捕捉情感的火花,就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如:讲到“白眼”是什么意思?看人时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厌恶。这时我让学生来做这个动作,我也跟着做,我做了一个翻白眼的动作,而且连翻几下,翻完了大家都乐了,意思也明白了,课堂气氛就一直很活跃。
二、着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激活课堂就是我们所说的“把课教活”,不仅是指教师应当
如何“教活”,而且还指通过教师的努力,怎样真正让教学的对
象——学生“学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在研究教材思路、教学思路的同时,还要研究学法思路;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施教的对象了如指掌。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好奇心;要及时解开症结,指点迷津;要适时点拨,推动学生思维进程;要有效矫治思维盲点,纠正学生思维偏差。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1.以教材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影视作品不能完全替代文本。教学中过多地依赖图片、影视,不但不利于解读作品,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信息去捕捉形象,启发他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作品,积极调动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鼓励他们在所阅读的作品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对传统的观念作补充或修正,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比如:教罗贯中的《草船借箭》,很自然地会想到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有关片段,学生的认知就可能被他人的解读所取代,从而失去了个性。如果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周瑜有哪些不足之处,去思考忌妒贤能、心胸狭窄的周瑜何以反遭一击,被诸葛亮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这样,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文章的主题便更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以课堂为“沙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质疑
独立思考是正确解读作品的前提,也是当今学生十分缺乏的一种品质。文本的解读应该有接受者能动地参与,通过讨论交流,把文字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变成充满哲理光辉的思辨材料。如:阅读《三袋麦子》,小猪、小猴、小牛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中,谁是最可爱的?小猪和小猴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就要学生自己探讨思考,该学谁不该学谁都由自己来决定,老师再适时点拨。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学习的文本和学生实际,每节课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而
且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面目不断推陈出新,
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我们在采用任何形式的教学法时,都不可忘了这个“活”字。
1.引进音乐
如:教《送元二使安西》时,我播放古典曲目《阳关三叠》,同时范读,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进入诗中境界,同时学生也深感到这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2.引进舞蹈
如:教散文《安塞腰鼓》,先播放有关这方面的曲子,然后让学生跟随曲子的节奏进行激越的舞蹈,从而让学生感受这种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阳刚之美。
3.变读诗为唱诗、吟诗
如:教每册的古诗词时,我先介绍有关吟诗协会的情况,而后分别对读、唱、吟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示范表演。学生很快学会了在吟的过程中自然记住读古诗的方法。《水调歌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首词经王菲演唱后,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不如课后就布置这样的唱歌作业,对我们的课堂教育也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其他的诗词即使没有现成的学来唱,自己也可以做一回作曲家,让枯燥的古诗唱起来。
4.编课本剧
如:教小说《变色龙》时,我把课文改编成有趣的小话剧后直接自释课文,教师只点拨难点。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课外活动,轮流接受老师的辅导,分别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人人都参加,个个劲头高,学生有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5.开展辩论赛
如:教《杨修之死》,可就“曹操该不该杀杨修”这一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分析与把握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更难忘,教学效果当然也就大大加分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J].课程·教材·教法,1991(10).
[2]夸美纽斯.大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1.
[4]戴素芳.迈向现代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