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批注 提高阅读能力

2013-10-16 06:26吴倩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吴倩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正确地用“批注”这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背景分析;教材引导;教学启示

一、背景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无论是名家授课,还是日常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局面——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充盈着整个课堂,真可谓书声琅琅,感情充沛;学生的发言精彩独到,令人拍案叫绝;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异常活跃,体现着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的课堂真得“活”起来了!然而,课堂上,学生发言滔滔不绝,可每次的单元测验,阅读分析仍是学生失分较多的环节。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地提高。

二、教材引导,得到启示

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预习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一篇新的课文之前,都要交代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是学生初次对课文进行正式的阅读。此时,教师可设计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的批注:①读课文,标注小节号,圈出自己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词典的方式解决,并作相关的摘录。②画出自己印象深或有感触的词句,把阅读的感受批注下来。③用简洁的语言将课文的主要内容批注在课题的空白处。④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课文内容、作者相关的资料,并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摘抄或概括在课文相对应的地方。⑤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个值得在课堂上一起探讨的问题,批注在课文的结尾处。

2.循序渐进,得法于课内

①欣赏感悟。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生活体验,对引起感情共鸣,有所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悟。②提问质疑。由于学生与作者在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困惑,写下这些疑点困惑,便于事后去查阅资料或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讨研究,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归纳概括。概括主要是对文章的句段、篇章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批注。④补白。空白是指语言文字中没有外现出来的意义部分。文章中的“空白”,看似“无”,却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有”。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去寻找语言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3.正确评价,交流分享

由于个人性格不同、喜爱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文本的批注差异会很大。怎样的评价是恰当的,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批注,又要加强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评价的方式不只限于教师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互评或者学生自评。

4.课后巩固,升华批注

在学完一课之后,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会加深,无论是情感、认识,还是思想都会比初读时有所提高和升华。此时,进行阅读的批注,学生会觉得豁然开朗,初读时的不解和疑惑全都解开了,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学完课文后的批注,一方面,可以对原有的批注进行修正、补充、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三、逐步深入,形成能力

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画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这是积累性的批注。

2.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那些能表现出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词句,进行“批写”。即写下某段的内容、某个句子的意思等,理解文本的表层意思。

四、养成习惯,延伸课外

为鼓励学生将批注这种方式运用到课外,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在课外读书后做一个读书笔记。常用的笔记方式有:批注、摘抄、札记、做卡片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并在每周抽一节课时间作为读书交流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参考文献:

孔祥红.运用批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理导航:下旬,2011(7).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英语错误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英语错误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综艺节目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