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要】讲解是人们解释或解说知识和专门技术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普遍最经常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解是否得法,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我们提倡富有启发性和实效性的讲解。要提高语文讲解的实效,笔者认为首先要讲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对话”不明的;其次要讲学生“体验”情感而“体验”不到的,第三要讲学生“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第四要讲学生“辨析”问题而“辨析”不出的;最后要讲教材知识延伸而学生延伸不到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讲解;对话;体验;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88-02
毫无疑问,在语文课堂中讲解是一种既不会消亡又需要改造,既不能取消又需要完善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和技术。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学范例都可以证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讲解肯定要讲在当讲之处。何谓当讲之处?一言蔽之,就是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关于语文教师适时“讲什么”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讲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对话”不明的
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对理解文本有益,但由于学生有时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理解不透,却“话”而不明,要解决此问题,有效的方法是相机点拨诱导,学生立即就会明白过来。
例如教《邓稼先》一文时,学生对作者(杨振宁)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了。我便给学生点拨:“要理解这两句话,首先要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纷纷发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忠厚”,“是朴实”,“是谦虚”,“是真诚”……“这些品质邓稼先身上都有,所以作者要说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加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人与人之间和谐、和睦相处,所谓‘睦邻友好嘛。古人有许多言论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待人以诚,‘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以厚德载物,‘文质彬彬,‘温柔敦厚,‘虚怀若谷……从课文中讲述的事实看出,邓稼先正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品格。”通过点拨讲解学生不仅明白了文本的含义,而且更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讲学生“体验”情感而“体验”不到的
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在阅读中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到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可见,新课程把体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谓体验?体验是一种过程,是主体内在的、历史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份,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阅读时往往体验不到,那么,怎么“讲”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
较好的途径是品味语言,表达体验,比如教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我就通过让学生品味语言来把握文章的内涵。《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人情味的佳作。它通过女性的细心观察,敏锐的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如实地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形象。可是学生对这一点的体验却不甚了了。于是我首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散文是一种因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本文就是通过讲述先生的日常生活琐事,从细微处显示了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但又决不是令人感到高不可攀和难以置信的。”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文章,品味作者为什么一开篇就写先生的“笑”(原文是: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可联系已学过的《自嘲》、《有的人》来思考。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一位学生说:在以往的印象中先生总是一位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而这文中的先生却是一个从心里发出爽朗笑声的慈爱长者,是一个普普通通可亲可爱的老头。另一位学生又补充道:开篇首写先生的笑,这不仅突出了先生坦白真诚、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那笑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是那么富有感染力。看来学生已经体验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我又何必多言?在这样良好的态势下,我又让学生体味了海婴以父亲的药瓶骄人和先生说“明朝会”以及先生工作和去世等等细节,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样“涵咏体味”地指导学生讲,正像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要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生读出了劲,品出了味,悟出了理,由于这样指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作者用词用语的妙处,还品出了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爱国情怀,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3、讲学生“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
问题探究,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探究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性、时间性、参与性、开放性。这“四性”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第一性。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勇气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刻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对问题主动探究,主动搜集并分析相关信息和资料,对所有探究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问题“能增强学生对周围实际现象的兴趣”,发展他们看出多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要在积极参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但是,问题探究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探究表现在研究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取也不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这种探究卡壳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提供资料指导学生去得出结论。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不仅培养了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探索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要片面理解,以为提倡探究就是要求学生都象科学家那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问题探究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4、讲学生“辨析”问题而“辨析”不出的
新课程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是,中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知识面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往往难以具备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正确把握、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讲解以正视听,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做正确的引导,从而防止错误观念的产生。例如,分析《愚公移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帮助愚公完成移山的愿望的神话结尾是一种迷信思想的体现吗?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可是都答不出所以然来。我只好讲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何谓神话?何谓迷信?‘神话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迷信就是利用人们的无知和愚昧盲目的信仰崇拜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东西。从感情色彩来看,‘神话是褒义的,而‘迷信是贬义的。”概念明确了,学生马上判断出了本文的神话结尾不是迷信而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征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我还进一步补充了这样结尾的另外两个好处:一是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可谓感天动地。二是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既富于想象,又寄予深情。
5、讲教材知识延伸而学生延伸不到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广博的阅读,深厚的文学积累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其见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例如在讲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其中有两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抒发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可是由干诗句精炼深邃,加上学生与诗人的时代、经历、气质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诗句的内涵。面对此种学情,我简要讲解了曹操作此诗时群雄并起的社会背景及诗人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然后才归纳:“诗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如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就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作者以沧海自比,那么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就跃然纸上了,这也是诗以言志的体现。”看到学生意犹未尽的神态,我又忍不住补充:“曹操的功过是非都随历史远去,他怎么也想不到千年之后,又有一伟大人物登上了他当年观海的那片山,并且还写了一首诗回应他。诗是这样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面对这样的文坛佳话,许多学生都流露出悠然神往之态。这节课后有些学生看起了《三国演义》,大多数学生都背下了这两首诗。所以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忽略合理的知识延伸,它不但增广了学生的见闻,更重要地是提升了学生阅读、求知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兴趣,何愁学生的文学积累不深,语文素养不提高?又何愁你的教学不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