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提高学生英文的应用水平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学应根据中学生认识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笔者从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与训练
在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本人在平常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这些做法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抛砖引玉,不断推进英语教学的进步。
一、转变观念,摒弃旧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一种“传承”式教学,讲学上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整个课堂基本上由老师把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很难做到举一反三,长期下去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跟不上老师的讲授,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被动的或者强迫学习,提高英语成绩也变得越来越难。新课程标准强调,“What to learn and how to learn”。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整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才能为真实语言打下基础。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只有摒弃传承式教学法,才能确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具备终身学习英语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大声朗读,加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在近年高考中,阅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阅读的量相当大,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朗读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声的朗读课文,声音再次传回到学生的耳中,形成反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们的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不敢大声朗读,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此,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它既可以练就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快速捕捉文章的信息和增强语感。朗读多了,听力也会随之促进,说的能力也渐长了。朗读的题材不能仅限于教材,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原版的英文杂志、报刊,诸如《英语周报》、《英语通》、《英语辅导报》和简易读本之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或者背诵一些经典文章,能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精读和泛读并举,延伸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特别是高三年级在备考复习中,许多学生感到很茫然,不知选择何种材料来阅读。为此,老师应加强阅读指导,筛选一些题材新颖,紧扣高中知识的范文。可以搜集一些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贴近生活,与学生水平相当的材料,尤其是社会类的材料,应作为首选,供学生精读和泛读。从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和英语语言的魅力。另外,要让学生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大声的朗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有些学生不太自觉,老师便可定量让他阅读,至少每天完成三至四篇,其中有一篇作为精读。老师要引导,帮助和实施监控,并作阶段性、适时正确评价。对于层次好的学生,要求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借助材料,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文章中的信息,摘录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同时还要指导如何仿写和缩写等。因为,听、说、读、写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四、设计阅读任务,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应该是“从事信息搜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的探究过程”。在整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阅读小组,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事前老师要设计好流程图,让学生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训练。在阅读前,笔者将阅读中需要了解的信息板书出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引导学生对信息搜集、筛选、讨论、归结,最后老师作适当评价。由易到难的训练,最后让学生自主的掌握这些阅读方法。
五、加强学生指导,形成有效阅读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还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1.扩大“视野”,“匠心独运”。材料阅读,我们学生应该摒弃逐字、逐词、回视或重读的不好阅读习惯。跳读、找读和查读,是阅读中颇为推崇的方法。如果平常的训练中,不强调这一点,是不可取的。平常要养成用“眼睛”去读,扩大“视野”;注意过渡词,过渡句,按句群来读。当然,还要做大量的限时间读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快速捕捉文章信息,找出主题句,勾勒文章主体大意,很多文章,主题句往往是文章的首句,各段的主题句也是各段的首句。文章的尾句常常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评述。将这些主题句串联起来,文章的大意也就跃然纸上。
3.学会查读,抓住文章数据、时间、地点名词、文章中心、附标题等,进行快速查读。文化类、故事类、科普、广告类等文体在高考中大量涌现。查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4.学会猜词,猜词能力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涉及到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在阅读中,生词是经常出现的,同时高考中也是合理存在的。而要逾越这个障碍,我们可以借助于上下文的逻辑推理,综合分析,也可采用常见的构词法原则来判断,或可根据行文中的标点,如破折号或简单而重要的词语,比如namely,that ist0 say,that means,in other words等来推断或圈定其基本意思。
5.了解并掌握材料阅读中的常用问题设置,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熟知常设问题,才不会对高考阅读产生畏惧感,走近阅读,正视高考。
6.把握教材,驾驭课堂,实行模块训练,笔者在高三教学中,把整个教材重新整合,实行模块教学与训练,效果(下转第46页)很好。把高中教材细化为小说故事类、人物传记类、文化类、科普类、社会类等。根据不同的体裁,多手段,多途径地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急于求成的。它们需要老师的长期耐心的疏导和对学生的训练。用理论来支撑教学,用实践来提炼阅读技能。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