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菊萍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患者护理模式[1]。它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需求。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房癌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行乳房切除术的80例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6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责任护士分别在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三个阶段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制定好的CNP进行健康教育(表1),由责任护士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对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病情和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乳房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路径
了解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组的评价工作均在患者出院前1天进行,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采用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书面测试和实际操作,了解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得分≥80分视为达标,同时下发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得分≥90分为合格。
采用χ2检验,运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
健康教育方式和宣教时间的选择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实施CNP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CNP为健康教育拟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分时段、有步骤的进行。它对什么时间该告知什么内容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使护士知道什么时候做和做什么,从而避免了患者由于自身医学知识的不足及理解、接受能力等原因造成的低效性宣教。表2可见,实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可以规范健康教育的行为,从而更加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是融洽医、护、患关系,建立信任感的基础[2]。CNP的开展,提高了患者的参与意识,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增进了护患交流,使患者和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从而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更重视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疏导,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认可,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
[1] 肖正安,杨艳芳,贾晓宇.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660-661.
[2] 蒋晓蓉.浅谈医患之间的语言交流.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