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3-09-27 02:12巍,许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胆囊

沈 巍,许 佳

(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 海宁,314400)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与遗传、饮食等因素有关[1]。以反复发作的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合并急性胆囊炎时,可出现高热,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困扰。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稳定,一般进行手术治疗[2]。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3]。但相关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4]。我院为3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并与30例LC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33~71岁,平均(42.17±8.23)岁,病程平均(7.53±3.17)年;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29~77岁,平均(45.28±6.35)岁,病程平均(6.98±5.1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经腹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上腹部CT扫描等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同时排除胆总管结石患者。结合相关凝血功能、心肝肾功能生化等辅助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3 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指征[5]确诊为胆囊结石,结合腹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无胆囊萎缩且胆囊具有较好的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在0.4 cm以内,排除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

1.4 手术方法

1.4.1 观察组 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脐下5 cm处做1 cm切口,穿刺Trocar,建立CO2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直视下,观察胆囊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胆囊底与肋下缘最近处做1.5 cm切口,穿刺Trocar,在腹腔镜直视下,用无损伤抓钳将胆囊底部抓至体外,解除人工气腹。将胆囊底与切口上方缝合后切开胆囊,切口大小以能取出结石为准。将切口外侧及其下方与相应腹壁缝合,置入纤维胆道镜,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的同时,吸出胆囊内胆汁,充分暴露结石。使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彻底清除胆囊黏膜上的胆泥等异物,确认结石清除干净及胆囊引流顺畅后,缝合胆囊切口。缝合完成后即可将胆囊送入腹腔。再次建立CO2人工气腹,确认腹腔内无出血或胆汁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彻底冲洗腹腔,退出腹腔镜,缝合切口,手术完成。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补液、调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

1.4.2 对照组 行常规三孔法LC,术后抗感染、支持等治疗方案同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治疗、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比随访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14.63±5.18)ml,手术时间平均(39.26 ±5.12)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例数、切口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的比较(±s)

*P <0.05

组别 例数(n))]观察组 30 14.63 ±5.18* 39.26 ±5.12* 13.74 ±2.31 3.36 ±1.52 1(3.33) 0(0.00)术中出血量(V/ml)手术时间(t/min)肛门首次排气时间(t/h)术后住院时间(t/d)术后镇痛药的使用[n(%)]切口感染[n(%对照组 30 48.82 ±6.28 43.11 ±6.47 12.91 ±3.68 4.41 ±1.67 2(6.67) 1(3.33)

2.2 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0.5~3年。观察组术后1例发生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查,观察组未发生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3.33%)发生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无胆囊结石复发。

3 讨论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达9%[6],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较大困扰。治疗上,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代替[7];LC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8]。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保胆手术,同时相关研究结果亦表明,保留胆囊的患者较切除胆囊的患者术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9]。因此,微创保胆取石术逐步得到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患者康复快,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欢迎。

本研究中,观察组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LC,两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例数及术后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术后随访,对照组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的比例为13.33%,显著高于观察组(3.33%)。赖力等[10]的研究结果亦证实,切除胆囊后,消化液反流、腹泻、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应尽量保留胆囊,以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传统胆囊造瘘取石术由于无法看清胆囊内部情况,难以确保胆囊内结石及胆囊壁胆泥清除干净[11],影响了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而微创保胆取石术由于结石清除较彻底,有效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后5年复发率为2% ~6%[12]。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小,本研究未发现术后复发病例。

综上所述,对于符合保胆手术指征的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徐流波,马宁,王勋,等.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0,50(10):114-115.

[2]张新燕,冯远德,宋文渊.胆囊结石病的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51-254.

[3]杨庆岩,刘德,田甜.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24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3):92-93.

[4]王国庆.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700-701,690.

[5]刘玲,顾殿华,王绍闯,等.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39-3141.

[6]李月廷.胆囊结石的成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5(3):9-12.

[7]张熠.胆囊结石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29

[8]俞富祥,张启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一期缝合3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6):649-650.

[9]杨成林,别玉坤,贺永峰,等.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2,33(6):702-704.

[10]赖力,李晓菊,赵红.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9):5073-5075.

[11]辛大平,彭彬.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3):231-232.

[12]王惠群,傅贤波.我国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6):481-485.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胆囊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什么情况下才能做保胆取石手术?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