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盛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高中历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一下简称《教学要求》)为理论出发点,结合江苏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以现实为依据,理论结合实际,对未来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做了较为理性的思考,较为客观地探讨了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教学要求》;问题;理性思考
江苏省在2006年颁布,并随后在2009年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的《教学要求》,在我国尚属首列,其对高中历史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不仅对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对新时期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出路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性意义。那么如何从《教学要求》出发,具体结合我国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在客观分析与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对我国历史教学的出路作出合理的选择与判断,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对江苏版历史新课标的总体理解
历史《教学要求》主要采取模块模式编写,全书共分为三个必修和六个选修模块。对每个模块的解读又都有着固定的模式。首先要综述某一模块的课程目标,然后通过“课程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史论共享”四个子模块进行解读和阐释。
“课程标准”是为了方便教师逐条参照,将课程标准进行逐一分解,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
“学习要求”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在结合了教材和教学实际后,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指导意见。可以说,“学习要求”是《教学要求》中的核心内容,它通过“能级”要求来对教学要点进行确定,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以及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建议”是对如何完成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实施课程目标,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可选择性具体建议。
“史论共享”主要是归纳总结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中有关历史原因、地位和影响等史论性的观点。它有助于师生拓宽视野,加深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洗与认识。
上述的“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是属于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部分,具有刚性特点;“教学建议”则具有可选择性以及参考性;而“史论共享”则是对一些其他教材的重要论点进行归纳总结后的“史观”,有着一定的探讨性和扩展性。
2 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实践,高中历史教学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无法躲避的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并要加以解决。
2.1历史课成为“杂牌”:由于现行的江苏高考制度、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以及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原因,越来越使得历史学科成为了副科,成为了“杂牌”,越来越边缘化。体制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教育的积极性,间接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降。
2.2相对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目前,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知识体系依然相对落后,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历史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完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历史应用分析能力得不到提升。
2.3教学目的不明显: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对学习历史的学习,使其变得理性和成熟,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被长期忽视,再加上我国纯粹的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死记硬背,解题能力,应试技巧,已经使得历史教学的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窄。
2.4教材内容过于政治化:一方面,历史教材对历史人物过于政治化的论述以及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导致没有办法实施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单纯的机械地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就使得教和学不能相得益彰,而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
2.5历史教育受到普遍性的忽视:当前社会,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存在,导致作为意识形态学科的历史,受到严重的忽视。再加上近几年江苏高考模式实行等级制度,使得本已经边缘化的历史被严重弱化,等级科目在很多学校教学中下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学习历史根本没有用。
3 新课标规范下对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
历史《教学要求》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并实践。以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为依据,结合历史《教学要求》所体现的理念,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3.1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可以说,《教学要求》的重点在教师,而教师的重点在转变教学观念上。具体的说就是要秉承两个教育理念,贯彻两个发展,体现三个维度以及实行四个举措。其中的三个维度与四个举措应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重点。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四个措施:调整课程门类,优化课程结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要求》中的“史论共享”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有着非常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知道学生的学习,并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策略,使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变为学生发展自我、学会学习的过程。
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包括:
(1)学生概括知识要点,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要点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可以培养良好的概括能力,整合历史要点就构成了历史发展线索,从而让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当然这一点对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很有效果的复习方法。
(2)阅读时注意史论结合。例如每节课都有一些历史结论: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种空想等,其结论的依据即史实往往在结论的前后可以找到。因此,要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时,培养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培养论从史出,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仔细推敲词句、注重关键性词语。阅读课文时,必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关键要深刻理解,才能正确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一抓关键字词。例如新变化运动的“新”,“新”在哪里?从而抓住事件的本质属性。二抓表示事物发展阶段的词句。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60、70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都应特别重视。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三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例如,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这一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便于学生整体了解、便于记忆,形成严密逻辑性。
3.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对于如何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更有效的完成教学要求和课程目标,多媒体教学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教学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多感官的结合应用,“近似的”再现历史情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搭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平台,各色各类的统计数据、视频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历史发展、体会历史变迁的完美基础。
3.4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制:关于历史教学的评价可综合运用观察法以及作品展示法,从目标的多元化、方法多样化以及过程发展等角度出发,进行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从过去试卷分数说明能力的模式,转变为考查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方式与效度。而三维目标的呈现,都落脚到学生方面。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内动力与方向。综合起来就是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能用,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效学习,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历史学科真正的目标所在。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中的理论在当下的历史教学有着很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客观的理性思考,不断地对历史教学进行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文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l1Z1)
[2]张风梅,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苏长智,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J],科技资讯,2010(12)
[4]魏登云,陈斌,新课改背景下影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