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登育
摘要:语文教师是学生健康的现代人格的塑造者,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语文素养,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具有高雅的情趣,将这些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教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要读书。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和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教师要不断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格教育 学习习惯
“某某学生的素质真差”、“某某学生真不懂规矩,竟然想打老师”诸如此类的话在如今经常会听到。我们在评判学生不对的同时,是否自己有过反思。出现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过去教师只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现象而提出的,而语文学科中有很强的人文因素。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与思想品德的熏陶,使他们未来成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人格的新型人才。下面谈谈我个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的几点做法。
1.在自信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起点,初中学生年纪小,心理还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有时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的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对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和作者故事等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如教学《我的信念》时,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如何表达自己的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关于“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有要信心。”的理解,可要求学生结合玛丽·居里的科学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课前搜集有关材料,了解这一位诺贝诺化学奖获得者的故事,在讨论这位科学家面对困难,如何攻克难关时,谈兴未尽,大有感触。学生最后归结到这样的结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心,要相信我也能行,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又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让学生比较愚公和智曳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让学生比较中体会,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成功地移山。让学生横向思维,认识今天我们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摘掉差生这顶帽子,就必须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引用事例教学,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古语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因此,立志对一个人将来的成才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引用事例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以对其进行价格教育。
如: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结果成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外交家。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容易,实现却很困难,尤其现在这一代的青少年,他们多数都属于独生子女,在。家中宠爱多于严教,享受多于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并认为这是他们理所当然的生活,丝毫不懂得珍惜。因此,可利用课余时间带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明白社会的残酷和生存的艰难,并且在教学中增强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教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时,让他们明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在教学《勾践灭吴》时,让学生呤诵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要时时刻刻有忧患意识。在讲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让学生体会他的执着与顽强,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言不假。上晚自习时,可给他们读西方富翁教育子女的故事和李泽楷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明白“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学会吃苦,敢于吃苦,做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教师本身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感染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篇课文,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教师的情感就是对于发展主体所具备的“爱心”,是对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则作为指挥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导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4.在浓浓深情,感悟真爱、学会感恩中升华学生人格
我国自古就有“鸦懂反哺,羊知跪乳”的古训。人类不同于禽兽之处在于,人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供养,而且还要有精神层面上的尊敬和爱心。一个人不论地位有多高,官职有多大,都必须事父母以孝,尽为人之子的责任和义务。在我国古代,有根据民间故事编写的《二十四孝》读本,讲的都是对父母的孝敬,《卧冰求鲤》、《卖身葬父》就是其中的故事。
在中国近现代,也不乏行孝感恩父母的伟人和典范。毛泽东青年时,得知母亲病逝,立即从长沙日夜兼程奔赴韶山,在母亲灵前抚棺恸哭,朱德总司令那篇《母亲的回忆》启发教育了几代人,陈毅,在母亲病重之时,亲手为母亲洗净弄 脏的裤子。优秀共产党员孔繁森,每一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梳头、洗脚、洗衣服,洗被单,用架子车拉母亲到村头树荫下、小河边游玩。
作为中学生,要感激生育,养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要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要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要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要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引领你走出蒙昧;要感激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会爱情的宝贵;要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总之,要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5.结语
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学习、实践等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要素的整体系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早就认识到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