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2013-09-24 05:36朱彩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苯磺酸单药控制率

朱彩霞

据报道,我国已有2亿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30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1]。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我国高血压指南 要 求 血 压 控 制 至 少 应 低 于1 4 0/9 0mmHg(1mmHg=0.133kPa),对于伴糖尿病及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血压至少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老年患者舒张压不能<65 mmHg[1]。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治疗,血压才能达标。单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40%,联合治疗控制率升到60%~80%[2]。抗高血压临床试验及汇总分析表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根本,联合降压治疗是血压达标的关键[3]。本研究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与单药治疗高血压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40岁~76岁,病程0~20年。所有入选病例根据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存在心功能不全或曾有心衰病史者;合并心瓣膜疾病;心律失常;肝、肾功能受损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外伤等。入选患者首先停用所有降压药2周,之后用水银式血压计测得坐位血压水平在(140~180)和/或(90~110)mmHg,然后随机分为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及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07:00口服2.5mg/次,1次/日;B 组给予缬沙 坦片07:00 口 服80mg/次,1次/日;C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07:00口服2.5mg/次,1次/日,且17:00口服缬沙坦片80mg/次,1次/日。试验期间不允许服用其他降压药。分别于1周、2周、3周、4周、6周、8周、12周各随访1次,随访中据目标血压和患者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血生化指标(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24h动态血压。随访中测量坐位上肢血压2次,每次间隔5min。

1.3 观察指标 降压治疗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治疗有效率(平均舒张压<90mmHg)或与基线值相比下降≥10mmHg);血压达标率(平均收缩压<140mmHg,且平均舒张压<90mm-Hg)。24h动态血压检测。测定血压、心率、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3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 联合药物治疗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和达标率明显高于两个单药治疗组(P<0.05),且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无论是日间还是夜间,联合药物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表1 3组心率、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

表1 3组心率、血压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

与C组比较,1)P<0.05

组别 n 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A组 治疗前24 77±9 162±10 94±9治疗后 24 71±7 130±131) 84±81)B组 治疗前 24 78±8 160±10 93±9治疗后 24 70±8 136±121) 86±81)C组 治疗前 24 76±9 163±10 95±9治疗后 24 70±6 115±12 72±8

表2 3组降压治疗后动态血压变化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联合药物治疗组有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头晕1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有外周性水肿1例;缬沙坦组有头痛1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症状好转,均未影响本项研究。试验期间未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晕厥、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

3 讨 论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是降压达标,但更重要的目标是防止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血压控制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压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风险倍增,而血压每降低2mmHg,心血管事件风险减低7%~10%[4],提高血压控制率可采用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单药剂量和合理的联合用药方式。因联合治疗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低效应,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合用是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中主要联合方案之一,这两类药物合用有以下协同机制:①CCB以扩张小动脉为主,使外周毛细管网压力增高,体液渗透入周围组织,形成外周水肿,而ARB类降压药可同时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从而能缓解CCB导致的水肿;②循证医学研究证实,ARB可减少心力衰竭住院率,减少尿蛋白,延缓肾病进展,且减少发生咳嗽,具有心肾保护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CCB可缓解心肌缺血,适用于心绞痛患者,此两药合用在强效降压的同时,可为患者带来全面的心肾保护作用;③ARB可抑制CCB直接扩张血管作用引起的反馈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5]。本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经联合药物治疗后,血压下降和降压达标率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能够使日间和夜间血压较单药治疗显著降低且平稳。故此,建议选用长效、联合药物治疗,不仅降压平稳,且可因个体不同随时调整剂量,改善用药依从性和持续性。有经济困难患者,医务工作者可为患者选择国产的、价格实惠的同类药物组合,为中国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高血压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因而联合降压、适度调脂、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研究的方向。提高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这样才能降低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改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 赵连友.保护心脑肾是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目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968-969.

[2] 王文,马丽媛,刘明波,等.初始低剂量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的阶段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8):701-705.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62.

[4] Lewington S,Clarke R,Qizilbash N,et al.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prospective studies[J].Lancet,2002,360:1903-1913.

[5] Kjeldsen SE,Aksnes TA,Sierra A,et al.Amlodipine and valsartan:Calcium channel blockers/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combination for hypertension[J].Therapy,2007,4:31-40.

猜你喜欢
苯磺酸单药控制率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苯磺贝他斯汀片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乙酯与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