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3-09-20 09:07王晓冬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学时培训

王晓冬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2]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2010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 (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简称“若干规定”),启动了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为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对全省教师培训的统一管理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需求分析与研究重点

1.培训管理需求分析

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自主选课培训、指令性培训及校本培训,按照“若干规定”,我省中小学教师必须在5年内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包括至少一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且每年培训不少于24学时,远程培训不超过50学时。[3]

自主选课培训是整个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教师自主选择培训,保证全省各地区的教师可以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确保了培训质量的公平。自主选课培训的管理涉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和教师,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核、教师选课及学时登记工作;指令性培训主要是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组织的面向指定用户或全员教师的培训项目,按照培训级别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其中省级骨干培训项目由省财政承担培训经费,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省级骨干培训必须进行人员选拔和教师选课,其它指令性培训项目可采用先培训后登记学时的方式;校本培训主要指由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等培训,按照“若干规定”,校本培训每年登记的学时不能超过24学时。

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培训学时的认定,由于不同形式的培训组织方式不同,按照“谁培训,谁录入”的原则,各类培训项目需由培训组织方录入并兼顾一定的审核监督。

2.研究重点

(1)如何支持高并发用户的访问。由于平台需面向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及中小学教师,涉及用户群体超过40万,特别在自主选课期间,全省所有教师在1周时间内需完成本学期所有培训课程的选择,前二天并发用户将可能超过总用户数的10%,即400000*10%=40000并发,对平台本身及网络均有非常高的要求。

(2)如何实现对全省教师的动态管理。当前我省中小学教师数量非常庞大,随着教师交流制度的常态化及日常的异动(如退休、离职等),教师变动较频繁。目前我省尚未建立全省统一的教师基本信息库,如何采集教师信息并实现常态化的管理,以保证教师信息的准确性是本次研究的一个重点。

(3)如何设计并确定不同的管理流程。当前我省各地区针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方式均不相同,全国其它省份也未建有类似平台,无任何经验可取,如何针对不同的培训形式设计并确定全省统一的管理流程,以确保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学时录入的准确、真实是平台设计的又一个重点。

(4)如何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如何在平台中建立双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是本次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其中培训质量包括机构的培训质量(如课程设置、授课教师等)及学员的学习质量(如到课率、学习态度等)。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系统架构设计

完善的系统架构设计是保证系统高速、稳定运行的关键,具体包括平台软件设计及服务器网络环境设计二方面。

平台软件采用三级架构模式设计,使用.net技术开发,通过对其中并发特别频繁的操作如用户登录及教师选课等程序进行反复优化,提高系统的整体并发能力。

服务器环境中采用4台物理应用服务器并安装多个虚拟机作为服务器应用集群,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并发压力的分担,后期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展更多的应用服务器以承载更高并发;数据库采用2台主流小型机并通过Oracle RAC技术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服务器网络环境设计见表1。

平台接入了电信、联通、教科网、华数等多个运营商,保证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快速访问需要,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

表1 服务器设计

图1 系统架构

2.核心功能及流程设计

(1)用户设计及管理

按照用户类型的不同,系统中分为教育行政部门用户、培训机构用户、学校用户及普通教师用户4类。其中教育行政部门与培训机构用户由省厅统一分配并管理,学校用户由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普通教师用户则由所在学校管理。由于各类用户在统一入口登录,考虑系统中用户唯一性的要求,为普通教师账号的生成制订了统一的规范,即姓名首字母+身份证后6位的方式,如教师张三,身份证后6位为654321,登录账号为:zs654321。

学校用户负责采集并录入教师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教师资格证号、性别、编制类别等,所有信息规范均参照《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JY/T1001-2012)并根据我省实际扩展,满足今后对接教育部的需要。教师信息一旦录入在获取培训记录后即不可删除,只能通过教师异动(如调入调出、离职等)实现动态管理。教师用户可通过学校用户分配的账号登录可核对基本信息并修改其中手机号、办公电话、邮箱等信息,但不能修改身份证、学历、职务等基本信息。

由于我省教育行政部门中对教师培训及人事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不参与平台中教师变动的管理,学校将教师调出后,系统即将该教师状态调整为“自由人”,对方学校须准确输入“自由人”状态的教师身份证方可查询并调入该教师。

(2)自主选课项目的设计

自主选课功能是平台的灵魂,关键需要实现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并促进选课的公平,具体包括培训项目申报审核、教师选课确认等。其中培训项目申报审核环节由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完成,选课及确认由教师、学校及培训机构共同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可在选课结束前对培训班做扩班或取消办班操作。

通过广泛调研并参照大学中普遍实行的选课制度,我省教师培训的自主选课设计为每年二次,每次二轮。培训机构在项目申报时首先需要选择培训面向地区并经过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若培训项目跨区县但不跨设区市的,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若培训项目跨设区市的,由省教育厅审核;教师只能选择面向本地区或上级的培训项目,如杭州市西湖区的教师可以选择面向西湖区、杭州市及浙江省的培训项目。

培训机构在申报培训项目时可同时设置多个班期,一轮选课中各培训班不限报名人数,选课后首先需由学校审核,考虑全省学校数量较多,制度初次实施时部分学校可能会忘记审核,在指定时间内未审的将由系统默认通过,最终培训机构复核后确认教师参训资格。为保证公平,培训机构在复核时只能排除条件不符合的学员,若培训班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一轮报名结束后培训机构可执行“自动筛选”并随机确定参训人员,否则将由系统自动执行筛选;二轮选课则采用报名上限制,即先选先得的方式,一到上限人数即停止报名,系统中精确到ms级。按照“若干规定”,除远程培训外,培训班原则上不能超过60人,扩班人数不超过计划数的50%,这些要求均在系统中得到实现。

为了减少教师在二轮选课后因培训班取消而丧失本学期参训资格,系统中设计一轮选课结束后培训班若少于10人的将被自动取消办班 (除非培训机构确认保留),进入二轮的培训班不允许取消办班等限制条件。

自主选课的具体流程如图2。

图2 自主选课流程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需要录入成绩与学时。由于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师因为突发情况(如工作冲突、生病等)导致无法参训,系统中设计了请假换人的功能,同时通过保障措施将参训率与绩效考核结合,减少培训资源的浪费并避免无故旷训情况的发生。

①教师请假流程:教师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培训机构复核。

②教师换人流程:学校发起申请-培训机构复核。换人需由有请假记录的学校发起,优先更换本校教师,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学校实施并调整教师培训计划。

(3)指令性项目的设计

指令性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培训项目,其中省级骨干培训(即省级指令性项目)由于需使用省级财政经费是监管工作的重点。该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具体设计为四个流程,分别为项目设置(由省厅设置)、人员选拔(学校推荐人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和培训项目申报审核(培训机构申报-省厅审核)、教师选课四个环节,人员选拔和培训项目申报审核可同时进行,具体流程如图3。

图3

国家级、市级及县级指令性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相对比较简单,采取先培训后录入的方式,其中市级(含)以下项目由培训机构录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国培项目由省教育厅统一设置并分配各地区名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审核教师提供的学时卡后按实录入名单。

(4)校本培训的设计

校本培训项目的管理比较简单,由学校设置培训项目并录入名单和学时,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即可,系统中未限制具体的时间要求,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行确定每年录入的时间。由于校本培训录入量较大,支持批量导入功能,方便学校用户的使用。

(5)评价体系的设计

评价体系是培训质量的最终反馈,是各类用户特别关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评教”和“教评学”两方面,平台设计中对“教评学”主要从到课率、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员学习情况做真实记录,供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查询,结果可作为教师年终考评的依据;而“学评教”则从对培训内容满意度、培训形式满意度、授课教师满意度等五个方面体现学员对培训项目质量总体满意程度并综合展现培训机构的整体教学水平。

为了保证学员和培训机构能按时、独立进行评价,系统中限制了培训机构查询单个学员对培训项目的评价结果,学员未进行评价将无法查询培训所获学时并进行下轮选课,培训机构只有按时评价(当前设置为培训班结束后15天内)才能获取一定管理分并最终通过系统折算为培训机构的综合得分供各类用户参考。

三、主要特点与成果

我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是全国首个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以教师培训管理及学分认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管理及服务类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有效结合的典型试例,主要成果如下:

1.实名用户管理

平台采集了全省44万多中小学教师、9200多个学校和137家培训机构的实名信息,设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管理员,教师信息更新准确和及时,保证了平台运行的安全、可信。

2.培训项目全覆盖

将指令性培训、自主选课培训及校本培训等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充足的培训项目,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确保每位教师都能享受到合适的、多样的、优质的培训服务。

图4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展现

3.供求良性互动

平台设有“教评学”和“学评价”功能。培训机构和授课教师通过“教评学”对学员的培训成绩和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员通过“教评学”对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和授课教师的培训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评价机制。

4.灵活的流程设计

按照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灵活设计业务流程,提供丰富的参数设置和权限分配,强大的智能化报表统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平台展现形式如图4。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虽然我省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管理的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特殊地区像宁波东钱湖、大榭开发区等做为独立建制的经济开发区有教师管理部门,但教师培训工作实际由原行政区域内的培训机构负责,若培训机构在申报项目时同时面向了上述二个地区,会将项目审核权限上升到设区市,不符合实际管理的需求,需要在后期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国培项目的学时认定功能相对还较薄弱,当前录入的数据跟实际有一定出入,亟待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流程。

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如何录入并折算学时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五、结束语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研究和应用有力支撑了我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制度变迁,实现了教师培训从指定性培训转向选择性培训的重大变革。平台不仅实现了教师培训工作中培训项目的建立、培训资源的申报审批、受训教师的培训安排、培训结果双向反馈、学分认定等流程信息。更重要的是给教师培训提供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从而保障了教师能够享受到得到差异化的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最大化发挥培训资源效能,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平台。

[1]胡昭广.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J].学习与研究,1994(17).

[2]中发[1993]3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

[3]浙教师[2010]175号,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Z].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学时培训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