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2013-09-06 09:43许蕾韩建民
关键词:甘肃省教育资源城镇

许蕾,韩建民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一、甘肃省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教育资源供求现状

(一)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状况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表明城镇地区人口比重已经超过农村地区。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由于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经济的较快振兴,促使甘肃省的城镇化进程迈向新台阶。据统计,到2011年底,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38.5%以上。城镇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条件、扩大内需、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就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速度而言,甘肃省与全国仍有较大差距。总体看来,甘肃城镇化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并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

(二)甘肃省农村教育资源现状

甘肃省城镇化的较快、稳定发展对农村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教育资源供求矛盾加大,分配不均衡情况更趋明显,优势教育资源向城镇地区转移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城镇化对农村教育资源供求和配置产生明显的冲击。

一般而言,教育资源供求是指在一定阶段人们对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教育资源定量的情况下,将有限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最大化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教育需求,从而实现教育长期健康、协调的发展。[2]甘肃省农村教育资源供求和配置有以下现状及问题:

1.教育资源供求紧张

据统计,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逐年递增而恩格尔系数连续多年基本呈递减趋势 (见表1),城乡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体现在将教育费用列为家庭主要开支项目,对教育资源需求量递增,而实际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出现教育资源供求紧张现象。2010年,甘肃省教育经费总收入3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经费总支出318亿元,比上年增加12.56%。[3]从政府教育经费上的支持力度足见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末的30.02%提高到2010年底的35.1%。[4]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导致城镇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同时,甘肃省农村教育资源问题更深刻的表现为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强烈的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供给不足的矛盾上。这一矛盾成为影响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的阻碍因素,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普及程度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矛盾。

表1 普通中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图1 2006~2011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2 2006~2011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3 1980年以来甘肃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1)教师资源紧缺

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事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甘肃省启动实施中小学 “国培计划”,陆续对23 79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培训累计3.6万人。但是,教师资源仍呈现明显紧缺状况。

以甘肃省普通中学学校数、在校生数和教师资源的对比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甘肃省专任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例为1∶19.33,2008年比例为1∶17.85,2010年比例为1∶16.79。而国家规定中小学阶段师生比标准为1∶12.5,高中阶段师生比为1∶14.6。不考虑城乡分布的因素,普通中学专任教师相对紧缺。在考虑城乡普通中学分布和学科分类情况时,该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由表3中所知,农村和城镇的教师资源都是缺乏的,但农村地区缺乏严重。

(2)教育配套设施较缺失

教育配套设施包括各项教育硬件及软件设施,是支撑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教育配套设施完善与否对教育效果会产生影响。据甘肃省统计年报,2010年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建安工程512 489万元,占总投资的80.90%;用于设备购置85 103万元,占总投资的13.44%;用于其他基建35 876万元,占总投资的5.66%。随着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也不断加大,说明这一阶段教育配套设施是不足且需要加快完善的。

2.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1)教育资源配置整体不均衡

由于教育资源是稀缺性资源,其配置的合理有效性成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2000年到2009年 (见表2),甘肃省城乡普通中小学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农村学校数呈现递减趋势且减幅较大,城市学校数也呈现递减趋势且减幅较小;第二,2000年到2005年间,农村和城市的学校在校生数都呈增长趋势,幅度都较大;2005年到2009年间,农村学校在校生数量递减且减幅较大,城市在校生数量仍呈递增趋势;第三,农村中小学的毕业生数与招生数有较大差距,说明中途辍学等原因造成未毕业的学生数量呈递增趋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还表现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支持不均衡和配套政策不均衡等方面。

表2 2000~2009年甘肃省城乡普通中小学基本情况对照表

(2)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由于甘肃省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特殊省情,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农民为了让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愈加重视其教育问题,或选择送子女到城镇读书,或外出务工的同时带子女进城读书,使得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以上因素导致农村在校生数量明显减少,学校缺乏规模效应,各地方不同程度的出现教育资源闲置甚至浪费的现象,从而产生优质教育资源绝对匮乏与普通教育资源相对富余的矛盾。与此同时,城镇学生数量增加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学校数量相对较少,师资力量相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呈现不均衡现象。

(3)财政支持配置不均衡

2009年,甘肃城乡学校数的比例为1∶28,农村地学生数量是城镇学生数量的近6倍。以2010年甘肃省教育经费投入为例,普通中学(包括普通高中和普通初中)共支出111亿元,其中农村地区56.5亿元,仅占总支出的50.9%。由此可见教育财政支持在城乡地区配置明显不均衡。

(4)配套政策不均衡

由于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对教育政策的敏感度和认识层次都不高,从而不利于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提出的支持教育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城镇地区是高等教育的集中地,也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有天然的地理优势能第一时间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的内涵,通过对政策的准确把握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机会。

二、城镇化与农村教育资源供求的相关性

城镇化与农村教育资源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可能,农村教育资源供求成为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城镇化对农村教育产生一定冲击,使教育资源供求发生变化。城镇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需要接纳部分劳动力的子女教育需求。由于城镇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大量农民工子女加入到城镇教育的行列对城镇地区的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同时,给农村的教育造成巨大冲击,学龄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使农村受教育学生数量减少,而农村建设的大量教育设施和投入的教育资源将会因为 “招生难”而产生浪费。[5]

(一)农村教育及教育资源对农民向城镇地区转移的影响

1.农村教育及教育资源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

农民受教育的过程是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了解外面世界的过程。随着农民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镇有越来越多的认识,外出务工的需求会逐渐明显。在部分地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主要发展支柱。2011年,定西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5.246万人,其中组织输出近40万人,创劳务收入67.06亿元。[6]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民参与教育学习提供了条件,农村教育资源成为影响农村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优质的农村教育资源对加快农村人口劳务输出的速度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农民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更迅速、快捷的了解城镇就业的信息,也可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

2.农村教育使农民能较快适应城镇生活方式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的同时,农民需要适应城镇的环境。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城镇区别较大,由于农民长期从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工作,对外部缺乏认识及认识渠道,接受信息的来源单一,使得其生活习惯等与城镇地区截然不同。教育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了解外面世界的过程。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介绍说明,帮助农民加深认识,有利于其尽快适应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作息时间为例,农民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农忙季节作息时间就会发生较大变化,农闲季节的作息时间是无规律的、较随意的;城镇地区,按照工时工作,一般为八小时工作制,作息时间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计划性。农村教育 (如职业教育)会对即将进入城镇的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在学习工作技能的同时学会适应城镇的作息习惯。

3.农村教育及教育资源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农民有自身缺陷,其中缺乏认识和目光短浅普遍存在,观念的落后不仅辖制了农民的就业范围,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农民人口基数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教育入手,通过农村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一般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综合专门技术人才的任务,为农村劳动力可以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7]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有较完善的教育资源,相配套的实践教育设施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实践学习。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有较充足的优势教育资源,为当地农民开阔眼光,获得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提供了条件,从而间接地帮助农民实现了就业或创业。因而,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创收提供间接条件。

(二)城镇化进程对教育资源的影响

1.教育资源,尤其优质教育资源在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较集中

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质量较低造成大量浪费。城镇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集聚效应,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积极作用。相反,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使农村教育出现“招生难”问题。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教育及教育资源产生较大冲击,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与低质教育资源浪费的矛盾成为明显的表现。

2.城乡教育布局发生变化

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城乡教育布局发生变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系确立,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稳步推进。[3]为节约教育资源和提高农村教育的规模效应,农村地区普遍存在 “并村并校”现象,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及区位层次,坚持 “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对地区学校进行合并、新建、改建,实现农村中小学相对集中的集聚效应,突出中心学校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相关问题,如造成部分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要走很长的路去集镇合并的小学上学,中午饮食问题需要在学校周边解决,部分农民为了让子女有安定的学习环境并方便照顾其饮食,在学校周边租房陪孩子读书。

3.教师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表3说明:2000年农村中小学校数、专任教师数和学生数比例约为1∶8∶175,城镇中小学校比例约为1∶40∶712;2005年农村比例约为1∶12∶264,城镇中小学的比例约为1∶57∶1121;2009年农村比例约为1∶15∶274,城镇比例约为1∶72∶1328。由此可知:(1)从农村中小学校数量与教师数量比例可以看出农村教师资源相对于城镇教师资源而言,缺失严重。(2)从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可以看出农村学生人数多而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代课压力较大;城镇中小学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较低,教师资源较为充足。

表3 2000~2009年甘肃省城乡普通中小学教师基本情况对照表

4.对教育财政投入的影响

国家及省市政府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较少,使得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动力。从历年国家及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可以看出: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缺乏严重,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城镇地区教育资源投入大,教学设备齐全,基础设施完备,但相对于教学需求而言仍是不足。

三、城镇化与教育资源相关性对农村的影响

(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城镇化与教育资源供求的关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增加0.584 241个百分点。[8]

近几年,甘肃省不断加大对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肃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城镇化实现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农民中的一部分会将获得的经济收入投资到农村经济事业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优质教育资源较集中的高校接受教育并完成学业的农村大学生部分返回农村,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会将专业和现代的农业思想带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改革和转型,有些则进入农村乡镇企业,将先进的管理思想或现代生产思想应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而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城镇化与教育资源供求的关系对经济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制约和阻碍作用。城镇化的过程难免造成教育资源在供求上和分配上的不平等问题,表3中可以看出:2000~2009年,城镇地区的学校数、专任教师数和学生数的比例较大程度的小于农村地区,农村学生数和学校数基数大,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较大。然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却不能满足配置比例均等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失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种教育资源供求上的不均衡将直接导致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并可能增加辍学率或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比例,不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使农村发展缺乏人力资本支撑,缺乏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的技术指导,也就间接地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

(二)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1.对农村家庭的稳定产生的影响

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民有了大量农闲时间。一方面,为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参加县、镇政府组织的专业劳动技能培训,从而获得到城镇地区务工的机会。2010年,甘肃省城镇人口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提高12.11个百分点。[9]农民到城镇地区务工对农村家庭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影响,部分农民为了照顾家人而举家搬迁到城镇地区,部分农民只身到城镇打工,有些农民只在重要节日期间返乡,也就形成了 “春运”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诸多问题,有些则长期在城镇工作甚至连续几年未能返乡。另一方面,农民为了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而送子女到城镇读书,有些甚至来到城镇陪读。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使农民及其子女的流动成为愈加普遍的现象,对于农村家庭的稳定造成了深刻影响,出现了普遍的 “异地家庭”、“父母子女分离”、“离家离乡”现象,产生较多的社会稳定问题。

2.对农村家庭收支的影响

城镇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产生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农村地区的学龄人口,但是城镇地区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尤其优质教育资源的消费更为昂贵,对农村家庭的收支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供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投入到子女教育方面的费用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为了达到收支平衡,也为满足子女在城镇的较高生活需求,一部分农民开始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较低,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高收入成为农民需用对等血汗体力劳动换来的报酬;另一部分农民并没有向城镇转移,而是将家庭储蓄的大部分作为教育投入资金,然后通过减少其他家庭支出项目来维持家庭的生活。

有些农民家庭,受家庭经济情况的限制,难以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加之部分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有限,存在 “教育无用论”的观念,子女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务工,一部分到乡镇或农村的家庭作坊进行初生产工作,一部分青年人到城镇建筑工地进行务工,成为下一代农民工。只有少部分青年人会选择自学、争取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1]刘宏周.甘肃城镇化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J].学术纵横,2011,2011(6):94-95.

[2]范先佐.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 [J].教育与经济,1997(3):25.

[3]甘肃省教育厅.甘肃教育年鉴 [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1:82,03-04.

[4]吴永隆.甘肃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130万农民五年后有望变市民 [N].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2011-04-28(1).

[5]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 [J].现代教育管理,2011(6):22-24.

[6]王雨.定西市2011年劳务输出创收超六十七亿 [N].甘肃日报,2012-02-09(1).

[7]甘肃省教育厅.甘肃教育年鉴 [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33-34.

[8]李兴江,高亚存.甘肃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财会研究,2012(3):12-14.

[9]李琛奇.甘肃省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上升12.11个百分点 [N].中国经济网,2011-05-05(2).

猜你喜欢
甘肃省教育资源城镇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文化边城镇远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