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彬 崔洁
【摘 要】职业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和有序性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和结构,但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使系统内部存在的中、高职不衔接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不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发挥中、高职的系统整合功能,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应加强中、高职能力培养的层次区分;以共享式实训基地为结合点,整合教学资源,具体实施中、高职衔接。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61-02
【Abstract】 Only the importance of and against, the vocational problem does not converg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lay in vocational system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can really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Vocational Ability level distinction; to shared training base for the integration point,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vocational convergence.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nvergence
一、国内中、高职衔接模式
近几年,国内部分省市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院联合探索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多种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我国中、高职学制结构及其衔接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两段式结构,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升学考试这一手段择优招收中职毕业生。在这一类型中,现行中职教阶段教育的学制有二种学制形式:劳动技工学校二年制和职业高中为三年制;高职学院学制有两年和三年两种模式,其中以三年制为主。
二是一体化结构类型,即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
二、现行体制下中、高职衔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不连贯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性课程。这与目前很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弱,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反映出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
(二)培养目标不对接
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没能建立其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中职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招生制度有制约
高职招生考试是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必经之路,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的关键。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并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相衔接的高职课程,进而形成更高的职业能力。
高职招收中职学生应有多把尺子衡量。中、高职的衔接不仅包括理论的衔接,还有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衔接,尤其是职业领域内的实践经验十分重要。因此高职的招生考试应包括普通文化与专业技术两个方面。但是现行的招生考试却过分偏重于文化课考核。
三、中、高职衔接教育新模式建议
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不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
(一)中、高职教育课程开设模块化,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实行模块化职业教育课程。
中、高职专业的衔接宜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衔接, 这样一来,在接口上就有了更强的相容性、衔接性, 在专业目标定位与内涵建设上就有了更大的互补递进空间。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 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二)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阶梯化。
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需要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做好衔接工作。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应分别定位为: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能人才,包括有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能把决策者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具有特定专门业务知识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智能型操作人才等等。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
(三)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中、高职的无缝衔接 。
中、高职共同的办学特色是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三个方面。无论中、高等职业教育都要求在校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至1年的顶岗实习,通常这个环节是在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实现对生产实际的“仿真”教学为主,实现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校外实训基地以使学生进入生产实际领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为真实的工作体验,实现质的转化为主。校外实训基地还有利于实行“预就业”制度,即将顶岗实习和就业连在一起,实习单位即未来的就业单位,使实习生的学习、实习、就业实现“无缝对接”。
一些高职院校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起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一些企业由于受高职院校较强实力的吸引,也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因此,建立中、高职共享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不仅有利于综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而且有利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具体实施中、高职的实践教学衔接。
参考文献
[1] 祝凯,等.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比较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
[2] 陈果.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思路与对策[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
[3] 旻杨红,等.系统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
[4] 冯本秀,等.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与探索[J]. 读写算(教研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