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探究

2013-08-15 06:39车纪宏
考试·教研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

车纪宏

[摘要]为体现现代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及创造性特点,《历史与社会》就是为适应这一时代潮流而开辟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包括了历史,政治和地理等相关内容,属于文科类的综合学科。认知理论是当代教育学中的—个重要理论,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认识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试对认知理论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认知理论 历史与社会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2013)05(a)-0134-01

1.问题的提出

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通常来说,认知理论把人的心理功能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内部过程的研究,并以改变来访者的适应不良性认知为根本目标,认为认知歪曲是引起情绪不良和非适应行为的根本原因,一旦认知歪曲得到改变或矫正,情感和行为障碍就会相应好转。其中,动机的认知理论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和变化,即认知失调,这是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认知人类动机的基本理论之一,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发展经过了一个过程,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发展出了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不同的分支。

情境教学也是初中教学中一个经常使用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时针对当时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展开的。这种教学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毋庸置疑,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与社会》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综合学科,也只有一个全面了解历史、政治和地理等文科知识的人才有可能了解自己。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需要深刻钻研和不断精进的教学领域。当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在情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更新不及时,教学设施落后等。有些客观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解决,但一些更基础和主观的问题则需要从认识上着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2.认知理论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分析

2.1利用认知理论引导情境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首创意识或行动认知理论对于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把握,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围绕着学习和重点和兴趣点的结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根据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汲取知识,开展学习,能够让学生利用既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经验来链接或者同化新学习的知识,并用特定意义赋予到新知识中。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角色的互换和理解为例,当下的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受不了其他人对自己的抵牾或是冲撞。通过设立特定的情景,让不同的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父母或是被打击的角色,那么他们就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就能更深刻的体验到他人的感受,从而转变自身的观念,实现自身的改变。这一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情境创设,成为学生心灵转变的内在催化剂,让他们更乐于去努力调整自身,以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2.2利用认知理论强化情境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合作式学习”的理解度

认知理论强调课堂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得学习主体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获得更完善的学习体验。人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的,而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以及学习的质量取决于环境。这里的环境除了教学环境,更多的是指其他的学生或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到环境的影响,要力求使环境与学习相协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认知理论下的情境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协作。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协作,可以实现对书本场景的还原,还能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学习与教学的效率。在情境教学中经常设置这样的场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建立相关的话题小组,设置可供讨论的话题,对这一话题或是思想展开辩论或是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而生生之间的交流也建立了共同的学习模式,为今后的共同学习奠定了基础,以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合作性学习。

2.3利用认知理论促进情境教学,有助于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过去的观点认为,学习主要是行为强化的结果,通过对学习行为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强化,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这种行为主义至上的观点显然是有悖事实的,实际上,学习并不仅仅是行为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与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深入展开,已经证明了学习行为更多是人类内心心理演变的结果。这种认知态度促使了学习行为研究朝着认知理论的方向发展。认知理论因此也特别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心里认同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热情。在课堂进行中,这就要求我们强调学习的服务性,即教学的目的不是片面的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学习的规律,从而更深刻的领会学习的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以展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活动性及创造性。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