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2013-08-15 00:44蔡元元
吉林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茵陈蒿皮脂腺牡蛎

蔡元元,陈 力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痤疮俗称青春痘,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肺风酒刺”,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此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以颜面部、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好发,常见毛囊性丘疹,白头、黑头粉刺,用手挤压,可挤出黄白色脂栓,也可伴有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皮疹存在,自觉瘙痒,炎症明显时自觉疼痛,常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加重。

1 病因辨证

痤疮的发病多因风热、肺热、血热所致,亦有因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所起,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及生活不规律时加重,可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及冲任不调等3型,从外感风热、肺胃蕴热、血热偏盛等进行辨证治疗,疗效较好[1]。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将本病分为肺胃蕴热、脾胃湿热、阴虚火旺、冲任不调4型。此外,临床上还可见肝郁化火型、热毒蕴结型、脾虚痰湿型以及血瘀痰凝等。而痤疮治疗除病因辨治外,亦有三焦辨治、脏腑辨治[2]等。

2 辨证分型

2.1 肺胃蕴热 临床可见白色粉刺或黑头,或可以挤出粉渣样的分泌物,并伴有红色丘疹,颜面潮红,可有痒痛。居文进[3]在治疗此型痤疮时,选药用黄芩、牛蒡子、黄连、桔梗、连翘、板蓝根、升麻、玄参、僵蚕、牡丹皮、蝉蜕、赤芍、生薏苡仁、白芷、生大黄、生甘草。钟琼仙等[4]运用清胃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肺胃蕴热型各个年龄段痤疮2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2 脾胃湿热 临床可见皮肤油腻,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可伴有结节,或伴有口臭、便秘、尿赤。雷小丽[5]运用茵陈蒿汤方加减治疗此型痤疮,并与多西环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此证型痤疮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可有效消除伴随症状(如便秘或大便黏滞及口臭)。陈德监等[6]也以茵陈蒿汤方加减与罗红霉素进行比较,研究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结果显示茵陈蒿汤方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阴虚火旺 临床可见皮疹多以颊颏部为主,丘疹点不大,常会连成片状,分界不明显,色暗红,脓疱较少或无,经期症状常加重,并可伴五心烦热,眩晕耳鸣,颧红,舌质红,少苔,脉细。莫惠芳等[7]以消痤Ⅱ号冲剂治疗此型痤疮20例,并观察其对皮肤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AR阳性率低于治疗前,表示本方对该证型痤疮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含量相关。陈斌[8]对照组使用头孢氨苄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皮损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表明知柏地黄丸能明显改善痤疮临床症状,加快受损皮肤的修复。

2.4 冲任不调 临床可见此型患者丘疹多发于口周或下颌,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加重,或伴有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脉弦。孔丹等[9]在应用金菊花煎剂治疗基础上采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疗效较好。

3 药理学研究

3.1 抑制抗痤疮丙酸杆菌 朱亚芳等[10]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研究大黄、黄芩等14味中药水提取液及4个中药单体成分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结果显示黄芩、金银花、大黄及单体成分小檗碱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林楠等[11]对丹参、厚朴、丁香、金银花、大黄这5种中药的醇提物进行研究,结论显示丹参、厚朴、丁香的醇提物对于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最佳。

3.2 纠正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 谷建梅等[12]通过外涂生理盐水组、黄连牡蛎膏基质组、高剂量黄连牡蛎膏组、低剂量黄连牡蛎膏组及维A酸乳膏组进行比较。实验结果示高剂量黄连牡蛎膏组(P<0.01)、低剂量黄连牡蛎膏组(P<0.05)及维A酸乳膏组(P<0.05)兔耳表皮增厚、角化,毛囊扩张及毛囊内角化物质增多都有较明显的减缓作用,说明黄连牡蛎膏能疏通皮脂导管,抗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

3.4 抑制皮脂分泌 戚合德等[15]通过中药龙胆消痤方组与西药维胺酯组进行比较,结果示2组均可抑制皮脂腺分泌,P>0.05,表明中药龙胆消痤方可以通过抑制皮脂腺分泌起到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其抑制皮脂腺分泌作用及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与维胺酯相当。陈力等[16]研究发现,痤疮灵颗粒大、小剂量组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学变化明显,皮脂腺腺体层减少。结论表明中药痤疮灵颗粒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皮脂腺增生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痤疮的发病从12~45岁均可罹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此病有独特优势,临床常见证型不外肺胃蕴热、脾胃湿热、阴虚火旺、冲任不调 4型,然不可拘于一证一型,应灵活应用,肺胃蕴热者以枇杷清肺饮为汤底加减;脾胃湿热者则是茵陈蒿汤化裁;阴虚火旺者以知柏地黄汤滋阴清热降火;冲任失调者使用益母金丹合二仙汤化裁,而女性患者则在行经前、经期各有不同。经前期阳长阴消,则心肝郁火明显,加重胃中之湿浊,使痤疮加重,应助阳健脾,可加入泽泻、淮山药、续断、女贞子、五灵脂。经期则减去泽泻、五灵脂以调理冲任。同时,配合西药及物理治疗方法,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轻病患痛苦。

[1]周思锋,王旭.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13-114.

[2]曾玲,林海燕,张彩贵,等.五脏辨治痤疮探微[J].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09-1110.

[3]居文进.消痤饮治疗肺胃蕴热型寻常痤疮3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9):46-47.

[4]钟琼仙,冯亚葵.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肺胃积热型痤疮20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0,31(7):34.

[5]雷小丽.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与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2009(11):1-32.

[6]陈德监,陈力.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32-33.

[7]莫惠芳,汤勇军,钟卫红,等.消痤Ⅱ号冲剂对阴虚内热型寻常痤疮患者皮肤雄激素受体的影响[J].新中医,2008,40(1):44-45.

[8]陈斌.知柏地黄丸治疗痤48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5):52.

[10]朱亚芳,赵浩如.中药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测定[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17(3):224-227.

[11]林楠,董银卯,时宇静,等.5种中药醇提物体外抑制2种革兰阳性菌的活性[J].中药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06-210.

[12]谷建梅,姜醒,李明杰.黄连牡蛎膏对兔耳痤疮实验模型抗角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4):33-34.

[14]徐聪,田静,杨柳.消痤饮对痤疮模型大鼠抗炎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4):340-342.

[15]戚合德,周勇.龙胆消痤方对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及皮脂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0,393(38):47-49.

[16]陈力,徐萍,郭顺.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459-463.

猜你喜欢
茵陈蒿皮脂腺牡蛎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qi Lingmao formula(巴芪灵猫方)o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茵陈蒿汤煎煮工艺的优化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