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艳,过伟峰,孙蓉蓉,李婷婷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过伟峰教授从事脑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载,研究病机证候学10余年,学贯中西,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诊其左右,深受教诲,现将过伟峰教授采用病机证候学治疗头痛的理论、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头痛病因、病机复杂,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均可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居,络脉瘀阻,经络运行失常而发头痛[1]。故中医辨治头痛需首先区分外感与内伤之别。外感头痛多因感受六淫之邪,上袭巅顶,邪壅经络,气血瘀滞,经脉不通而致;内伤头痛,究其病机,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为病之根本。过教授认为针对头痛的治疗,外感头痛者易,得发散则愈;唯内伤头痛,病因复杂,痛非一般,辨证治疗,均非易事。过伟峰教授基于病机证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审证求因、对四诊素材的分析推理及综合判断,归纳出内伤头痛的主要病理病机,同时遵循调神利窍、缓急止痛的治疗原则,从而达到治疗头痛的显著效果。
2.1 从风论治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风为百病之长”,头痛的发作与其发病特点密切相符[2]。风者,有外风、内风之分。伤于外风者,上先受之,可夹寒、夹热、夹湿,上犯巅顶,故而致外感头痛。过伟峰教授针对此类头痛,常采用祛风散邪,调畅气血,疏通经络之法,治疗上可选用荆芥、防风、白芷 、羌活 、蔓荆子、藁本、桑叶 、菊花、葛根等,适当加入散寒、清热、化湿之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伤于内风者,病多属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劳欲过度,耗伤阴血,或年老亏虚,皆可致肝肾阴虚,肝失濡养,肝阳上亢,发为头痛。《临证指南医案》谓:“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失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故过伟峰教授多选用天麻、钩藤、川芎、白蒺藜、石决明、珍珠母等,适当加全蝎、蜈蚣、僵蚕等善于搜风剔络之品。
2.2 从痰论治 过伟峰教授认为由于来自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许多人养成饮酒吸烟的习惯,而中医认为酒为燥腻之品,脾脏喜燥恶湿,嗜酒太过,则脾之运化失常,水液停聚为痰;同样烟为温燥之品,肺喜润恶燥,吸烟日久,肺易被温燥香烟熏伤肺液,耗伤肺阴,水液输布失常,水液停聚而生痰浊,痰浊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致头痛。针对痰浊头痛,过伟峰教授遵“治痰先调气”的原则,多选用半夏、陈皮、枳实、茯苓、苍术、薏苡仁、胆南星、黄芩、竹茹、僵蚕等行气、健脾化痰。
2.3 从瘀论治 瘀血头痛不外头部外伤及体内气血不和而致,其与情志失调、外界环境、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不愈等因素相关,而就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过伟峰教授重视个人的精神因素与头痛存在密切关系。精神上造成的刺激,可扰乱心神,气机逆乱,导致气病,气不行血,从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导致血病,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则发为头痛。《灵枢·百病始生》篇提及:“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针对此类头痛,过伟峰教授提倡心理治疗的同时可适当选用中药,如柴胡、郁金、川芎、陈皮、香附、玫瑰花、梅花、合欢花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以白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全蝎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2.4 从虚论治 过伟峰教授从虚论治头痛,着重从“肝、脾、肾”辨证分析。就“肝脏”而言,肝为五行之首,六经之末,水为其母,火为其子,故处阴阳、水火之中[3]。肝气、肝阳常有余,而肝阴、肝血常为不足,肝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头目,脑髓失养而致头痛。治疗上可择生地黄、熟地黄、川芎、白芍等养血,天麻、钩藤等平肝,适当加入香附、柴胡疏肝,甘草配伍白芍酸甘化阴;“脾脏”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倘若嗜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纵欲太过,过食辛辣,则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职,致气血亏虚、痰浊内聚,药可选白术、党参、茯苓、当归、黄芪、酸枣仁、木香、砂仁、半夏、厚朴等;“肾脏”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肾精亏虚,则无以生髓,髓海空虚发为头痛。肾阳虚者以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杜仲等温肾扶阳;肾阴虚者以桑寄生、山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霜、龟板胶、牛膝等益肾填精。
汪某,女,38岁,2011年05月21日初诊。患者头痛多年,发作时左侧眉弓胀痛,每月发作1~2次,时间不固定,与月经及情绪相关,就诊当日患者与家人争吵,头痛复发,伴有头昏,面色无华,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辨证:血虚肝旺,治以养血平肝,过教授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同时拟方药如下:天麻10 g,钩藤30 g,石决明 30 g(先煎),白蒺藜 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白芷10g,白芍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g,龙胆草6 g,柴胡10 g,香附 10 g,梅花 6 g,珍珠母 30 g(先煎),7剂,水煎服,日 1剂,早晚服用。2诊:患者诉服用4剂后头痛、头昏缓解,出现颈肩酸胀,原方加入葛根30 g,姜黄10 g,再服7剂,头痛消失。随诊半月,病情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中年女性,平素性情急躁,故致肝气有余,气有余便是火,肝火上逆,肝阳偏亢,风阳上扰;阳亢风动,耗津伤阴,灼津为痰,风火相煽,挟痰上乘脑络,则发为头痛。故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方选天麻钩藤饮、柴胡疏肝汤加减。全方为平肝疏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同时添柴胡、龙胆草、香附、梅花疏肝行气,以致肝气条达,血脉通畅;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辅以珍珠母重镇安神,本组方严谨,结构合理,紧扣阳亢、肝郁之病机,体现了从肝论治的特点。患者头痛以左侧眉弓胀痛为主,病在阳明经,故用白芷、川芎作为引经药。复诊后调整方药,予葛根、片姜黄,此为过伟峰教授治疗肩颈酸胀的经验用药,患者服药后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4剂。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影响,头痛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病情容易反复且缠绵难愈。过伟峰教授基于“病机证候学”的研究,审证求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导致头痛发作的病理因素,如风、痰、瘀、虚常相互交织,故临床以调神利窍、缓急止痛为总治则,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1]植华,赖学威.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15.
[2]陈四清.从血虚肝旺、内风上旋论治偏头痛[J].江苏中医药,2008,40(1):56.
[3]刘锐.肝体阴用阳学说的理论基础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