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星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传艺)方式。
所谓工学结合,其本义是把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应该说,“工学结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教学(教练与学习)方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自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手工业行业中的技艺传承,就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进行的。以师带徒、“教学做合一”,是最基本的工学结合形式。当时的匠人(如木匠、篾匠、铁匠、泥水匠等等)一般以“收学徒”的形式,来传授技艺,从而带动行业的发展。作为初学者的徒弟,在匠人师傅的带领下,一边接受师傅的“口诀”(操作方法和要领)传授,一边按照“口诀”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真正的“教学做合一”),经过多次反复的操作、训练以后,某种技术和技能就学成了,这就是“出师”。徒弟“出师”之后,就可以独立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也就成为了这一行的“师傅”。他们又按照其师傅的模式,自己收授徒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完成与其师傅同样的教学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艺徒制”[1],“扁鹊学医”[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此更替,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技能)就传承了下来,使得这种行业不断地发展下去。这便是最原始的职业教育形态,应该说,“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最原始、最本质的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职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无论是广度和深度上,都在逐步地扩展与延伸。一方面在广度上,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张。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其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以致原来的一个行业逐步地演变、蜕化为两个甚至更多的行业;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中出现一些新的需求,于是一些新兴的行业就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动着生产、生活需求层次的提高,这就自然地要求行业必须提高档次和水平,从而要求行业的技术含量随之提升。行业的这种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其从业者具有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水平。这也就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原来那种“以师带徒”的职业技能传授方式,远远满足不了行业(职业)发展对其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于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基本职能的学校教育,便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
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后,那种传统的“以师带徒”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就有了新的模式。这时,不再是一个匠人师傅带一个(最多也只有二到三个)徒弟,而是一个老师(教练)要教一个班,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这样,原来那种面对面(一对一,最多不超过一对三)传授“口诀”的方式,就必须改变。要把“口诀”变成“教材”,把一对一的要领传授,变成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的教学活动。这就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这样,教、学和做就难以统一起来。逐渐地,那种真正的“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就被演化了,变成为老师在课堂上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操作训练则要放到课后进行,使“工”和“学”基本上脱离开来,教与学和做也就分离了。这便是传统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它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原始形态,剥离了“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含义,即知识和劳动的结合,强调的是过程的结合;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即产业界与教育部门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合作,强调的是对象的结合。”[3]这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媒介因素,才能得到实现。
“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所强调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践经验的职业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学习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工作经历;所体现的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开放办学”与“合作办学”的理念,具有“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4],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化”和“四个结合”的基本特征。
(1)“三化”特征 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4]。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就是要按照相应行业的专业岗位(群)对就业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养。教学环境的企业化,就是要以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为背景,在实际(或者仿真)的生产(工作)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同时感受到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就是教学内容是从事相应职业工作所需要的项目,包括职业岗位(群)对就业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2)“四个结合”特征 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行校企相结合,教学过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相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要实行紧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过程必须是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的过程,是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过程。学生既是学习者,同时又是生产(工作)者,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受校园文化的孕育,又要遵守企业的有关规定,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按照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就是职业岗位中实际运用的东西。
传统的高职教学管理,一般具有封闭式的特征,只注重课程方案、教学质量、教学行政、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具有明显的弊端。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机构,大多是移植普通高校的组织结构形式,其部门设置分为行政和教学两大块。教务处虽然是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但仍属于行政部门系列,担负着全部教学行政管理的职能;由系(部)或专业组成的教学部门,则属于学校的二级机构,其中心任务是完成教学计划。这种组织结构,不能发挥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保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或者是中专学校的“升级版”,或者是普通高校的“翻印版”,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教务处各个岗位的人员,按照其相应的业务工作流程,分别对二级机构(系部)进行管理,这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协调。第二,规范的学年和学期制,标准的课程开设模式,建制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等,与“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不适应。第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形式简单划一,一般只注重结果性的卷面考试,而淡化了过程性的技能操作考核,违背了“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
传统的教学管理,大多实行学年制,强调培养目标的统一性,“一个专业只培养一种规格的人才,同专业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学生个性发展”[6]。“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行的是“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要求实行弹性学制,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进程,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7]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片面地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门技能的训练,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成才”与“成人”的统一,强调“在‘技能教育’之上,始终要有‘人文教育’的引导,在成为‘才’之前,先成‘人’”[8]。
传统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忽视对实践性教学的监控和评价,忽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监控和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忽视对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研究。其结果是:容易忽视人才特色培养,从而强化了趋同性;难以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人才,不能体现高职教育本身的特色。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严重地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制约着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
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9]
这就从政策层面上,规定了高职教育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是对高职教学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从现实情况看,还是从政策要求上看,加强高职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教学管理必须实现7大转变。
构建以弹性学制为主体,包括“技能考核评价制”[10]、“知技替代制”[10]和学分制等相互配套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使学籍管理“符合职业性、技能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具备规范制约功能、导向激励功能和服务保障功能”[10],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的“催化剂”,而不是阻碍学生彰显个性、自我发展的“隔离墙”。
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必须完全打破传统的“二块三段式”的结构,按照“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11]的基本要求,进行“模块组合式”[12]设计。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具有开放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特征,它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以问题(工作内容)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学生在教师(导师)的指导(引导)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方法,最终解决问题”[13],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使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配套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作为保障”[14]。一是要建立符合专业建设要求,具有真实环境(仿真或模拟)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二是要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教学)环境好、管理水平先进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达到“融教学、学生顶岗实习、科研开发、横向课题合作、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顶岗实习一体化”[7]的要求。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团队提出新的要求”[14]。“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15],这就要通过“内引外培”及“与行业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16]两条途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工学结合”的内涵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只重学业成绩评价的传统,把考核的重点转移到综合能力的评价上来。一是在考核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二是在考核方式上,要制定一套科学适用、可测性强、易于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
实行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用人单位以及教学对象共同参与质量管理的多元评价模式,“要让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教学评价”[15],构建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体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动态反馈的保障机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上述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带来的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必然导致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就必须要建立起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新型教学管理体系[17]。
[1]姜凤霞.论职业教育的起源地及现实意义[EB/OL].http://www.doc88.com/p_213653276146.html,2011-12-10.
[2]郭守佳,赵冬梅.试论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起源[J].兰台世界,2011,(6 上):72-74.
[3]王 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01-103.
[4]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30-32.
[5]黄 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3):79-80.
[6]胡 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变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3):69-72.
[7]龙献忠,钟和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1):86-90.
[8]陈高华.教育与人的养成——从圆球人说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7.
[9]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 发 展 的 若 干 意 见[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012102336379&cata_id=N003,2011-10-12/2011-10-22.
[10]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1,(4):37-39.
[1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 号)[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603&infoid=21141,2006-03-30/2011-11-06.
[12]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09,(12):141-143.
[13]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0,(5):81-84.
[14]成 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92.
[15]方 华,唐林伟.系统论视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4-76.
[16]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1,(18):54-56.
[17]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