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敏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龙州532400)
“压力”(Stress)一词,是由美国哈福大学著名生理学家Waler Cannon于1932年在其专著中最先将其引入到生理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压力就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肌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并最终会损害健康[1]。压力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压力问题在教师这一社会群体同样普遍存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群体,对高校教师研究的较少,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更少。新建本科院校因建校时间不长,学校各方面建设还不够完善,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不够成熟,尤其是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都还没有从专科教育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面对本科教育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心理压力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拟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压力的致因称为压力源,是个体感知到的并且经过认知评价认为对机体有威胁并引起机体压力的事物或环境[2]。由于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压力源要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管理部门、教师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根源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管理及教师自身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1.社会认知偏见的压力。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知偏见也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一个来源。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重文轻武、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社会上至今仍有些人轻视体育,看不起体育教师的工作,认为搞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认为体育教学过程知识含金量不高,体育课可有可无,体育课无非就是跑跑步,做做操,是一种“身累心不累”的工作,由此折射出对体育教师的认识往往是:“只会蹦蹦跳跳、不会写写道道”。社会公众对体育教师认可度偏低,极大地刺伤了无私奉献的体育教师的自尊心,他们不能为自己争辩,可心里又不服气,只能为自己从事这样的职业感到自卑,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高期望的压力。虽然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存在或这或那的认知偏见,但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社会期望总体还是很高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健康第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体育教师这一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群体,在搞好本职工作同时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做出更多贡献,如担当社会体育指导员,协助做好社区体育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等。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更是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教育理念的更新、理论的充实,教材的选择、加工、整合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智慧与创新,由“教学型”向“科研型”的转变等[3]。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进行素质重构,这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管理制度改革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相应地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如实行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确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战斗力,无疑也增加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危机感和紧迫感。教授终身制的废除意味着教师传统的 “铁饭碗”被打破,教师们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担忧今后的工作着落和生活的安稳,使每位体育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组织管理的压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的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内部的管理改革也随之进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在管理改革上无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因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如在管理体制上,管理机构膨胀、管理队伍扩大,官僚化现象也日趋呈现。由于升本后学校还要面临本科教学评估,评估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往往根据本科学校教学评估的要求,不断进行各项检查、考核和规章制度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这无形中也增加了体育老师的负担。
2.教学任务的压力。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每年招生人数都在成倍的增长,不论是教学班的数量还是班内学生人数都较以前有大幅度增加,而体育教师增长的速度跟不上学生的增长的速度,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据了解体育教师每周工作量在20学时以上很普遍。除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外,体育教师还要承担全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一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而且随着学校的升本,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也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体育教师工作之余还必须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处在日益增长的超负荷工作量和提高教学质量中,心里压力极大。
3.职称晋升的压力。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职称评定即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的原因。随着学校的升本,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也较升本前要求高,竞争也更加激烈,教师的职称评定困难是产生教师压力的又一因素。目前, 许多本科院校将职称与教师的课时补助、岗位津贴、工资等切身利益挂钩。如果教师在职称方面上不去,自尊心受到打击,待遇受影响,甚至会涉及到聘任。而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科研占有相当的比重,既要看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看课题承担级别及论文获奖情况。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合并升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专科学校缺乏科研传统,升格后教师的科研观念,科研水平没有得到同步提高,致使体育教师队伍专业理论底子薄,科研能力较差,加上体育教师每天工作量大,科研时间少,很难写出具有独特见解的学术论文,同时体育专业核心学术期刊数量少,论文发表困难;课题申请更难,在国家级、省级项目的管理规定中,都有学历、职称及资历的要求[4],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由于学历、职称及资历普遍较低,课题申请难度很大,使体育教师评聘职称困难,收入偏低,导致体育教师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4.教学对象的压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育对象从专科生变为本科生,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高校层层扩招学生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加上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完善,这增加了体育教师管理学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难度。而且受社会大环境“重智育、轻体育”不良倾向的影响,加上当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出于对将来就业的考虑,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淡薄,对体育课也是应付了事,远没有对专业课那样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消极态度,构成了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冲击甚至否定,使体育教师产生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甚至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产生了压力。再有,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除了安排老教师听课评课外,还把学生网上评教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行排名,并实行末位淘汰,学生的不客观评价造成了体育教师精神的高度紧张,不堪其负。
1.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压力。一般来说,教师如果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养,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时,凭借自身良好的素质,也能较为妥善地解决和缓减,从而避免职业压力的产生。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学历、资历都较低,加上学校经费原因教师外出进修机会少,知识结构不完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这些也使得体育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压力。
2.个体客观压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的教师相比,还要面对更多伤病的困扰。一是体育教师长年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容易引起运动损伤落下各种后症。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生理机能逐步弱化,身体疾病也日趋增多,运动技能也随着下降,以至于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动作的示范力不从心而产生压力。
根据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既要有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关注,同时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调节和维护。
社会大环境对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对体育教师地位和价值的认可与导向,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待遇和保障,工作环境和谐与否等是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的产生根源。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一是必须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和改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二是要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师的物质鼓励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提高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公众关注体育教育工作,增强体育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提高工作热情。三是要改变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师的片面认识,广泛宣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意义和劳动贡献,呼吁全社会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和劳动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和尊重体育教师的社会氛围,使体育教师切身感受到自上而下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满意感和成就感。
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的重大意义,在管理中实行以人为本,关心、爱护体育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 重视教师的意愿, 关注教师的思想, 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首先,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地位,明确教师的专业工作要求,避免体育教师的角色冲突,减轻其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其次,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快体育教学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利的环境。第三,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学的评价,应综合领导、同行和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从教学态度、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多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而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打分排个名次就算完事[5]。第四,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 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政策与措施,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类科研、教研活动,定时聘请体育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园作学术报告和讲座,提高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为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学、科研上层次、上水平创造条件。最后,学校应按照体育教师工作需要和自身发展愿望,为他们提供多种继续学习和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学能力和技巧,增强专业自信,达到教师和学院共同发展。
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只是为减缓教师职业压力提供了外部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需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所以解决压力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首先,体育教师要对职业压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知道学校升为本科后必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过程中产生压力在所难免,工作中既要努力拼搏,又要懂得放松,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其次,要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工作特点等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第三,体育教师们要掌握适当的心理应对技能,在面临困境时,要勇于面对现实,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积极思考问题,克服困难,避免悲观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教师要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如果遇到无法自我化解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向亲朋好友、家人、上级领导倾诉以求理解和支持,也可向心理医生寻找帮助和指导,以便使心理问题尽早得到消除。当然,在工作之余,也要合理的安排休闲时间调节自己,或聚会,或探亲访友,或郊(旅)游,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使自己不论面对工作还是生活都能保持一种平淡恬静的心理状态。
[1]Phillip L.Rice.压力与健康[M].石林,古丽娜,梁竹苑,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
[2] 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44.
[3]李友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14-16.
[4]孙云樵.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101-102.
[5]朱美娟.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3):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