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背景下教材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3-08-15 00:52丹,吴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分制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项 丹,吴 倩

(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务处,江苏 苏州 215104)

学分制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校的课程质量,而课程质量从一定程度上与课程的源头—教材息息相关。因此教材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运行的必要环节,也是学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1]。

从学分制下的教材管理来看,传统教材供应与管理的计划性、统一性的优点消失了,从而增加了教材管理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实践中寻找化解之道就成了教材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一、学分制下教材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一)原教材管理模式不适应学分制要求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程,根据不同的选课情况,就形成了学生的个性课表,打破了自然班的界限。即使同班同学,所需的教材也不同。征订教材数目受到选课时间限定,选修课教材提前征订难以掌握准确的教材数量。教材发放完毕后,需要结算到个人。由于教务管理系统中教材管理模块的缺陷,仍需通过人工核对的方式得到未选课学生名单,工作量大,易出差错。

(二)教材选用不规范,随意性大

教师选用教材一般是通过出版社提供的征订目录进行选择,缺点是看不到样书,难以筛选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教材。还有的教师会首选自己编写的教材,但是部分自编教材,相对于一些公认的优秀教材,却没有太多优势。还有部分教材的选用,是教师通过网络途径查看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决定选用,这样的选用办法会出现出版社无书,但网络电销商有书的状况,给征订工作带来不便。

(三)教材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亟需提高

学校的教材管理工作长期停留在简单的教材征订、发放、结算层面,造成教材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疲于应付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个人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对教材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只有通过培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真正适应学分制下教材管理工作的要求[3]。

二、对学分制下教材管理的建议

转变教材管理思路,教材管理的工作重心应从教材的采购、发放、结算转移到突出抓好教材信息的发布和咨询、教材选用和质量跟踪评价,以及教材的建设管理上来,从源头上保证课程质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改进教材管理模式

学分制下,难度最大最繁琐的就是选修课教材的征订与发放,学校可以将教材发放交由供应商处理,学校起监管作用。逐步放开选修课教材的征订,供应商在学校开设校园书店,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到书店自行购买[4]。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仍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征订,开学前由供应商安排人员发放,学生在开学后两周内可以退书和补书,两周之后多余的教材由供应商处理退货,学校做到零库存。这样的好处在于教材管理人员可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时间花在教材建设与教材选用及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上,有利于提高教材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5]。

(二)建立教材选用及质量评价机制

教材的选用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重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根据学分制要求,逐步规划合适的教材选用评价制度,防止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用教材的大原则是根据出版社提供的订购目录、教材样书,优先选用省级及以上的优秀教材或重点教材。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避免出版社无书情况的出现。另外教务处邀请优秀出版社来校举办教材展,向教师推荐优秀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并获取教材样书,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和质量好坏。

对于教材的质量评价,特别是对于教师的自编教材,教材出版后由教学委员会专家进行评价,评价为良好及以上的自编教材可以作为学生教材使用。使用一学期后,由教务处组织学生、教师、督学等多方对教材进行评价,评价为良好及以上的可以继续使用,良好以下的教材则不再使用。

(三)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管理

学分制实施后,各个专业的发展颇为迅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内容也随学分制“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特点重新制订。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做好引导管理工作,鼓励学校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的资深教师,结合课程改革需要,积极探索和编写符合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等要求的教材。同时也鼓励教师研究开发辅助教材教参、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丰富教材建设内涵,促进教材立体化建设。①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四)探索教材管理的信息化道路

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选修课程也逐渐增多,如何更好的处理教材征订、结算等信息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分制下个性化教材的征订和结算,学校可研究开发教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教材计划、订购、入库、退库、发放、结算等系统功能,能与教务系统连接,实现查询功能,学生可以登录Web页面,查看自己订购的教材信息,防止错订和漏订,教材管理人员能轻松高效地完成教材结算等工作。

学分制改革赋予了教材管理工作新的意义,针对学分制改革,教材管理人员要明确教材工作的发展趋势,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适合学分制的教材管理机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

[1]续秀英,史二栓,王泽俊.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6(2):96-98.

[2]刘淑香,于汇水.浅谈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材管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6):116-117.

[3]王木桃,滕文庆,尚佳,等.高校教材管理创新思考[J].南方论刊,2011(2):88-89.

[4]宋芷.建构人性化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J].教学研究,2009(4):31-34.

[5]陈旭东.高等院校学分制教材管理之构想[J].云南高教研究,2001,19(2):51-53.

猜你喜欢
学分制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