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

2013-08-15 00:44王文锋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大学

王文锋

(山东理工大学 国防教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大学文化自信,对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大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首要的政治任务。

一、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内涵及辩证关系

大学文化不仅是大学的血脉、大学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早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1]216刘云山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依此类推,我们认为大学文化自觉就是一所大学在其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它包括对大学文化在学校和社会发展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大学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等。大学文化自觉是大学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一所大学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所大学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一所大学是否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大学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也决定着这所大学的前途和命运。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所谓大学文化自信,就是一所大学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其实质就是大学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身的文化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在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中,大学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态度决定一切,高度的大学文化自信决定着大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引领着一所大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2]120

大学文化自觉与自信,涉及到大学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大学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大学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大学文化的问题,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共同目标是大学文化的自强和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只有坚持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高度的大学文化自信;只有拥有高度的大学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和深化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大学文化自觉与大学文化自信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推动了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兴校之魂,也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灵魂的核心,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大学文化自信,首先源自于高度的大学文化的灵魂自觉和自信。因此,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入手。大学如何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大学文化自信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培养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感,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也是立足点和着力点。有了认同感,必然就有行动自觉。“价值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教育熏陶和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3]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这个共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广大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广大师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趋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学在全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大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培育广大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最鲜明、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4]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给出了准确定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次,是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包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诉求,起着凝聚我国各族人民人心的巨大作用,形成了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大学应树立这个国家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层次,是社会和市场层面的价值追求,主导和引领着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大学应在社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层面,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每个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八荣八耻”一脉相承。大学应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为国人作出示范和榜样。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高度的价值自觉和自信。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其实质就是大学文化的价值自觉和自信。

三、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这句话既提出了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又指明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地位和作用。纵观古今中外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都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阵地,始终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直承担着引领人类文化发展、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责任。回顾中国历史,从太学、国子监等官方教育机构和众多私人书院,到近代意义上的新式学堂,一直延续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机,正是先进的大学文化照亮了人们的思想,引领了社会前进的方向。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民主”思想,抗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抗战时期,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南联大始终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培养造就了大批民族精英,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大学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史,先进性和引领性是大学文化固有的根本特性,先进性和引领性是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础,先进性和引领性程度代表着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程度。

当前,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学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离不开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主渠道。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和马列课与生活实际结合不紧,显得空洞,缺少说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里特别指出,一些教师缺少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说话不负责任,影响极坏。也有一些政治辅导员为辅导而辅导、为管理而管理,很少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信仰教育。这些现象必须引起大学的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改进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

教师是大学办学的主体,青年教师是大学的期望。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首先源自于教师有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目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青年教师思想多元化、个性化,理想、信念、信仰不突出,存在只教书不育人或不重视育人现象,一些教师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不强。大学也普遍存在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严重制约了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学应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多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牢牢把握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主动权。

(三)增强大学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5]585这句话说明文化具有传承性。大学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大学文化先进性和引领性的基础,支撑着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尤其是通过学生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华夏时报》做过一项调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近70%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仅有20%的大学生感到自豪。众所周知,一些师生对大学文化也缺少自信。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担忧,大学应引起足够重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大力气,做出新的部署和调整。

(四)建立和完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制度

培养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障,所以应当建立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长效机制。当前大学文化发展呈现繁荣之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制度建设还没有跟上,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不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大学文化里还有一些东西格调不高,主旋律不够明确等,都影响到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这些都有待于大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培养。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张咏铃.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实现机制[N].光明日报,2013-01-12.

[4]沈壮海.把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3-01-0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大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