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增和 刘 湘
文学传播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传播活动因读者的阐释活动而不断探究其深层内涵,尤其异域文学在跨文化过程中的不断建构,传播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湖南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本文学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南学者对日本文学的翻译、介绍和解读,主要体现在,日本文学对湖南留日作家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在湖南的译介和阐释等。
20世纪80年代,湖南出版了《诗苑译林》丛书,这是由湘潭大学教授、诗人彭燕郊1982年初提出设想,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开始大规模译介,它出版时间跨度长,翻译阵容强,在全国的影响也很深远。从1983年开始推出丛书的第一本,到1992年停止出版,10年里陆续出版了51种外国诗歌汉译诗集,被誉为“汉译诗歌第一丛书”。丛书总结介绍我国“五四”以来译诗的成果,“是五四以来我国第一套优秀外国诗歌中译本丛书”。其中对日本文学翻译的,有杨烈翻译的《万叶集》、林林翻译的《日本古典俳句选》、孙锢翻译的《日本当代诗选》、黎央翻译的《日本现代五诗人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在我国现有两个译本,1959年钱稻孙的《汉译万叶集选》选译314首。1984年7月,杨烈的译本分上下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列入“诗苑译林”丛书。林林先译了《芭蕉俳句选》,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1981年第4期上;之后,他又译了一本《日本古典俳句选》,列入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诗苑译林”丛书。在翻译方面,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逸之翻译的谷崎润一郎的小说《细雪》。有关日本文学正式出版的研究专著如下:1998年,王向远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黄爱华的《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由岳麓书社出版。留日作家作品及评传有,1984年,何寅泰、李达三的《田汉评传》,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何由、白舒荣的《白薇评传》,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白薇作品选》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南学者黎跃进翻译下列文章先后由学报发表:吉田精一的《自然主义文学》,由《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刊出;高田瑞德、竹盛天雄的《日本唯美派文学及其代表作家永井荷风》,由《零陵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刊出;山田博光、和田谨吾的《岛崎藤村明治年代的创作》,由《六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刊出。
郭沫若在《桌子的跳舞》中指出,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20世纪湖南的留日学生在数量上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但回国从事所学专业的不多,而是通过文学创作成为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家,为湖南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黎跃进对湖南留日作家群及创作特点进行研究,认为,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作家主要有黄兴、杨守仁、杨度、欧阳予倩、陈天华、刘揆一、杨昌济、宋教仁、唐群英、宁调元、杨树达、章士钊、向恺然等。他们的文学创作大都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批留日诗人和作家以革命志士、政治活动家居多。辛亥革命后到30年代,留日的湖南作家主要有成仿吾、李六如、白薇、易君左、田汉、钱歌川、孙良工、刘大杰、黎烈文、蔡仪、周扬、谢冰莹、魏猛克等。辛亥革命后10年的留日作家,留日是为改造社会、学习实用技术或政治思想,然后对文学产生兴趣而踏上文学道路;20—30年代的留日作家,大多留日前已经从事文学创作,是为提高文学创作水平而东渡日本。湖南留日作家身处日本开放的社会环境,接触新的文艺和社会思潮,在日本特有的文化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日本文学的内在影响,留日期间大量研读日本文学作品,日本文学元素内化在湖南作家的创作中。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外国文学,日本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有较大关联性,湖南留日作家群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田汉和白薇的戏剧创作,钱歌川、易君左、黎烈文和谢冰莹的散文,孙良工和刘大杰的小说,成仿吾和周扬的文论,这批作家不仅有丰富的文学创作成就,而且文学理论有所建树。
日本文学对湖南留日作家的影响在戏剧方面有田汉等。田汉是湖南留日作家群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他推动了中国话剧运动,其受到了日本新剧的影响。田汉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日本留学时期,如,芭蕉俳句激发出田汉创作《古潭的声音》的灵感,作品从日本徘句“古潭蛙跃入,止水起清音”中感受到美的瞬间和超越凡俗尘念的追求,作者以深邃的人生和审美解读古潭寓意,渲染寂寞、感伤的内心情感。田汉与同时代的日本作家如厨川白村、菊池宽、佐藤春夫、秋田雨雀、金子洋文等交流较多,接受日本新兴文艺思想,在理论上受到厨川白村的影响,创作上受到佐藤春夫等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观,并在创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谭桂林认为,日本近代文学大师厨川白村等给田汉以重大影响。留学日本期间,田汉从厨川白村等著作中接受了文艺的本质是苦闷的象征的阐述。
自然主义文学对湖南留日作家的影响,表现为对辛亥革命后留日作家群的影响。辛亥革命前的留日作家主要关注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后湖南留日作家创作中受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刘大杰、白薇、谢冰莹等的自传性小说中有体现。从白薇在长篇小说《悲剧生涯》中的《序》不难看出,她的创作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内在联系。白薇是留日青年典型的代表之一,通过对白薇的研究,建立日本文学与湖湘文化的对话,展现出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同时,对研究五四时期湖南女性生存空间也存在重要价值。
唯美主义文学对湖南作家的影响,如谷崎润一郎对湖南作家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阳予倩的戏剧创作受到谷崎润一郎的影响,戏剧创作中表现出唯美主义倾向是他在接受谷崎润一郎影响的同时进行了创造性改造。他借鉴谷崎的理论和创作技巧,传达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个性解放的主题。欧阳予倩对日本戏剧创作和舞台演出的研究,还受到日本戏剧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河合武雄、木下吉之助的影响,日本文学和戏剧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欧阳予倩留学日本期间研究了歌舞伎,他的戏剧创作和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参照了日本歌舞伎,形成了重复叙述、性格描写、重视独白、歌舞适度的戏剧观。白薇于1918年为逃避残酷的封建婚姻而东渡日本,一直居住在日本的白薇有可能接受谷崎润一郎的影响,谷崎润一郎是她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
对物语文学的解读。在佛教文化语境中,滥觞于10世纪初平安朝的物语文学中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受到佛教影响而积淀内化为一种定向思维图式,《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和《竹取物语》等物语文学,从精神还乡这种超验的心理图式、去恶从善这种完善的道德图式和幽玄枯淡这种典雅的艺术图式等方面,初步探讨这种影响的文化表征。而《源氏物语》是紫式部中世纪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汉译本于80年代初出版以来,学界对其主题思想的理解主要有“批判揭露说”、“贵族恋情说”、“物哀精神说”。而以“物哀精神说”最为接近作品原意,“批判揭露说”这一主导观点是长期流行的“阶级—社会批评”模式所致。现已有人使用新的批评模式,如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研究而获得新的认识和结论。
对自然主义作家的解读。岛崎藤村的代表作《破戒》使他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领袖,是日本近代文学成熟的标志。但学界对《破戒》是自然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作品有不同意见。主张从日本近代社会和文化实际出发来解读《破戒》,而不必以自然主义来否定它的现实主义,也不必以现实主义来否定它属于自然主义。岛崎藤村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特色,表现在“通过私生活的真实再现,表现出彻底的本能意识,并最终体现破理显实的创作境”。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作家德田秋声,他的作品丰富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内容,对日本私小说、心境小说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对唯美主义作家的解读。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张能泉等从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巧的奇妙构思、新颖的题材选取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等方面读其短篇小说集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唯美主义与中国作家的关系。佐藤春夫与郁达夫关系密切,郁达夫受到佐藤春夫影响,使其成为郁达夫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还注意到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周作人与唯美主义关系密切,闻一多的诗歌也带有浓郁的唯美主义倾向。学界研究了唯美主义文学文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现代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翻译与接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变异,还研究了谷崎润一郎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解读。对川端康成作品《古都》的阐释,围绕“追寻”二字,从三个文化视角即内外视角的传统美、文化冲突中的传统回归、文化整合中的文学追寻,剖析了川端康成的《古都》,这部小说体现的是日本文化传统和东西方的文化冲突。而大江健三郎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怪诞”、“哲理性”、“意识流”的影响,把日本的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的技巧相结合,在题材的开掘与主题的拓展上,对残疾人和对原子弹爆炸和核威胁形成了他创作中的两大主题,探索全球性的政治与社会课题,用“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大江的艺术方法和创作特色。
[1]徐小芳.《诗苑译林》的前世今生[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朱次榴.评介《诗苑译林》[J].外国文学,1986(1).
[3]黎跃进.20世纪初湖南留日作家群及其创作特点[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谭桂林.田汉早期文艺思想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5]黎跃进.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李丹.在接受的过程中演绎——论白薇早期创作与日本文学[D].湖南大学,2008.
[7]张能泉.论谷崎润一郎与欧阳予倩的关系[J].东方论坛,2010(5).
[8]杨卫东,张能泉.论田汉与谷崎润一郎的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9]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0]黎跃进.《源氏物语》主题思想争鸣评析[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11]黎跃进.岛崎藤村及其代表作《破戒》[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12]张剑,张能泉.论岛崎藤村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元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3).
[13]黎跃进.德田秋声和他的自然主义作品[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14]张能泉.论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外国问题研究,2009(1).
[15]张能泉,张剑.郁达夫与佐藤春夫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8(12)(下).
[16]黎跃进.《古都》:川端康成的精神故乡[J].台州师专学报,1995(5).
[17]魏善浩.大江健三郎: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