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发展

2013-08-15 00:54刘海峰
传播与版权 2013年7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 刘海峰

一、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开始出现在媒体市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传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也来势汹汹,而科技的发展,相对地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选择,从而也影响到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相关市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例如移动手机、电视、网络的出现,使得广播占有的市场资源正在逐步地被新媒体瓜分。面对新媒体开始走向专业化以及创新化的道路,新兴媒体市场也开始展现出欣欣向荣之景,作为跟广播一样同属于传统媒体的报纸也开始推出专业报、早晚报、地方报等,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暴露出它固有的缺陷,仍在探索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道路。面对新媒体,广播媒体已经丧失了原先的传播面广、信息量大以及收听方便的独有优势,“远在千里之外、近在身边耳旁”,“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性、神奇感,已由吸引受众的优势变成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在这样的困境下,广播必须寻找突破口。

二、广播在新媒体环境发展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不完全融合,在媒介集团化过程中并未真正整合资源的情况。我国广播行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宏观管理体制,阻碍了中国广播产业的发展进程。所以在中国广播的产业化进程中,各地广播媒体各自分散经营,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人员扩张、资本分散以及恶性竞争,造成严重内耗的结果。

二是节目内容缺乏创意和新颖性,并且出现低俗化现象。广播节目的运作方式以及节目的采编依然缺乏新意,一成不变。各地的电台都在彼此抄袭对,导致出现大量雷同的广播节目。广播新闻的报道相对于新闻节目的报道而言,缺乏可视性与直观性,难以跟新闻节目一样做到生动形象地还原事件的现场,所以广播新闻更加应该注重简洁明了和及时高效,避免冗杂的节目形式,发挥广播新闻的语言性,但是现在的广播新闻则大多是暮气沉沉、形式呆板。广播音乐节目应该是数量最多的广播节目类型之一,各种类型的电台几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档或多档音乐节目,但是音乐节目的制作形式单一,大多是采用一贯的播放音乐的模式,缺乏新意和音乐的专业性。还有一类语言类的节目,一方面这类节目制作相对简单,受众广泛。另外,在语言类节目之间穿插,有利于梳理收听节奏,但是语言类的节目大都考验广播主持人的语言文字功底。目前各地电台的主持人的水准不一,甚至在深夜的午夜谈话类节目,个别主持人为了提高午夜的收听率,不得不用一些低俗的语言和节目素材吸引听众,迎合市场的低级趣味,导致广播节目出现一些低俗化的现象。另外,广播电台出现一种“卖药台”,名义上是医疗卫生保健类节目,其实是在以药品的专题讲座进行药品推销,打进电话的观众都无非是一些职业“药托”,电台与药品商家彼此勾结,共谋利益,欺骗观众。

三是在与网络融合方面则存在网络广播受技术及受众主体不明的制约。自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广播电台就不断地让互联网成为自己节目的互动交流平台、节目素材平台。但是真正的网络电台却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没有彻底地取代传统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其原因一是在于传统广播有其固有的受众群体,网络广播需要高速宽带网的支持,而我国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网络广播尚不发达,而网络广播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尚未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也是目前困扰网络广播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则是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使得网络广播传播的信息量较小,难以壮大自身,使其无法形成固定的目标受众群体。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策略

一是打破广播收益的单一性,形成多维的收入结构。交通广播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节目广告,而产业经营创收微乎其微。要想打破收入形式的单一性,一方面可以寻求跨媒体合作,打破国内的广播电视台以往都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单一性。在信息化时代,跨媒体合作既能实现收益的多样化,又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宣传自己,是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其次可以利用品牌活动带动广播电台经济增长,打造品牌节目主持人和品牌电台节目,通过开展户外活动,利用自身品牌价值促进收益。例如广东音乐电台的主持人林颐主持的“天生快活人”节目,经常在广州以及珠三角等地开展相关的户外活动,吸引很多广告商,并且成功地打造出自己电台的一张“名片”。

二是打造新兴的媒体平台,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可以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广播单纯音频传播的局限性,突破这一瓶颈。例如2009年以来,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分享、获取平台,成为颇具潜力的新媒介,得到了传统媒体的热情呼应,已成为国内社会话题聚焦的新兴平台。在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广播以其鲜明的直播优势成为与微博最为契合的媒介类型,两者融合互动,产生了令业界瞩目的效应,这是新老媒介融合时代的又一标志。而通过微博等新兴平台,广播在突破节目编排上的传播限制的同时,加强了互动性和实时性,同时也增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扩大了传播范围。其次,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和网络广播的发展是彼此促进的。尤其是发展移动终端网络广播,带来的好处除了有利于扩大广播新闻的传播覆盖面以外,还有就是突破了老式广播收音机的不便携带性。现在几乎是每人都有手机,并且绝大多数的手机都将收音机设为必备的手机功能之一,加上城市网络通讯信号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手机收听广播。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广播新闻媒体的多功能应用终端,实现广播节目的点播、下载以及网络同步直播等功能。无论是微博平台还是移动网络客户端的开发,都可以挺高广播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有力地提高了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创新节目形式,优化节目编排。广播节目目前存在缺乏创意和形式守旧的情况。栏目化的广播频率往往是以半小时或是小时为时间区划分节目单。固定的节目单是以不同的时段固定对应不同的节目,听众想要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只能按照固定的节目顺序来收听。然而在当下,广播收听多带有随机惩罚,很少有广播听众会在固定的时间去收听固定的节目。因此,能否在听众打开收音机的第一时间里抓住听众的“耳朵”,引起听众继续收听的兴趣,为其提供生动、富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提供实用的生活资讯,是专业化广播频率的竞争力所在。在这种情况下,要在编排上做到紧、新、活、实,创新节目形式,通过电话连线、短信平台交流以及微博互动等加强与观众的实时互动,提高节目的参与度。同时可以将节目编排进行优化,例如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加入交通信息以及每日整点报时,在午夜时分加入心灵夜话等节目,根据听众的不同时段的信息需要和收听取向去编排合理的节目表,以提高广播节目的实用性。

[1]朱佑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广播新闻发展困境与突破[D].郑州大学,2013.

[2]金珠.媒介融合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