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磨蚀定义研究述评

2013-08-15 00:50李智涛林冬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语言学母语

李智涛,林冬梅,2

(1.喀什师范学院 外国语系,新疆 喀什 844008;2.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9)

语言磨蚀定义研究述评

李智涛1,林冬梅1,2

(1.喀什师范学院 外国语系,新疆 喀什 844008;2.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9)

语言磨蚀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涉及的面较广,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语言磨蚀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文章分别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四个学科领域对国内外研究者关于语言磨蚀的定义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磨蚀的定义重新审视。这将给研究者带来启示和借鉴,有助于研究者对语言习得和语言磨蚀的研究。

语言磨蚀;定义;语言习得;启示

语言磨蚀的现象最早在《出埃及记》中有记载。书中主要讲述了摩西在米甸呆了将近40年,在这个过程中,他由于使用当地的米甸语而逐渐减少对自己母语的使用量,最终导致他自己对于母语使用的不习惯,这种现象被学者们认为是一种在外语环境下母语的磨蚀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Lambert把语言磨蚀这个术语引进语言学这个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只有在研究语言习得的时候,语言磨蚀才会被提及到。到20世纪初,在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纷纷关注语言磨蚀的研究,其中较为有影响力的是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Ebbinghaus。但是学者们对语言磨蚀的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研究者们没有给语言磨蚀一个确切的名称,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出发。比如,学者们众说纷纭,对其称语言遗忘、语言丢失、语言损耗、语言耗损、失语、语言磨蚀等,并且很少有将其应用于语言实证教学的研究。语言磨蚀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由Dorit Kaufman组织第二语言研究会和Agnes Bolonyai组织第三届国际双语研讨会后,学者们开始将语言磨蚀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重视起来。

在国内,研究者们对语言磨蚀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对语言磨蚀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界定。由于国内外学者对语言磨蚀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认定,所以给后来研究语言磨蚀的研究者们带来了一些不便。基于此,笔者拟从语言学领域、社会语言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对语言磨蚀的定义进行梳理,以期为后来的语言磨蚀研究者们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借鉴。

1 国内外语言磨蚀定义述评

1.1 语言学领域

“Kaufman等人认为语言磨蚀是‘母语结构纳入到二语中’的过程”;“Seliger等人认为语言磨蚀是‘母语结构的瓦解’。”[1]8对于 Kaufman 等研究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语言磨蚀是母语的结构包括语音、词语、句子及语法的机构融入到第二语言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是线性的、静止的。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语言的人由于对于自己的母语较为熟悉,而把已经熟知的词汇的发音或者语法结构等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或者使用过程中,因此会造成一些正迁移或者是负迁移。Seliger等学者们的观点强调的是说话者母语结构的瓦解,也就是说母语从语音、词语、句子及语法层面彻底面目全非了,也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或者外语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极度认同以致于使自己的母语最终瓦解。对于Kaufman和Seliger等研究者对于语言磨蚀定义的阐释,从中可以得知他们过分地强调了母语的磨蚀,认为磨蚀现象只会发生在母语中,而忽略了外语和第二语言的磨蚀,因此他们对语言磨蚀定义的解释具有片面性和狭隘性。这给后来的语言磨蚀研究者在研究范围上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1.2 社会语言学领域

在国内,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磨蚀的定义的主要研究者有钟书能和杨连瑞。钟书能在他的文章《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中指出:“把‘attrition’译为‘流损’,即个人或语言社团的任何语言或语言某一方面的流损,它有别于病理性语言流损。”[2]钟书能对于语言磨蚀的定义进行阐释的时候,他更倾向于将其翻译成语言流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对语言流损的理解。他认为是在社团中某个人或者整个社团成员的语言流损。钟书能在研究中,把“attrition”翻译成“流损”,“流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流失”、“损失”。这个意思并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某些事物的消失是由于时间因素而引起的,而“磨蚀”的意思是某些事物由于时间跨度而逐渐消失。在词典中,“流损”强调是由于外部原因及因素引起的;“磨蚀”强调是由于事物内部和其所处的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际上,语言磨蚀是由于语言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原因,比如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以及外部因素,比如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以及自身的母语、第二语言及外语等的干扰等共同作用结果的结果。杨连瑞在他的文章《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社会心理因素》中,也是强调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语言磨蚀的定义。他把“attrition”一词翻译成“损耗”,认为“语言损耗泛指双语者或多语者个体或团体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丧失的现象”[3]。杨连瑞对语言损耗的研究没有对受蚀的主体清楚地进行界定。Jaspaert和Kroon把语言磨蚀定义为“给个体间或语言社团成员间带来交际困难的语言变化”[1]9。他们是从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去理解的,如果当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彼此进行交流的时候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对于彼此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有理解上的障碍,那么他们认为这就是语言磨蚀。他们对语言磨蚀定义的解释没有清楚地划分语言磨蚀和迁移的范围及范畴,给后来的研究者容易造成歧义。Waas指出,语言磨蚀是“一种自然现象,普遍表现为语际接触中说话者不再掌握某种语言”[4]。他的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语言环境出发,如果一个人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呆得时间比较长,那么他就习惯了这种语言环境,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他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母语给忘记了,或者把以前学习过的语言忘记了。

1.3 心理学领域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语言磨蚀定义进行阐释的有 Oxford,Sharwood Smith和 Ammerlaan。Oxford认为,语言磨蚀是语言的使用者对于语言的熟练性使用的能力已经消失,这主要指的是人们自身由于某些原因而使使用语言的能力下降。在这里Oxford还是强调由于内部原因导致语言的磨蚀。Sharwood Smith认为,语言磨蚀主要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其使用语言的可及性的下降。Ammerlaan认为,语言磨蚀主要是语言使用者的遗忘,由于一些原因造成某些语言知识遗忘或者限制了语言的发展,以致于语言引起变化的一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对人们的遗忘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洁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先锋人物。他的观点是,“人们的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认为,学习者在习得或者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遗忘现象,虽然是不均衡的,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在人们刚开始学习记忆的时候,遗忘的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的速度就会减慢。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后,遗忘现象就不再出现。Oxford,Sharwood Smith,Ammerlaan三位学者主要从人们自身去寻找语言磨蚀的原因,而没有注意到语言磨蚀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对语言磨蚀的定义略显狭隘。

1.4 认知语言学领域

从认知语言学领域来研究语言磨蚀定义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蔡寒松、周榕、李萍、郑树棠、倪传斌、延俊荣。蔡寒松和周榕在他们的文章《语言耗损研究述评》[4]中,把 attrition翻译成“耗损”,与目前大多数学者们所翻译的语言磨蚀的名称不同。他们对语言耗损的理解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接受语言教学之后,经过若干时间(例如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不使用,产生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和知识丧失或退化的现象,亦可指操母语者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中而产生的母语技能退化和丧失的现象。”他们强调的是语言学习者必须首先是接受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系统化学习,这里主要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或者是外语学习者。但是如果语言学习者长时间不再使用他们所学习过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忘记所学习的语言技能。同时,他们也指出,如果人们长时间居住在第二语言环境下,他们自己的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会退化甚至是丧失。越来越多的语言再习得的实验也支持这个观点。但是这个定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对语言磨蚀并没有清楚地界定磨蚀的时间,也没有界定清楚遗忘和磨蚀的区别。李萍和郑树棠在文章《外语损耗与保持》中将attrition翻译成“损耗”,这里主要是“指随着未使用时间的延长,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知识及其产出性和接受性技能的减退和弱化”[5]。他们主要是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阐释的,如果人们长时间没有输入语言也就没有输出语言,久而久之他们在词汇方面的知识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就会退化。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在这里,他们的定义容易使人觉得语言磨蚀是线性的,其实语言磨蚀是非线性并且是不均衡性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倪传斌和延俊荣在他们的文章《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把attrition翻译成“语言磨蚀”,这个翻译的称谓是目前在学术界受到广泛认可的。他们认为,语言磨蚀就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6]。他们认为,人们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语言磨蚀,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和语言磨蚀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静止的。这两个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人们不经常使用所学习的语言,那么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就会退步。倪传斌和延俊荣对语言磨蚀定义的解释比其他学者更全面些。

2 启示

笔者分别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四个学科领域对语言磨蚀的定义进行梳理,基于此得出两点启示。

2.1 从跨学科的视角探讨语言磨蚀

笔者认为,从跨学科的视角去定义语言磨蚀,会把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磨蚀理解得更加透彻。研究者在对于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应该注意从跨学科的视域出发,应该注重来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认知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及其模式,语言磨蚀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遗忘是反复发生的,但是这种遗忘是有规律的。教师在教授语言时,要依据这种规律尤其是要依据艾宾洁斯的遗忘曲线观点,设计有效的语言教学计划,其目的就是要使语言学习者保持所学习的语言,降低语言的磨蚀,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2 语言磨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语言磨蚀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这个哲学原理,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教师在教授语言时也要注重内外因共同作用,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方案。这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向,可以试图研究语言学习者的个体特性因素(认知风格、智力、学能等)对语言磨蚀的影响。对于想在语言磨蚀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同时可以从外语语种的差异及语言环境对语言磨蚀的影响为出发点对其展开研究,这样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因材施教,同时对于语言能力的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语言的分班教学也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语言磨蚀定义的界定应该在跨学科的视角下探讨,也就是说,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由于社会因素、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及认知因素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说双语或多语者使用语言的频率降低或者停止,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这些语言持有者的语言退化。这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从跨学科领域对于语言磨蚀定义的界定,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钟守满,孙崇飞.跨学科的语言磨蚀研究:从语言磨蚀的定义谈起[J].外语教学,2012(2).

[2]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66-70.

[3]杨连瑞.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社会心理因素[J].外语教学,2011(2):40-43.

[4]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924-926.

[5]李萍,郑树棠.外语损耗与保持[J].山东外语教学,2004(5):9-11.

[6]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50-55.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Attrition

LI Zhi-tao1,LIN Dong-mei1,2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Kashgar Normal College,Kashga 844008,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Language attrition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field is a new subject field and its research is broader.But at present language attrition definition has no unified conclus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article combs the language attrition’s defin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from linguistics,social linguistics,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parately.And on the basis of it,the author reviews the language attrition definition.Reviewing the language attrition definition can help and supply th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do new research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attrition field.

language attrition;definition;language acquisition;inspiration

H09

A

1009-3907(2013)01-0041-03

2012-10-10

2012年度喀什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金项目[(12)1421]

李智涛(1981-),男,四川内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双语教学及中外语言对比研究;林冬梅(1982-),女,山东临沂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柳 克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语言学母语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母语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