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021)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甚至直接决定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其不断自我提高教学水平的真实反映,又是其不断创造价值世界的一个持续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既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又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更需要专业的引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需要真正回归原点,即教师培训应该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成人学习规律为出发点,以团队力量作为支持,把教师看成是有自我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独立思考而采取行动的人,同时还是能够借助同伴互助,克服种种困难,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人。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教师教育要回归原点,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师的内在需求、发展目标、培训的方法与途径等,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去实施培训,才能真正回归到“以师为本”,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形成期。入职1-5年的新教师,初步适应教学并形成初步的教学经验。处于该阶段的新教师,起点高、个体的自我意识较强,因此,对于新教师而言,其发展目标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培养其独立的教育思想,这开启的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发展之路;其次,要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有了思想作为引领,同时要有行动的跟进;再次,还要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培养他们与教育伙伴分享智慧的意识,以谋求共同发展。
发展期。参加工作5-10年的教师,基本适应课堂教学和各类教学情境,并逐步走向成熟阶段。该阶段是一个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而逐步成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过度时期。此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需要的满足,越来越重视与学生的关系。但他们很容易因为长期单调、重复的教学生活出现倦怠心理,进而产生“高原现象”。对于此阶段的教师,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帮助他们摆脱倦怠心理,顺利走出“高原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等。
成熟期。参加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完全适应教学并走向成熟阶段。此时教师已完全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各个方面都趋向成熟并最终成为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处在这一阶段的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应起到专业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对于该阶段的教师,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充分运用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思想和行为上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其寻找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1)新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是形成独立的思想。新教师往往盲目拜师学艺、重复模仿,将自己入职的首要目标定为教育教学技能的习得。当然,这种技艺的习得能够让新教师很快适应上岗,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他们最大的优势:系统训练过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研训教师首先要培养其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将他们的教育教学引入思想层面。例如,研训教师在听评课或组织研训活动时,通常首要关注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问题: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了目标;如果达到了,继续如此,一年之后班级的学生会是怎样的情形;三年后、五年后呢。也就是说,不要将眼光局限在这一节课上,而要保持一种系统而纵向的意识,看看同样一个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什么样的进展和成果。此外,还应多提问一些涉及新教师自我反思性的问题,如这是我们想要的教学吗,如果不是,那么“我”想要的教学是什么样子的,把这样的教学落实在一节课中会是怎样的状态,相信类似这样的追问能够带给新教师们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带着这些问题,他们开始回归“我”的状态,思考“我”的教学,在汲取师傅的教学技艺同时,更加注重回归自我,自己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等等,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型教师,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采取有效的行动。有了思想的引领,同时还要有行动的跟进。有系列化的思想做指导,呈现出的应该是系列化的教学行为。比如,研训教师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课例研究时,在确定好研究主题后,每位教师都将日常的课堂当作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课堂。事后的小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不是呈现一个简单的经验汇报,而是要求他们在研讨完毕后,都要在已有专业水平上提出下一次课例研究的目标,以此类推,将研究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教学研究不仅主题化,而且系列化、系统化。一方面让参与的教师切身体验到在行动中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还帮助他们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三是运用团队的支持。新时期,教育同伴、教师团队等名词频频出现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团队”已成为教师职业生涯道路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同伴可以带来技术上的支持、思想上的引领和心灵上的慰藉。基于团队的成长会让青年教师走得更快更稳,且集体的智慧能够带给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2)发展期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是解除倦怠心理,顺利走出高原期。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会因内外因共同的作用而进入发展的高原期,受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长期单调枯燥的教学生活非常容易使一些教师形成倦怠心理。此阶段正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有的老师能够顺利走出高原期,继续朝着人生的顶峰迈进;有的老师则安于现状,缺少反思,常常“穿新鞋走老路”,很难达到顶峰,长期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对于后者,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教育者应该多给予他们情感的支持和心理的疏导。一方面,学校应该创设开放、宽松、民主的教师成长氛围,关心和支持教师;另一方面,研训教师还要通过个别帮扶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减轻精神压力。要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教师对成长经历、关键事件的反思,指导教师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增强教师的工作乐趣,帮助教师尽快走出高原期。[1]
二是提供个性化培养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主张。那些顺利走出高原期的教师,会继续获得自我成长,进而成为一名准学者型教师。这些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诉求,他们对教学情境已经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丰富的教学经验中抽取出普适性规律,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主张。对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教师,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往往会制约他们的发展。因此,研训教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在管理方法、相关制度以及工作安排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使其已有的能力和主张独具特色,固定其优势地位。
研训教师要依据发展期教师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引领,如为理论型教师多提供教学实践方面的指导,为经验型教师多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指导教师形成建立在已有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教育主张,因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单靠深厚的理论学习或娴熟的教学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教育主张,往往停留在低层次循环阶段。教育主张能指导教师运用理性去审视当前教育的理论和自身教学行为。
(3)成熟期教师的培养策略
树立榜样意识,唤醒自我价值感。处在这一阶段的教师,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作为教师教育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好专家型教师这一群体的作用,用他们高超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行为去感染周围的教师。同时,树立这样一群榜样,还能够唤醒教师的价值意识。通过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教学技艺以及卓越的教育成就来影响其他教师,他们在帮助和引领周围教师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其个人的思想、言行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和提高。
更新教育理念,唤醒创新意识。教育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成熟期的教师均已形成比较稳固的教育理念,而且往往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因此,研训教师应努力从成熟期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和创新意识形成两方面下功夫。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的创新氛围,如挖掘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培养学生认知和主体人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注重学生心理调适等,从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还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等途径让教师们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如在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环节中帮助和引导教师寻找创新点,活跃教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成人学习与儿童学习有着本质差别,成人学习有其独特的社会特征、能力特征与心理特征。
(1)社会特征
成人学习具有延续性。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茨认为成人可以逐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再学习和再教育。因此,成人学习具有延展性和持续性特征。
成人学习具有职业性。成年人的学习活动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紧密相连,学习目标往往与其个人职业目标一致,学习内容与其个人的职业需求一致。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成人对知识的需求,实质上是社会的需要。其学习活动不取决于主观意愿,而更多的则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
成人学习具有终身性。成人的学习是一种应用性的学习,是为了解决当前职业生涯发展中与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而去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因此,成人的学习是终身性的。
(2)能力特征
目标明确。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种高压力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自我,提高专业能力,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使得人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适应社会对他的需求,才能不断获得进步。
自我约束力较强。成人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和较高的效果期待,期待获取知识经验以有助于实现当前的任务。此外,成人学习兴趣往往是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共同起作用,而以学习目标、方向、结果等为取向的间接兴趣往往起主导作用,进而使学习者产生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能持续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活动上,体现了学习的专一性和持久性。
生成性较强。成年人几乎都经历过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已有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成年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均已成熟,社会实践日益丰富,已具备大量的感性资料,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联想、比较,认识和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生成新的观点和看法。
(3)心理特征
自尊心较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对于一个成年个体,在其满足了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基础上,还有强烈的被人尊重的需要。成年人需要真正的、一致的、平等的关爱。尤其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希望被培训者视为“成人”而享受平等待遇,期待通过目光的交流取得相互信任。
自信心较低。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状态:[2]一是学习者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差距,觉得自己不错,很有信心,因而不必学习;二是学习者自信受挫,很清楚自己的差距所在,产生了想要学习的动机;三是学习者能力有所提升,重新找回自信,但深知技能还很欠缺,因此非常渴望学习;四是学习者能力继续提升,信心十足但却不曾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可见,成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便会去学习。此时,他们虽然有很高的学习动机和准备,并很清楚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但会对学习环境产生畏惧,畏惧陌生人、畏惧回答和讨论问题,表现出自信心的不足。
教师属于成年人群体,具有如前所述的学习特征和规律。研训教师应该从成人学习特征和规律出发来思考教师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性的、富有实效性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1)教师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主动建构过程
教师建构自己的理解,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教育非常重视调动教师已有的经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受到尊重的,是有价值的,并在交流与合作中生成新的认识和经验。对基层教师而言,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习提高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把培训作为职场的演练过程来实施,从而增加培训的实践性和示范性。这就要求我们研训工作者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专题教育、学科研讨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外出参观访问等等,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突破“一言堂”“满堂灌”模式,丰富和提升教师经验。
(2)从一线教师的共性和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实施培训
教师培训工作既能满足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又能满足教育教学过程中群体的共性需要,应该符合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能带给教师经验的分享,这种分享不是由培训告诉给教师的,而是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深刻的体验而感悟获得的。二是能带给教师现实的挑战,培训中应营造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在真实的问题中给教师认知上的体验。三是能带给教师价值的构建,这种构建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收获,还包括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四是能带给教师理念提升的迫切感以促进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自觉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从而在灵魂深处滋长出更好的理念和培养操作技能。[3]因此,作为研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上述几方面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师培训。
(3)利用系统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培训
传统的教师培训多半持“知能取向”的观点,认为教师培训就是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为了用而去学,这种缺失性培训使得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师培训工作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培训应该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教师培训定位在“个人取向”和“文化取向”上。不仅要关注教学工作的改进,更要强调教师的终身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主体性的培训。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成年人学习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有助于我们教师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回归教师教育原点,同时有针对性地给予专业支持,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1]刘静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规律及培养策略[J].呼伦贝尔学报,2009(10):95-97.
[2]王锴.成人学习特点与有效的培训[N/OL].(2011-09-20)[2012-11-20]http://wenku.baidu.com/view/63dbe809bb68a98271fefa2e.html.
[3]杜华,阎续瑞.新课程教师有效培训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