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现实思考

2013-08-15 00:50:46谷木荣明庆华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冲突教学活动师生

● 谷木荣 明庆华

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其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生存方式的具体表现。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产生。反之,师生关系紧张,互不信任,会干扰教育教学活动。

近年来,一方面我们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深化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另一方面,教师体罚学生或学生报复教师等不良现象却时有发生。如 2008年8月18日,河南卢氏县范改婷17岁的儿子龚毅强,冲进教师办公室,将其班主任马磊扎死(刘志明,《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37期);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第二中学23岁的郝旭东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连捅几刀致死(《三晋都市报》,2008年10月20日第2版)……

没有无源之水、更没有无本之木。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校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基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来谈师生冲突。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课堂气氛的融洽,对于师生冲突的化解与避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冲突的内涵及其表征

“冲突”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动词“Configere”,意为争执、对抗——指不同的观点、思想、个人行为之间的对立。《现代汉语大字典》对冲突一词的字面解释为“矛盾、对立或不协调”。 在人际关系中,冲突是指在一方的行为妨碍了他方需求的满足或双方的价值观念不协调的情况下发生于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不和谐或碰撞。[1]冲突理论属于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它认为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是社会生活中一种自然和不可避免的现象。[2]

社会冲突论学者认为,社会冲突理论中最大的一个争议是“冲突”的定义,所以对于“冲突”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唯一的定义。因而学者对于冲突的定义有多种表述,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而冲突每一方的行动都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3]克·芬克则认为,“冲突是不一致的目标,是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4]最早对师生冲突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沃勒,他在1932年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师生之间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与服从关系,师生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彼此间隐含着潜在的对立情感。所以,出现矛盾和对抗是必然的。国内学者陈振中在2000年依据特纳和克·芬克对冲突的社会学界定认为“师生冲突就是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5]田国秀认为:“师生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旨在抑制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互动过程。”[6]白明亮主张用社会学上狭义的冲突观来理解师生冲突,即师生之间直接和公开的旨在遏止对方并实现自己目的的互动。[7]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师生冲突是主要发生于教学情境之中,并广泛而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它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交战”或“碰撞”,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因认知相异、意见不合或是感情不睦而引起的“争执”情形。学校教育是社会现象中的一种,冲突必然存在于其中,教育系统中的两个要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也应该是自然和不可避免存在的冲突。不管在古代教育,还是未来的教育都存在且将继续存在,只是师生冲突的内容和形式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色而已。

因此,概括起来,我们可以将师生冲突的表现分为三种类型:1.语言冲突,表现为师生因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严重分歧和矛盾激化,采取语言上的对抗;2.行为冲突,表现为当学生不服从教师管教时,或教师多次批评不改时,教师即采取命令学生站立、走出队列、离开教室或没收学生物品等措施,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则因为行为意志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进行反抗;3.心理冲突,表现为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和差生采取的心理惩罚与精神暴力。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师生冲突,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对于课堂的有序管理,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等都将产生阻碍作用。

二、师生冲突之师源性解读

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如上文所说,是错综复杂的。但从师源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师生冲突产生的根源乃是教师专业能力的缺失,是教师专业能力所应包含的各个方面能力的缺失导致各方面问题而引发师生冲突。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教师专业能力是伴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潮流、对教育活动复杂性的深刻认识,及对教育价值功能的重估而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术语。[8]它是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认识、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国内外学术界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有所涉及,但其观点也见仁见智。譬如范诗武认为:所谓教师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带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能力。[9]郝林晓、折延东认为: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经验,灵活地应对教育情景,作出敏捷的教育行为反应,以促使学生能全面、主动、活泼发展所必需的教育技能。[10]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11]邓银城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教师专业能力,认为:专业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教师在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特殊能力。[12]李梦丽和张月琪则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她们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13]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在学校中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育学对教师的基本界定。[14]综合其他学者的观点以及笔者自己的一些认识,笔者将教师的专业能力界定为:教师为了履行教书育人的主要职责而应具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应对教育情境、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矛盾、冲突等所应具备的能力。它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且这些都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体现更为明显和直观,与师生冲突的发生也更为相关。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冲突的教育根源

有存在就有矛盾,师生冲突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相互交往和互动的一种最普遍也是最特殊的一对矛盾。其普遍性是因为这种矛盾关系具备社会人际关系的特征,但就冲突的双方而言又具有了特殊性,即这种冲突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局限于具有独立意志的教师和还处于身心正在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的学生之间,涉及到双方的年龄、能力、阅历学识、思维方式、情感个性等理性和感性的成分。不管是感性成分还是理性成分,教师专业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冲突的教育根源,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更为明显和直观的四种能力的缺失,可能直接导致各种问题而引发师生冲突。

1.教学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教学能力是教师运用教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特殊能力。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不是知识仓库,也不是应考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基于这种观念,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水平要求会很高。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贫乏,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很好地驾驭教材、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会厌倦学习,对学习没有热情和缺乏兴趣,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故意给教师出难题,让其难堪,从而引发师生冲突。

2.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教师要把书本知识、教学信息、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的要求传授给学生,主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条理、有教育性、启发性,而且还能够以声传情,以音动心,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发音不准,条理不清晰,语言贫乏干枯,轻则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课堂气氛沉闷,重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满,引发师生冲突。

3.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环境的混乱。教师不仅是学者、教育者,还应该是一位优秀的组织管理者。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帮助。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缺乏适当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技巧,对课堂组织不力管理不当,对学生要求不合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行为都容易使师生矛盾激化,使课堂秩序混乱,使教学环境恶化,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学习氛围,甚至会恶化师生关系,造成师生冲突。

4.沟通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误解。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了解与认识,能够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在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学生的道德、精神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在时下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受“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等尊卑贵贱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强调自己的主动和支配作用,很少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经常采取的是卡、压、罚等强制管理,迫使学生服从。这样,学生逐渐形成屈从和回避的态度,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久而久之由于认知的偏差而产生误解,甚至引发师生冲突。

三、化解师生冲突的教师力量

师生冲突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伤害了师生的身心,从而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作为师生冲突主导方的教师力量,如何有效的化解师生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构成教师力量主要方面的教师专业能力,更是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对师生冲突的化解甚至避免将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乎学生系统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习得,而这都有赖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学能力的发展,可以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和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教学能力的发展,可以使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知识达到运筹帷幄的程度,做到对所教学科的结构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知,而这些都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专心备课。备课是教师储备知识及提升讲授能力的过程。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更是讲课的能量来源,因此要想达到预想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2)专心授课。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控能力。教师只有专心地讲,才能使学生养成会听、会想、会做的好习惯,并找到拓宽讲练范畴的根本。

(二)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和重要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应是声情并茂,用自己引人入胜的语言,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汲取知识的营养,这样才能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1)勤读书,善积累。教师的底蕴主要来自读书,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语言积累。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15](2)多思,多写,多表达。人人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但能力高低的区别就在于读后做什么的问题上。多思、多写有利于语言素材的积累,多表达有利于说的能力的锻炼。

(三)培养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大部分都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情感和性格的培养;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和谐课堂的形成。而这些与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1)制定班规班纪。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规则纪律为基础,课堂管理是不可能高效的。班规班纪给了所有学生最基本的课堂言语、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应做的是什么。(2)了解每一个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能力,能够达到既发挥优秀学生的骨干作用,又让其他不同程度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四)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沟通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沟通的重要目标是师生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促进师生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力保证,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一种立交桥。(1)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给师生提供合适的交流机会。中国传统的师生沟通方式本身就十分丰富,现代科技又为师生沟通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促进师生的充分理解。(2)要讲究沟通技巧。沟通中教师要积极倾听,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教育学生时情绪不宜过分激烈,尽量就事论事。有技巧的沟通,能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有利于相互的了解和问题的解决。

[1]刘玮.大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122-124.

[2]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17.

[3][4][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1-212.

[5]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J].教育评论,2000,(2):40-42.

[6]田国秀.师生冲突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7):12-15.

[7]白明亮.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3):85-89.

[8]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J].青年教师,2002(1):44-47.

[9]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5(5):28-31.

[10][11]赫林晓,折延东.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其成长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30-33.

[12]邓银城.简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改变[J].孝感学院学报,2008-3(2):95-99.

[13]李梦丽,张月琪.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6(2):24-26.

[14]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11):85-88.

[15]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EB/OL].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203643/2013-6-23.

猜你喜欢
冲突教学活动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 14:38:15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