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桂芳
以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为代表的古典数学益智玩具(本文简称数学玩具,下同),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构造与操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具有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教育意义。
首先,拓展教材资源。如每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引入了七巧板的内容,但无不都是局限于历史背景与图案设计的简单介绍,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引进四巧板、五巧板、八巧板、十五巧板以及立体七巧板等,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了解和体验。对于七巧板,有一个珍贵的资源应该开发和利用——“一副七巧板能摆出多少个凸多边形?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数学家提出这个问题,最终由我国浙江大学的王福春、熊全治两位学者解决,其论文 《关于七巧板的一个定理》(A Theorem on the Tangram)发表于《美国数学月刊》1942年第49期。”[1]
其次,建立“空间与图形”观念。数学玩具本身是立体的实物,教师在介绍、讲解时必须涉及到“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2];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切实体会空间与图形;学生在相互交流、传授做法的过程中,必会涉及到空间与图形的概念与相关联系。
再次,作为常规课堂的辅助教具,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推理直观演示。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利用七巧板来证明和验证勾股定理,学生动手实践验证勾股定理的证明;七巧板各组块角度及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对勾股定理的应用;神奇四块、三角变正方、四巧板等滑板类玩具亦有对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最后,作为数学应用能力的检测和提升,增强数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如学习“三视图”时,利用鲁班球和鲁班锁的三视图图解,在应用过程中检验和加强学生对“三视图”相关知识的学习。
“目前,在处理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上有两种基本的思路: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第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如试验、猜测、模型化、合情推理、系统分析等。这两类思想方法的取向有所不同,前者倾向于技术方面的,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后者更多的是一般的思考方法,具有更广的应用性,主要发达国家倾向于第二种方法。”[3]
显然,第一种思路是把数学思想方法等同于解题术,第二种思路则强调量化思想方法之类的基本思想方法。两种思路,数学玩具均有涉及。对于前者,如M扣涉及到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空间知识;T字谜、神奇四块涉及到转化思想;汉诺塔涉及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并与乘方、数列等具体的知识相联系。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探索同一个数学玩具的内在思想会有不同的表现结果,如汉诺塔,初一学生是体验为主的探索,初二学生课题学习的探索,初三学生数学建模的训练,高中生数列的研究,大学生在心理学、美学设计方面进行研究以利用。
相比之下,数学玩具对于后者的作用体现的更明显。探索的过程,即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比如“立刻疯”(四色俱全),在探索的过程中要涉及试验、猜测、模型化、发散性思考、系统分析等;神秘T字谜蕴含着一定的心理因素,要求挑战者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全面观察、估计、比较各角的度数、各边长度才能成功;“华容道游戏的数学教育价值有提出问题、倒推、符号化与数学交流。”[4]
对数学玩具利用的浅层教育价值是研究其解法,深层教育价值是通过对数学玩具的探索,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内在教育性、领悟数学中所蕴含的价值,其理性精神、逻辑推理、对事物的客观判断等,是超越数学学科而具有的普遍价值,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宝贵资源。
探究数学玩具能够很好地体会这四个步骤:要攻克一件数学玩具,第一步要“弄清问题”,即理解目标,明确任务;第二步“拟订计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理解目标到构思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需要从已知到未知转化的过程;第三步“实现计划”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根据第二步的计划实际操作、尝试,涉及到以前学到的知识,运用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耐心地逐个进行所有细节,达到每一点都非常清晰,才能保证成功;第四步“回顾”是解决问题的魅力所在,通过回顾完整的解决过程,重新思考导致结果的途径,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将这些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数学考试与竞赛?如何在考试与竞赛中获胜?借助数学玩具,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影响考试与竞赛的重要因素:速度、方法与技能,形成对数学的解题与数学考试的正确认识,从侧面认识学习数学的方法。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首要的问题是更新学生的数学观,使学生具有合理的数学观。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首诗是《三国演义》里作者对赤壁之战关羽放走曹操的感慨。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华容道这一数学玩具就取意于这段故事。但据吴鹤龄考察,“把华容道看作是从西方传入以后本地化的产物,倒是比较合乎事实和逻辑的。”[5]华容道曾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有学者研究其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人物联系及刻画历史人物内心,而更多的是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救出”。我国许莼舫总结了8条相关的规律,并用了100步将曹操走出。因为“死守规律”,以16步之差落后于“莱曼解法”的84步,而创造世界记录的“81步解法”是美国数学家马丁·加德纳。[6]通过华容道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是人类的一门科学,集世界文化于一体,是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与完善的,是包含着错误与改正的一门学科。
汉诺塔取自于古印度的“世界末日传说”,又名梵塔、罗汉塔、河内塔。汉诺塔问题是由法国数学家Edouard Lucas于1883年提出。人们热衷于挑战它的最少移动次数的方法,汉诺塔问题在数学、计算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材中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被引入,它的解决要使用数学归纳、递归函数和迭代等方法。不仅如此,汉诺塔问题还是心理学实验研究常用的任务之一。实际上,汉诺塔问题适合各种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去研究,初中生比较适合研究“264有多大”。[7]通过汉诺塔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与客观世界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是一门通过对数与形的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秩序、和谐与统一的学科。
学生对任何一种数学玩具的成功探索,无不经历猜想、尝试、验证、归纳等过程,可以说数学还是一种探索性活动,并伴随着错误、尝试与改进的过程。因此,通过数学玩具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应当只是接受、记诵既定知识的过程,更应当是学习者自主参与探索活动的创造、生成性的过程。
[1][5]吴鹤龄.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中国古典智利游戏三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新春.智力游戏“华容道”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湖南教育,2008,(10).
[6]我国古代的智力玩具[EB/OL].http://hi.baidu.com/lwp333/blog/item/e13d4e546628d65c564e0025.html
[7]刘永坤.你还在练 QQ 等级吗[J].中学生数学,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