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桃
数学,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与其他各个学科一起,共同发挥着教育的整体功能。目前对于高职数学课程的建设研究,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多停留在简单的削减课时上,并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上去思考,高职的数学课程应该如何去改革?构建起什么样的数学课程体系,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本文将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内容建设的专业结合、课程开发建设的多元整合、课程教学过程的以人为本、课程资源管理的软硬结合”等四个方面来说明构建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的思路。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技术含量较高的高职学院,鉴于其电专业的特征,数学课程才得以生存下来。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尚不具备普通大学所需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的进入,带来了“生源”质量的日趋下降。二是由于大部分电力职院均是由中专升格上来,所用的数学教材基本上是大学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理论性过强,与社会实践、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脱节。三是教法上受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影响,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没有考虑建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1]。这诸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感,使得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等数学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因而构建一整套适应高职电专业需要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数学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构建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在转变广大任课老师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搭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系全新、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形成“能力目标、任务载体、学生主体”的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重点解决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教材落后、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实现数学教育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将数学文化有机的溶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就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来讲,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高职数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要满足学生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电专业课程需求的程度,即高职电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要立足于“服务于电专业”的需求。因此,满足了电专业课程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教学的质量内涵。而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层面的需求,必须从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的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特征和特性着手,注重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而,我们在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内容建设上,应淡化理论,将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改造,按照不同的等级和层次重新进行组合,以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1.以“够用”为度选择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应紧紧围绕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为专业学习服务来“删减”或“增设”内容,如:选择了一元微积分及其应用、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内容;删减了 “函数连续性”、“微分中值定理”“多元微积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重修“复数”的相关知识;温习相关的“三角函数”内容。
2.以“实用”为主选择教学内容。要打破了数学自身的完整性,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定理的高深逻辑推理过程,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应用能力,如“数学建模”与“数学软件”的培养方面。首先加入数学建模,突出数学应用能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和写作能力十分有益。其次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由于数学工具软件的使用,如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构建的数学模型:,用他们熟悉的计算机解决这个经过简化的专业问题,已是轻而易举的常规操作。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用所学的数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喜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计算能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从而可以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所谓课程建设,是指建设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而课程方案则是学校确定教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的具体操作计划,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课件的总和。
就高职院校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而言,我们所指的数学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整体设计方案的总和。首先,要紧紧围绕着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有针对性编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教材、课件不可能是“全国统一”的。特别是数学课程,不同地方、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求程度都会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参与本门课程的教材、课件建设过程,真正适用的教材和课件只能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最后,按照先进职业教育观念,高职的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围绕着“以服务专业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四大原则,对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任务项目的选取、教学进程等内容,来进行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这种以符合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采取“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进行课程建设,必须成为我们全部教师的共识。在数学课程开发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大纲、教材、课件、教学整体设计方案四者一环紧扣一环,如能将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贯穿始终,必将使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不断走向深化,更加有利于强化数学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
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我们的数学课程,始终坚持围绕着“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三大原则来展开教学。首先要根据高职院校电专业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应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来制定授课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来创新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学生是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日益突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专业案例为任务载体,去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2.突出学生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数学教育的目标。但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学习来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去查询相关的数学资料,并学会从文字中提炼信息。最后要以能力考核为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取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客观、正确地评价学生,通过改革和完善考试内容、方法和制度,构建起一整套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资源条件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具体可分为人、财、物三个方面,其中软件方面侧重点在于强化对“人”既师资队伍的管理上。首先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在接收新型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彻底转变观念。其次要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学习,使我们的老师拓宽知识面,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独立完成突显职业教育三大原则的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硬件方面,一是要配备足够的授课教师,让老师们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出身、投身于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上来。二是要配齐相应的机房,以供学生上机实习。三是要编写出适应本院的特色教材、符合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学大纲。四是要逐步建设起适应电专业需求的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课件和PPT教学课件。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升格为高职以来,对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只停留在简单的削减课时上,由原来的200多学时削减到现在的60学时。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入学数学基础差,教学上又存在着教学方式与学生智力特点的不一致,这诸方面的因素造成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为了打破僵局,该校数学教学团队的老师,利用两年的时间,结合本院电专业的特征,围绕着“课程内容建设的专业结合、课程开发建设的多元整合、课程教学过程的以人为本、课程资源管理的软硬结合”来构建一个适应电专业需求、较为完善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并推广使用。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 2010年4月-2010年7月)。2010年7月,本课题成员经过精心准备,成功申报了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项目《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数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第二阶段(学习阶段 2010年7月-2010年10月)。确定课题方向,学习相关政策,讨论研究计划,制订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2011年2月-2012年6月):1.收集资料,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各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展开高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研究方案和课题框架;2.召开专题讨论会,确定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以本院2010级四个班,2011级三个班作为试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将改革思想渗透到高职数学教学中,边摸索边总结;3.根据收集到的材料信息、一个学期的试验,编制及修改完善数学教学大纲,大学生数学基础教材,数学课程学习手册,数学整体课程设计方案、网络课件及教学课件等实用性数学材料;4.将上述实用性数学材料在学院内推广使用。以检验其效果。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结题阶段 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教学成果显著。2010年7月起,本课题组成员结合本院电专业的特征、电专业对数学的需求程度,在反复征求专业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合作编写了并使用的以任务为载体的特色教材《高等数学》、适合本院特色的校本教材《电力应用数学》、突出能力目标的高职电专业数学教学大纲、“以专业案例为任务”的数学课程学习手册。完成了突显职业教育三大原则的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课题主持者在学院举办的首届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专家的审核与测评;精心编制的网络教学课件和PPT教学课件,获得了区内大奖。
2.教学效果显著。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着“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三大原则来展开教学。用以试验的七个教学班级,数学及格率均在96%以上,跟以往的课程及格率相比有了明显的拉高。同时由于在教学中融入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2011年,在学院选派的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30名队员中,2010级四个试验班(2010级共40个教学班级)的学生就占了12名 (2012年9月即将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11级三个试验班学生占11名),参赛率和获奖率均名列榜首。
总之,高职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建设,内涵建设是前提,核心是形成适用高职院校内部的数学课程的结构,既形成 “内容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这一流程的数学课程建设系统内部的四大规范。对高职电专业的数学课程教学建设实施多元整合,实际上就是围绕这四个主题,密切观察和分析各类因素的动态变化,经常注意它们是否保持着应有的规范:课程内容建设的专业结合、课程开发建设的多元整合、课程教学过程的以人为本、课程资源管理的软硬结合。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