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卫礼贤的《易经》翻译和研究评述

2013-08-15 00:5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易经译本德国

杨 平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310012)

一、引言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是德国新教同善会①传教士,1873 年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市,1891 年进入丢宾根大学攻读神学,毕业后被派到一个叫巴特波尔的小地方做副牧师。他曾在伦敦“外国传教士俱乐部”学习英语和中文,1899—1921 年在青岛传教,1921—1929 年任北京大学名誉教授,1924 年返回德国任法兰克福大学中国文学及文化讲座教授,次年建立中国学院并出任院长。卫礼贤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包括:《论语》(1910)、《道德经》(1911)、《列子》(1912)、《庄子》(1912)、《孟子》(1916)、《大学》(1920)、《易经》(1924)、《吕氏春秋》(1928)、《太乙金华宗旨》(1929)、《韩非子》(1929)、《中庸》(1930)、《礼记》(1930)等。他还写过数部评介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专著,如:《孔夫子在人类杰出代表中的地位》(1903)、《中国:国土与自然》(1911)、《中国人的生活智慧》(1922)、《孔子:其人和其作品》(1925)、《老子与道家》(1925)、《中国心灵》(1926)、《中国文学史》(1926)、《孔子与儒家》(1928)、《中国文化史》(1928)、《中国哲学》(1929)等。

从一个新教传教士,成为一个儒家信徒;从一个神学家,成为一个汉学家;从一个翻译家,成为一个著述家;从一个德国人,成为一个“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②。卫礼贤对中国文化的译介和研究涉及文史哲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不但涵盖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各家著作,更译有《易经》这样的巨著。在卫礼贤所作的贡献中,将《易经》译成德文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其译本被称为《易经》翻译史上的里程碑。他的《易经》德文译本至今已再版20 多次,成为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相继被转译成英、法、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意大利等多种文字。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在《易经》德译本和英译本前言中称赞该译本说:“在西方,它是无与伦比的版本。”[1]xxi当代德国汉学家福赫伯(Herbert Franke,1914—2011)在其1968 年所著《德国大学的汉学》一书中提出:“卫礼贤的翻译作品从整个成就来看不会很快被超过,至今几乎还没有更新的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的德文本问世。”③

卫礼贤同情中国人民,痴迷于中国古老文化,对孔子深怀敬意,最终成了儒学的信徒。卫礼贤1926 年出版德文专著《中国心灵》[2],其英文版两年后在英国出版[3]。该书指出,在人类历史上众多的伟大人物中间,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像孔子一样,如此成功地让自己思想的精髓得到大众的认可[4]。卫礼贤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提出综合东西文化的主张,倡导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希望通过翻译、讲座和出版的方式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不赞同西方的炮舰政策,也不喜欢西方传教士以优等民族的眼光、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中国人。他认为:“当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沟通后,一种理智和精神深处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这种文化上的联姻,如果在感情上能够容纳就经常会成为新生的开始,在与外部同化中得以前进。”[5]

二、卫礼贤对《易经》的研究与传播

卫礼贤对《易经》评价很高,认为该书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国儒道两派哲学之根,老子和孔子的许多思想和言论都可以从此书里找到解答。不仅中国哲学、科学、治国之术一直都在从此书里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都受到其影响[1]xlvii。他还指出:《易经》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智慧之书,其核心观念是变化的思想[1]liv。它不仅可以预测未来,而且在它的启发下,个体可以通过选择正确道路影响未来,从而使事物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1924 年,卫礼贤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汉学教席,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位汉学家。当时德国正处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国内动荡不安,德国学界开始反思他们一向引以为豪的西方文化,并把他们的目光转向东方,希望通过对东方文化的借鉴来挽救当时日渐沉沦的西方文化。卫礼贤一方面继续用德语撰写有关易学研究的论文(后来陆续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另一方面在德国各地发表了多次演讲,宣扬古老的《易经》精神,希望德意志民族能借鉴东方文化,重塑他们的民族品格,拯救处于毁灭边沿的世界和动荡不安的魏玛共和国。

在德译本《易经》之后,卫礼贤接着又发表了《变易与交感》《〈易经〉的艺术精神》《死亡与更新》《对立和统一》和《变中之常》等一系列研究和阐释《易经》的文章,这些文章于1956 年以《变与常》为题,由德国欧根·迪特里希出版社出版。1926 年到1929 年期间他就《周易》发表了四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分别是:“对立与关联”“《周易》的艺术精神”“变之不变”“死亡与复生”。1931 年这些讲稿在耶拿以《变与常:〈周易〉的智慧》为书名出版,后经希伯来大学的埃伯(Irene Eber)女士翻译为英文,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书名为《周易讲座:常与变》[6]。1995 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神话系列”将该书与卫德明的《周易八讲》英文版本[7]合并,出版了《理解周易:卫氏父子周易讲座》[8],该书常被列入美国大学中国研究《周易》的基础入门书目之中。

三、卫礼贤《易经》翻译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与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所处的把西方的基督神学和理性思维等传统当成东方的指南的维多利亚兴盛时代不同,卫礼贤处在一个急剧动荡变革的战争年代,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尤其是科技进步被用来毁坏现代文明,使他认识到西方文化的缺陷,从而把中国智慧当成“现代欧洲的疗法和救赎”[3]363。他没有像大多数西方学者那样鼓吹欧洲的物质文明和技术进步,而是在中国的古老文明里发现了一种来自内心并浇灌生命的“纯洁的精神”[3]363。他相信,中国人提供了值得欧洲人思考的另一种生活观念。他的翻译是在一战的恐怖时期完成的,其中部分还是在日本占领青岛时屠杀和毁灭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作为一部讲述变与不变哲理和在困境中寻求希望的典籍,《易经》给他在最黑暗时期生活下去的勇气。他所借用的《易经》主题是对生活的乐观和拒绝放弃。当战火蹂躏的欧洲显得无所希望的时候,他认为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更要多从《易经》中汲取智慧。而在战后重建欧洲的过程中,也需要中国人的生命观和牺牲精神作为指南[6]112。

卫礼贤在《易经》德译本导语中说明了其翻译的指导思想:为了对本书及其教义的正确理解,首先必须大胆地去除附加在本书之上的纷繁诠释和外在思想,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巫师的迷信和神秘,而且也包括现代欧洲学者们以自己的原始野性经验来诠释所有其他历史文化的迷信法则。我们必须坚持如下的基本翻译原则——《易经》应该按照其本来面目和历史时代来进行解读。有了这个指导原则,我们就会认识到这部内涵深刻的典籍并不比任何一部历史史书更加难以理解[1]xlix。卫礼贤还坚持,为了保留其中文的古语特色,翻译尽可能简洁精练。因此不仅仅是经文,从中文的注疏中选取最为重要者翻译出来,也是必要的。这一节录最好是让人感到一目了然,它包含了从中文方面来讲能帮助理解的最重要的概貌。有一些与西方的文献非常接近的观念和譬喻,也尽可能以简洁的方式给出,并且一概特别地予以标引出来,以便于让读者将《经》《传》部分看作是真正的中国思想的再现[1]lxi。

四、卫礼贤《易经》翻译的主要特色

中外学者的通力合作。1914 年夏,卫礼贤在山东巡抚周馥(1837—1921)的引荐下结识了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的劳乃宣(1843—1921)。卫礼贤与劳乃宣的合作翻译是继理雅各与王韬之后中外学者联袂翻译中国典籍的又一次成功的典范。两人都对译文要求极为苛刻:首先由劳乃宣用汉语解释原文含义,而卫礼贤则做白话笔记,然后再由他本人将其译成德语。接着在不参照中文原文的情况下,将德文重新回译成汉语交给劳乃宣核对。之后再对德文本进行润色,并讨论确认所有的细节。最后,他再对译文进行三到四次的修改,并加上最重要的注疏。如此反复多次修改,最终确立最后译本。据卫礼贤自述:恩师劳乃宣深入理解《大学》《中庸》《孟子》,是他让我首次体会到《易经》的奇妙,在劳乃宣的专业指导下,我着迷地徜徉在这个奇特而又熟悉的世界里。翻译文本是经过认真仔细讨论之后得出来的,再把我的文本回译成汉语,直到原文的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我们才算满意[1]xlv。

归化翻译。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卫礼贤采用归化翻译法,对译文进行了特殊的处理,使之更加容易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一是引用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和文学家如康德和歌德来印证《易经》中的类似观点④;二是引用《圣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在《革卦》“革言三就,有孚”的翻译和解释后,卫礼贤特意在脚注里引用歌德民间故事里的类似说法相印证[1]191。他用德文Heil(“获救”)译“吉”,用Unheil 译“凶”,用西方宗教的“启示”概念Offenbaren 来翻译“天垂象,见吉凶”中的“见”,用基督教“悔罪”的Reue 来译“悔”[9]。另外他还在翻译和注解里多次把《易经》的卦象和爻辞与《圣经》和耶稣基督的话语进行类比[1]60,64,129,131,159,313,从而证明《易经》里很多根本的原理与基督教义并行不悖,其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1]lxii。

哲学化诠释。与当时大多数西方汉学家把《易经》视为一部神秘主义的卜筮作品不同,卫礼贤首先肯定《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哲学经典。他强调,《易经》虽然最先是部占卜之书,但是经过孔子的编辑和评注之后变成了哲学著作。所以,卫礼贤把《易经》当成智慧之书以引发思考和丰富生活,把卦象当成完善人生的哲学指南[10]330,332。他认为,《易经》和《易传》都包含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儒家和道家都可以在此找到根源[1]xxvii。他指出,从《十翼》里体现的《易经》哲学首先是变化之观:《易经》关系到阴阳两种自然力量的互动和转换,从而产生了大千世界和万事万物的变迁。所以,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变化和互动的,变化是持续的、周期的和有目的性的。阴阳是对立统一和两极互补的,所以宇宙得以产生和持续,事物得以变化发展。这就是《易经》里变化的法则。例如,他在翻译和诠释中对“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都进行了哲学化的解读,使之成为人生的向导和指南[10]332-334。

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的翻译风格。卫氏的译本在其诞生后数十年间一再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广为流传,这是与卫礼贤独特的翻译风格分不开的。他的译文惯用明白流畅的语言,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译”,而是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式地归纳整理,有时也不乏他那日耳曼式的联想和发挥。与理雅各相比,卫译更加精练、灵活和富有想象力,总体而言更好地再现了原作的意义和精神,这并不是因为卫的汉学水平更高,而是因为他对原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方志浵(Achilles Fang,1910—1995)把卫译《庄子·齐物论》的一段与翟理斯以及理雅各的英译文进行对比,认为卫译“非但毫无逊色,而且更为顺达。真是又信又达又雅。原因是他能体验华人的逻辑,深悉汉文的风格”②。

一部研究型、学术型的译作。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本除了前言和导论之外,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经文、文献、注疏。他将《传》的内容拆开,附在了各卦之后。在翻译了经文以及相对应的《传》的部分注疏后,卫礼贤都加入了自己的阐释。另外,他还逐一指出了《易经》中许多与西方思想相接近之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西方读者更容易接近《易经》。另外,卫译还在译文多处提供了同一段经文的另一种翻译或诠释[1]62,89,389,以展示该文本的复杂性和诠释的多样性。

五、卫礼贤《易经》译介的影响

通过卫礼贤这位精神使者,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西方得到广泛传播,从而对整个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通过他大量的译作、著述以及在中国学院的工作,人们第一次比较系统深入地认识了中国这个“平和宁静”的“仁义之邦”,体会到中国独特的哲理智慧。1923 年,法兰克福大学授予卫礼贤汉学荣誉博士称号,德瓦尔(W.Dewall)就此事写道:“卫礼贤对此荣誉受之无愧。对于德国人民来说,他成了中国古代圣人的诠释者。多亏他那卓越而明白易懂的译文,中国古代圣人的名言才在德国变得真正家喻户晓。在这绝望和充满内心分裂的时代,凡是从孔子和老子的著作中找到寄托的人,全都会敬重他这位天才翻译家。”②德国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ner,1930—1997)声称,是卫礼贤“短短十年间的努力,彻底改变了中国在欧洲的形象”②。

卫礼贤的翻译准确而详尽,是德国学术传统的典型代表。他的译文质量较高,成为中国经典德译本的权威版本。其主要译著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都一版再版,留传至今。尤其是他穷十年之功译成的《易经》,在德国民众中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德语国家影响很深并被转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各地出版。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也将卫礼贤版《易经》视为珍宝,多次在其作品中探讨卦象含义。1929 年他在给卫礼贤的一封信中曾“表示由衷的感激”。他不仅自己喜爱其译作,还热情向友人推荐。黑塞从一个基督教徒转奉佛教,又从佛教转向中国的道家、儒家,卫礼贤翻译的《易经》等中国经典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0 年卫礼贤逝世时,黑塞在《书蠹虫》杂志发表文章,赞扬翻译家的伟大业绩:“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发掘、翻译和新出版的东西非常之多。但就我而言,它们中没有任何一种比卫礼贤在近二十年里译成德文的中国经典更重要,更珍贵。是卫译的中国经典,给我和其他许多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没有这个世界,我们真不愿再活下去。”②

作为数次为卫礼贤版《易经》以及《太乙金华宗旨》写过专门译介的著名德国心理学家,荣格称自己指出的“共时性原理”(synchronicity)完全受到这些中国典籍尤其是《易经》的启发。他在《易与中国精神》中感谢了这位为德国带来“中国福音”的老朋友卫礼贤。荣格在其葬礼致辞中盛赞其胸怀之宽广,对异域文化兼收并蓄、全心全意的奉献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伟大精神[11]。因为一生致力于研究和翻译《易经》《论语》等中国经典,并向欧洲推介中国文化,卫礼贤被认为是“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12]。

六、结语

与多数西方译者经常以西方宗教和哲学的视域来评析《易经》不同,卫礼贤把《易经》诠释成一部超越历史和文化藩篱的智慧之书,一部东方向西方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哲理之作,使之不仅成为少数象牙塔里汉学家的权威参考,而且为更为广泛的读者提供生活的指南。尤其是在20 世纪20 年代,欧洲中心主义盛行,中国受到西方普遍的冷落和鄙视,卫译更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卫礼贤的思想和观点仍具有现实意义。

有人批评卫礼贤对中国传统的尊重过于极端,也有人认为他把《易经》当成超越时空和文化的哲学典籍失之于简单化和理想化。还有一些批评者指责其译本存在误译、宗教翻译、性别歧视等问题。但是,卫礼贤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易经》等中国典籍的翻译和研究表明,他对中国充满热爱,对中国文化满怀敬意,想通过中国智慧给西方带来拯救,想通过翻译来改变世界,卫礼贤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注释:

①关于同善会可参见叶隽:《帝国的消解与现代的兴起——以安治泰与卫礼贤比较为中心》,《德国研究》,2008 年第4期,第70 页。

②转引自杨武能:《卫礼贤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该文出自于《文化:中国与世界》(第5 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8—222 页。

③转引自郑天星:《传教士与中学西渐——以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为中心》,《宗教学研究》,1997 年第2 期,第112 页。

④贝恩斯(Cary F Baynes)的《易经》英语译本中删去了卫礼贤德文译本脚注里引用的德国诗歌,因为译者觉得这些诗词的联想意义会在翻译中丢失。

[1]Wilhelm R.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M].3rd ed.Cary F Baynes.trans.London:Penguine Books,1968.

[2]Wilhelm R.Die Seele Chinas[M].Berlin:Reimar Hopping Verlag,1926.

[3]Wilhelm R.The Soul of China[M].London:Harcourt,Bruce and Company,1928.

[4]卫礼贤.中国心灵[M].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80-81.

[5]马树德.卫礼贤笔下的“中国精神”[C]//阎纯德.汉学研究:第八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501.

[6]Wilhelm R.Lectures on the I Ching:Constancy and Change[M].Irene Eber.tran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7]Wilhelm H.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M].Cary F Baynes.trans.New York & Evanston:Harper & Row,Publishers,1960.

[8]Wilhelm H,Wilhelm R.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s Lectur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9]邬昆如.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J].周易研究,2000(2):8-12.

[10]Tze-ki Hon. Constancy in Change:A Comparison of James Legge’s and Richard Wilhelm’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Yijing[J].Monumenta Serica ,2005,53.

[11]Jung C G.In Memory of Richard Wilhelm[C]//Wilhelm R.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A Chinese Book of Life.New York:Harcourt,Brace & Jovanovich,1962:138.

[12]Lackner M.Richard Wilhelm:A“Sinicized’German Translator”[C]//Alleton V,Lackner M (eds.).De l’un au multiple.La traduction du chinois dans les langues européenes.Paris:Maison des Science de l’Homme,1998,85-98.

猜你喜欢
易经译本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德国弃煤的烦恼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梦梦”“娇庆”德国行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卑以自牧,柔以时升——论易经初六爻的爻德内涵及其儒家道德观
开始敲门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